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秦灭六国的统一战争》:战国末期的形势
一、战国末期历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的战国末期,我国已经进入了封建制时代,但我国社会仍然处于诸侯割据和混战的局面之中。齐、楚、燕、赵、韩、魏、秦“七雄”经过战国中期的变法革新,都已基本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和过渡。崭新的社会制度出现于大河上下和长江南北,封建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制度不仅已经确立,而且有了相当的发展。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具有了新的性质和特点。
新的阶级矛盾,主要是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它取代了以往奴隶主阶级同奴隶阶级的矛盾。在新的地主阶级中,有居于统治地位的军功地主和官僚地主,有从奴隶主转化而来的贵族地主,还有随土地私有制发展起来的一般地主。在新的农民阶级中,有获得封建国家“授田”的一般农民,有租种地主土地的佃农,还有一无所有的“庸客”(即雇农)。新的封建制剥削方式,较旧的奴隶制剥削方式是一个很大的历史的进步。一般农民有了自己独立的经济,政治地位和生活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正如《汉书·食货志》所载:农夫一家五口,可耕田百亩(约合今31亩),亩产粟一石半(约合今3斗),百亩可收一百五十石,除什一之税外,余一百三十五石,全家一年的基本生活费用差不多。当然,在战乱频仍的战国末期,一般农民的生活是很苦的,佃农和“庸客”更苦一些。但是,总的看来封建制度处于上升发展的阶段中,生产力同生产关系处于基本相适应的状态中,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还没有普遍地尖锐、激化起来。这远比春秋末期奴隶主同奴隶之间那种尖锐、激烈、复杂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缓和得多。
新的民族矛盾,主要是已经封建化的中原华夏某些诸侯国,同正在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某些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中原华夏族和周边少数民族都在急骤地发展前进,彼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交往与融合不断增多,同时也伴随着不少冲突和矛盾。一方面,某些已经形成部落联盟而强大起来的周边少数民族,特别是北方的游牧族匈奴、东胡等等,在其统治集团策划下,常袭扰燕、赵、秦等国的边境,掠夺财物和人口;另一方面,某些经变法革新而强大起来的中原诸侯国,也极力扩展自己的势力,不断把自己的封建统治推进到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因此,战国末期的民族矛盾和冲突日益增多,规模也不断扩大。例如,为了防御匈奴,燕、赵、秦等国都在北边修筑了长城,常年派重兵戍守。为了同游牧族作战,赵武灵王曾实行“胡服骑射”,打败林胡、楼烦,开辟大片土地。赵国的名将李牧,曾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兵,解除了匈奴对赵国的严重威胁。燕将秦开,也曾打败东胡,辟地千里。秦国则先后征服了关中以及巴、蜀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楚国也积极向东南和西南发展,分别兼并了越国,设置了黔中郡。这些情况表明,战国末期的民族关系,在相互交往、融合增多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由统治阶层引起的矛盾和冲突,但这不是战国末期历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战国末期历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新生的封建主义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中诸侯分立的政治状况之间的矛盾。