陪你一起隐于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1,归于林,隐于野

归于林,隐于野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隐于山林

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由的理想之所

在这片远离尘嚣的净土上

他们或寄情山水

或修身养性

隐居山林是一种对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

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中写道: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中描绘了一幅空寂的山林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

其山水诗作多表现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超脱。

隐居是看淡世俗名利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表达了对官场虚伪与束缚的厌倦

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他的《饮酒》诗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更是成为了隐逸生活的经典写照

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境。

隐于山林让人修身养性

宋代诗人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通过赤壁之游

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以及在山水间修身养性的追求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

山林不仅是避世隐居的场所,

更是修身养性、思考生命

追求自由的象征

隐居山林的文人墨客

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寻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精神的寄托。

在现代社会

隐居是一种逃离喧嚣和压力

寻求内心宁静与自我探索的方式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往往使人身心疲惫

隐居山林可以让人暂时摆脱各种纷扰

专注于内心世界

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山林的宁静和自然之美能够滋养心灵

激发创造力和灵感

对于那些追求精神成长和深度思考的人来说

隐居山林提供了一个远离尘世纷扰的环境

有助于沉淀思绪

实现精神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