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宇宙简介
有人说世界将毁于烈焰,有人说会亡于寒冰。
根据我对欲望的体悟,我赞成烈焰的主张。
但是如果它一定要消亡两次,
我想凭我对仇恨的了解,
我要说寒冰的毁灭之力也很强大,
足以胜任。
——罗伯特·弗罗斯特[1],1920年
古往今来,世界将如何终结的问题一直是诗人和哲学家猜测和辩论的主题。当然,时至今日,科学的发展告诉了我们答案:是火。绝对是火。再过大约50亿年,太阳将膨胀为红巨星,吞噬水星甚至金星的轨道,并把地球变成一团烧焦的岩石,那里的生命不复存在,到处是横流的岩浆。即使是这种毫无生机的余烬,最终的命运也可能是螺旋式地进入太阳的外层,在垂死恒星的汹涌大气中分解成一粒粒原子。
因此,火,就是定论。弗罗斯特第一次的猜想是对的。
但是,他思考的格局还不够大。我是一个宇宙学家。我研究宇宙,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并以最大的尺度来研究。从这个角度来看,地球只是一粒让人伤感的微尘,迷失在广袤多变的宇宙中。对我来说,无论是出于专业的思考还是个人的兴趣,重要的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宇宙将如何终结?
我们知道宇宙有一个开端。大约138亿年前,宇宙从一种难以想象的致密状态,变成一个包罗万象的宇宙火球,再变成一团逐渐冷却的物质和能量流体,并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恒星和星系埋下了种子。群星形成,星系相撞,光充满了整个宇宙。在一个螺旋星系的边缘,某颗平平无奇的恒星身旁,一颗岩石行星上发展出了生命、计算机、政治学,以及以阅读物理学书籍为乐的瘦长两足哺乳动物。
但接下来又当如何?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原则上来说,我们应该可以从一颗行星,甚至一颗恒星的死亡中幸免于难。我们可以想象人类在数十亿年后仍然存在,以某种可能无法识别的形式,向遥远的太空进军,寻找新的家园,建立新的文明。不过,宇宙的死亡是所有事物的终结。如果一切最终都将结束,这对于我们,对于万事万物,意味着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