新生的封建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处于上升发展的阶段,它所需要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和平、安定和统一。而华夏族各诸侯国的政治状况则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完善,成为历史前进的主要障碍。这一主要矛盾的集中表现,就是秦国同东方六国的战争以及东方六国之间的战争。这种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已达数百年之久,它的性质也随着历史发展中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着。到战国末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特别是秦国同关东六国之间的战争,已经由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战国初、中期的兼并战争,逐渐演化为封建统一战争。随着封建统一战争的进展,上述主要矛盾得到克服和解决,我国历史走向空前统一的新时期。
二、合纵抗秦外交的破产
在秦国日益强大、咄咄进逼的形势之下,关东六国的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合纵抗秦才是他们共同利益之所在,因而先后发动了六次合纵抗秦的行动。但是,由于六国之间矛盾重重,合纵难以巩固,乃至互相混战,长期不止。在秦国的强大军事威胁和连横外交的反击之下,各次合纵抗秦均以破产而告终。
第一次合纵抗秦在公元前318年,当时秦军刚开始出关东下,对魏、韩的威胁较大,对其他各国的威胁尚未构成。在魏相公孙衍的鼓动下,勉强组织起一个攻秦联盟。但实际上齐国没有参加攻秦的行动,楚、燕两国很不热心,只有三晋联军在积极作战。次年,秦军大败三晋联军于修鱼,第一次合纵抗秦即宣告破产。
第二次合纵抗秦在公元前298年。当时齐国处于强大地位,孟尝君为相,决心以秦为敌,组织起齐、韩、魏抗秦联盟,连续三年对秦作战,一度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国归还了侵占韩、魏的部分土地。这时,齐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矛盾,孟尝君流亡魏国(不久任魏相),齐魏关系破裂;齐开始大举攻燕,不愿再与秦为敌,秦亦主动与齐修好,故第二次合纵抗秦的联盟不宣而散。
第三次合纵抗秦在公元前287年。当时纵横家苏秦极力劝说齐滑王拉拢各国反秦,齐滑王采纳此议,会合燕、赵、韩、魏等国共同攻秦,秦昭王被迫放弃了侵占魏、赵的部分土地。但齐滑王的真实意图在于灭宋,秦昭王让出魏、赵部分土地后,齐国立即发动了灭宋战争,引起各国震恐,第三次合纵抗秦随之破产。
第四次合纵抗秦在公元前257年。当时秦军已围困赵都邯郸三年,赵国竭尽全力固守,同时大力开展外交活动,呼吁各国救赵抗秦。各国慑于秦军的威势,皆动摇不前。后在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等人的努力下,各国终于联合起来,击败秦军于邯郸城下,解了赵围。但是,邯郸之围一解,合纵即告破产,楚国去灭鲁,魏国向东扩展,燕、赵之间开始长期混战。
第五次合纵抗秦在公元前247年。当时秦国不断大规模兼并魏、赵、韩三国的土地,秦的边界已近魏都大梁。在此严重形势下,信陵君以个人的威望竭力发动一次合纵抗秦的活动,各国派兵救魏,击败秦将蒙骜,追至函谷关。事后,秦国以万金行间于魏,魏安僖王中计,解除了信陵君的兵权,合纵抗秦即随之破产。
第六次合纵抗秦在公元前241年,当时秦国已经灭亡西周和东周。东与齐国相连,把韩、赵、魏拦腰截断,已造成对东方各国的严重威胁。在此种形势下,赵、楚、魏、燕、韩五国又结成了合纵联盟,由赵将庞媛统率五国联军攻秦,一直打到最(今陕西临潼东)。但秦国一发兵反击,楚军即闻讯逃跑,其他四国军队也纷纷溃退。从此,合纵抗秦的外交彻底破产,再也无法组织起统一的行动。
三、关东六国的衰败
自战国初期以来,关东逐渐形成齐、楚、魏、赵、燕、韩六大强国,其中以齐、楚、魏、赵的实力最强,皆足以同秦国相抗衡。但是,六国的封建改革都远不如秦国彻底,内政不善,外交不力,长期互相混战,因而日益衰败。到战国末期时,其基本概况如下。
