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边的楼家
我于1965年8月出生在浙江义乌,家中排行老四,前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跟我同年出生的,还有后来创立运动品牌“361°”的丁辉煌,创立“美特斯邦威”的周成建,以及联合创立“当当网”的俞渝,马云则早我一年。我的成就不如他们,但我们出生后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是相同的。
老人们已记不起我具体的生日,只记得我出生的那一天,天色灰暗,风起云涌,有人说这孩子将来会吃不少苦,但也会苦尽甘来,后来发生的事情验证了这一点。
我出生的村子那时还完全是农村,离义乌县城大约有五公里。如今我的村子所在地,已是闻名遐迩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商家都来这里寻求小商品交易。而我儿时的家,正对着现在国际商贸城的一、二号门。
我们村子叫寺后盛村,顾名思义,就是村子在一座寺庙的后面。这座寺庙就是义乌著名的千年古寺——福田禅寺。
在僧人的眼中,行善修德,能受福报,犹如播种田亩,有秋收之利,故称“福田”。禅寺始建者的法号,正是“福田”禅师。
后来,我专门查过《义乌县志》,然而在成堆的义乌史料中,记述福田禅寺的内容,仅有寥寥数语,这实在是一个千年禅寺的遗憾。县志记载说,福田禅寺始建于唐懿宗咸通年间(公元866年),五代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毁于一场火灾。到了北宋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倾废了将近一个世纪之久的福田古禅寺,终于由民众乡绅捐资得以重建,并由宋仁宗赐匾更名为“福田教寺”。
后来寺院又几经兵燹,几兴几废,至元、明、清三朝后逐渐走向衰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被废弃,只剩颓垣败壁,空守着西风落日。
我们寺后盛村的村民一直守护着这座千年古寺,却无力承载复兴古寺的重任。
直到2001年,随着义乌第五代小商品市场的破土动工,古老的“福田教寺”也被列入拆迁范围。这座寺庙才由浙江省古建研究设计所根据古籍记载重新设计,地址亦由福田寺后盛村搬迁到西力村。重新修建后,仍恢复原寺名“福田禅寺”。此后,禅寺渐渐香火旺盛,恢复生机。
义乌“福田禅寺”全貌
我们寺后盛村,全村一千多人基本上都姓楼。根据家谱的记载,楼姓最早来源于姒姓,而姒姓又是上古八大姓之一,祖先是大禹。这样算起来,我也算是大禹的子孙了。不仅是我们村,整个义乌市也是全国楼姓人最大的聚集地,全国24万楼姓人中,有近6万人生活在这里。
我家这一支楼姓,尽管住在寺后盛村,却算是村里的“外来人口”。小时候听长辈们说,当年我太公的爷爷一家住在义乌北边的一个楼姓村里,早年参加过“太平天国”运动。南京兵败后,他为了保住身上的银锭,居然忍着剧痛在腿上挖了个洞,将银子藏到洞里再裹上裹脚布,一路蹒跚回到村里。
等他回村后才发现,家里人已经不在人世,房子也都被人拆了。无奈之下,他只好投奔到寺后盛村,并跟这里的楼姓人家拜把子,建立兄弟关系,从城北“移民”到了城东,成为寺后盛村人。
城东的楼家,房号叫“忠孝世家”,而城北的楼家,房号叫“六吉堂”。尽管我们一族从城北迁到了城东,但房号一直没改,“六吉堂”的房号延续至今。
到现在,我时不时还会租几辆大巴车,把村里的人请来参观“双童吸管”,让他们看看这里的变化,好酒好菜招待,开楼家的联欢会,沟通情感,不忘家族恩情。
之前的家族历史,基本上是靠家族人一代代的口口相传,并没有成文的材料。这也是我为何要写这本个人传记的原因之一,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这个时代的真实记录,让我们的后辈知晓楼家家族史时,不再停留在口头记载上。
楼家到了爷爷这一辈,我的记忆中就充满了苦难。
爷爷的丈人,也就是我的太公,生活在另外一个村。他在义乌江边开了一个烧砖瓦的小窑厂,算是有钱人。窑厂烧砖瓦需要大量的柴火,柴火可以分成大柴和小柴,大柴就是粗柴,也叫硬柴;小柴就是小灌木。一般家里用小柴来做饭菜,而烧窑的柴要求较高,必须是大柴,否则火候不够,烧出来的砖瓦质量就不好。要取得大柴,就需要到义乌江的源头东阳,也就是现在著名横店影视城那边的横锦水库山区去砍。伐木工人在山上砍下木头之后,再把木头编成木排,让人牵着顺江水而下几十公里到达村子边的河道里。然后,需要人工拆掉木排的绳索,再一根一根把木头捞上来。