(一)魏国其变法革新最早,在战国初期曾是称霸中原的强国,也是秦军东进的最大障碍。后因与齐国互争中原霸权,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两次败于齐军,元气大伤,从此无力抵抗秦军的进攻。经秦军近百年的打击和蚕食,损失了“山(华山)南山北,河外河内,大县数十,名都数百”;到战国末期仅保有大梁南北数十城邑,被迫不断地割地事秦。魏安僖王在位34年(前276~前243年),始终昏庸无为,一再排斥在诸侯中深孚威望的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曾率合纵联军打败过秦军,但被安僖王解除了兵权,忧郁而死,致使魏国的政治更加昏暗。此后,景滑王(前242~前228年在位)、王假(前227~前225年在位)一仍旧故,苟延残喘而已。
(二)韩国历来是七雄中较弱小的一个,无力独自抗秦,几次配合魏军作战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到战国末期仅保有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县)及其附近数十个城邑,处于秦国的三面包围之中,没有什么实力可言。韩桓惠王(前272~前239年在位)长期在位,毫无作为,于公元前254年称臣于秦。其后韩王安即位(前238~前230年在位),亦唯仰秦的鼻息而已。其存亡的命运,完全取决于秦国对它的态度和秦国战略决策的需要。
(三)赵国拥有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及山西、内蒙的部分地方,是战国末期关东最强的一国。军事上经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年在位)“胡服骑射”的改革后,战斗力很强,出现过赵奢、廉颇、乐乘、李牧等许多名将,曾多次挫败燕、齐、魏、秦和匈奴的军队。但赵国的政治情况长期不佳,国君多昏庸,信谗嫉贤,有良将而不能善用。赵孝成王(前265~前245年在位)时统御无方,长平之战临敌易将,四十余万赵军被歼,赵元气大伤。接着又陷入同燕国的长期战争,几乎置秦国的威胁于不顾,以致大片土地被蚕食。悼襄王(前244~前236年在位)时继续同燕国作战,并将名将廉颇赶走,使赵国更加衰弱。赵王迁(前235~前228年在位)时仍继续同燕国作战,连名将李牧也被谗杀,从而完全失去了抵抗秦军的能力。
(四)楚国楚自春秋时代就是南方的一大强国,常常争霸于中原。进入战国以后,进一步发展壮大,号称带甲百万。但其封建改革最不彻底,社会矛盾复杂,旧贵族势力占优势,政治腐败,因而国势不振。楚怀王(前328~前299年在位)时受纵横家张仪的欺骗,齐、楚联盟被破坏,楚国陷于孤立。公元前312年两次攻秦,均遭惨败。公元前301年,齐、韩、魏、秦联军大破楚军于垂沙(今河南唐河西南),从此楚国更加无所作为。公元前278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被秦军占领,被迫不断东迁,国力越来越削弱。到战国末期仍具有江淮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是关东六国中实力最雄厚的一个,但政治情况愈益不佳。考烈王(前262~前238年在位)时春申君黄歇专权二十余年,无奋斗自强之志,一再屈意事秦,迁都于寿春(今安徽寿县),苟且偷安。幽王(前237~前228年在位)时政局开始动乱,春申君被杀。幽王死,哀王立,仅两个多月,其庶兄负刍袭杀哀王而夺取了王位(前227~前223年在位)。这时,秦已灭韩、魏、赵等国,兵临于楚。而楚毫无准备,处于涣散孤弱状态。
(五)齐国齐据有今山东地区,在战国中期很强,曾取得中原霸权,一度灭亡燕国,又吞灭了宋国,与秦并称东、西帝,是秦在东方的一个劲敌。公元前284年被燕、赵、魏、韩、秦五国联军打败,几乎亡国,从此一蹶不振。到战国末期,在齐王建(前264~前221年在位)的长期统治下,政治极其腐败,重臣和贵族不断被秦国收买,放弃合纵抗秦政策,大力与秦交好,“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坐视其他五国一一被秦消灭,束手待降。
(六)燕国燕据有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及其东南部分地方。虽然土地辽阔,但远离中原,地瘠民稀,一向为七雄中的弱者。到战国末期,在燕王喜(前254~前222年在位)的长期统治下,既不励精图治,又不合纵抗秦,而陷于同赵(以及齐、魏)国无休止的战争,经常损兵折将,割城失地。及至秦灭韩、赵而兵临燕境时,燕已毫无抵抗能力。
总之,战国末期形势的基本特点是:六国皆弱,唯秦独强,秦灭六国而统一已成为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