作为女婿,帮助岳丈捞木头是爷爷的重要工作。
爷爷就是在捞木头的过程中,不小心被江里的钉螺叮上,感染了血吸虫病。这种病发展到晚期时,病人会出现大量腹水,整个人的肚子肿得像个气球,疼痛难忍。由于当时医学不发达,有人为了减轻这种疼痛,会自己偷偷找来竹子削尖了戳穿自己的肚子,把腹水放出来。最终,腹大如鼓的爷爷在极度疼痛中离世了。
爷爷走的时候,父亲还不到周岁。
年纪轻轻老公就死了,奶奶就带着父亲回了娘家,与太公和太奶奶生活在一起。
太公家除了窑厂,还做蜜枣的生意。那时义乌家家户户都种蜜枣,每到八九月份枣子成熟时,太公他们就挨家挨户去收购,晒干再拿去卖。太公家的大房子,就是靠买卖蜜枣挣钱建造的。后来创立“双童”后,我也在公司楼顶上种了一些枣树,以这种形式纪念奶奶和父亲在太公家居住的这段岁月。
“嫁出去的女儿像泼出去的水”,这种观念在那个年代根深蒂固。在太公家住久了,奶奶就开始为一直待在娘家深感不安,最终还是在热心人的撮合下选择改嫁。
按照习俗,前夫的儿子是不能带去新夫家的,父亲就只能交由太公照顾。外孙住在外公外婆家倒也正常,但是不久太奶奶过世后,太公又讨了一个老婆。这个太奶奶是改嫁过来的,并把跟前夫所生的儿子也带过来,这样父亲在太公家就显得很尴尬了。
更尴尬的事情不久又出现了。在父亲不到10岁时,太公也过世了。这样一来,家里就剩下改嫁过来的太奶奶、她带来的儿子以及父亲。父亲跟他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等于就这样整天生活在两个外姓人家里。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万般无奈之下,父亲只得去投靠改嫁的奶奶。这也是父亲的命运,自小居无定所,处处投靠。
父亲投靠时,因为奶奶改嫁后没有生育,她又再度改嫁了。
这次改嫁之后,奶奶跟丈夫“串通”起来,偷偷在外领养了一个刚出生的吴姓孩子(我后来一直称呼他为吴叔叔),骗着婆家,一家人倒也生活得不错。然而好景不长,领孩子的事情还是被婆婆知道了,奶奶因欺瞒婆家无法再在那边立足,不得不选择再次改嫁。
奶奶改嫁多处,最后离开浙江,远嫁给一位江西弋阳人为妻。这次改嫁,奶奶把领养的吴叔叔也带了过去。后来,我和父亲挑货郎担第一站就是江西弋阳,正是因为这里是奶奶的最终归宿。
也许很多人没听说过弋阳这个地方,但如果说起在这里出生的方志敏烈士,大家想必耳熟能详。在弋阳县城边上有个地方叫漆工镇,方志敏烈士就出生在这里的湖塘村。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方志敏烈士曾在弋阳创建中共漆工镇小组,组织“弋阳青年社”,并出版《寸铁》旬刊,建立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运动。他在狱中撰写的《可爱的中国》,曾激励了无数有信仰的人们,为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而努力奋斗。后来我从江西回到义乌创业小有成就后,我们夫妇带着孩子重走当年的路线时,也曾多次参观方志敏烈士纪念馆和故居。
在我的记忆中,奶奶是一个很贤惠的人,比一般的妇女能干很多。因为奶奶除了父亲,再没有其他小孩,所以很疼我们这些孙辈,但凡有一点好吃的东西都要给我们。
奶奶出生在一个家境比较好的家庭,做事情有眼光、有智慧,而且她个子也高,身形又好,是一个标准的大美女。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女子,在我们的记忆中却是一生凄苦,跟我们聚少离多。
等我十四五岁开始跟父亲去江西第一次挑货郎担时,奶奶已经不在人世。至今我每次回村,望着村口那棵先祖们种下的千年香樟树,犹如一位期盼孩子回家的老人,心中仍有万般的遗憾。
奶奶一生飘零,父亲亦是被四处寄养。以前我不懂这些人间疾苦,直到我自己开始抚养孩子后才明白,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父亲,能把我们六个子女拉扯大,该受了多大的苦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