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十二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至上作为自己的不懈价值追求,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长期不懈奋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揭示了兴党强国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山与人民的新论断新观点新实践,充分体现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使我们党对江山与人民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高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守好人民江山的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特有形式及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确保红色江山永远为人民,不懈追求人民至上的崇高价值。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党同志都要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 “江山”与“国家”在政治意义上的一致性

“江山”是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汇,它的本义是指江河山岳。如唐代杜甫《宿凿石浦》诗云:“早宿宾从劳,仲春江山丽。”“江山”一词后来衍生出国家的疆土或政权的意义。如元杂剧《逞风流王焕百花亭》第三折:“指望待整乾坤,定江山,安社稷,辅皇家救困扶危。”因汉语的丰富意象,当后人使用“江山”一词时,往往既有江河山岭的具象意味,也代指国家政权。《三国志》中记载:“割据江山,拓土万里。”《资治通鉴》中记载:“江山险固。”毛泽东同志《沁园春·雪》中有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国家是由国土、人民(民族)、文化和政府四个要素组成的。从广义的角度看,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看,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在国家出现之前,人类社会处于原始社会状态。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经历了诞生,发展,丰富,完善和补充四个时期,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国家的起源、本质、性质、类型、职能和命运等根本问题,构筑起一座宏伟的理论大厦,成为人们正确认识国家问题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国家是经济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具有两种职能,一种是政治统治职能,一种是社会职能。政治统治职能主要体现为阶级统治,社会职能主要体现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中,国家只不过是管理资产阶级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是用以对付无产阶级的暴力机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体,国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日益凸显,其重要任务是组织社会生产,不断推进人的解放。由此可见,国家是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国家政权是指掌握国家主权的政治组织以其所掌握的政治权力,维护对社会的统治和管理。国家政权是国家的具体化身,通常都是通过国家政权来理解国家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就政治意义而言,“江山”与“国家”、“国家政权”是同一个概念。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重要论述,则包含着十分丰富和深刻的政治哲学意蕴——国家的性质,即国家是属于谁的?这是国家政治哲学的首要问题、根本问题。历史上的所有国家形态,不论是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还是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尽管在职能上具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功能,但本质上都属于奴隶主、封建主(或地主阶级)、资产阶级,而不属于人民,国家是这些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政治工具。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形象而深刻地概括和描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人民性及其彻底的民主性。这就在根本上划清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与历史上一切传统国家形态之间的界限。这一重要论述还生动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与国家之间“一体两面”的辩证关系。“江山就是人民”,指明了国家是属于人民的,指明了国家是人民社会性集合的存在形式。“人民就是江山”指明了人民是国家的内容、内在要素,指明了国家因人民的社会性集合而生。

就其形式来说,人民的社会性存在以国家集合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不限于以地域的、血缘的集合方式呈现出来。就其内容来说,国家以人民为自己的内在内容,以人民的事务为自己的具体事务,而不限于统治阶级的统治事务或资产阶级政治学所说的“契约”事务。可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社会政治哲学本体论层面上,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同一性、一体性关系。

二 人民民主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1]人民至上是党的重要价值理念,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光辉旗帜。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和艰辛探索。

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探索实现人民民主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1945年,毛泽东同志同民主人士黄炎培就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进行了著名的“窑洞对”,鲜明地指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2]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亿万中国人民从此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着力建设中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政治制度,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人民民主,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中国人民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者、参与者、维护者和最大受益者,对中国式民主高度认同、坚决拥护、充满信心,必将在党的领导下推动人民民主继续发展、更加成熟。

三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3]“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4]。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光辉旗帜。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坚持把这三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的两个全新论断。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100多年来,党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奋斗中,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人民是社会主义中国当之无愧的主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坚持人民至上价值理念,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性质,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民主集中制,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就要求,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不断完善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以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从制度层面落实“江山就是人民”伟大思想,确保红色江山永远为人民。

四 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人民主体地位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积极探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多维路径,着力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提供理论原则、基本遵循和方法指南。

(一)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不断增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实践自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内在结构和历史的发展趋势,也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唯物史观强调并肯定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因此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被人民掌握。习近平总书记是坚持唯物史观的光辉典范,他始终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5]唯物史观与人民主体地位理念具有本质性关联与内在的一致性。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学习掌握唯物史观,才能增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实践自觉。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强化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与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相统一。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6]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和具体实践中,始终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走出了一条根本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具有巨大借鉴意义的中国道路。展望新征程,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负人民历史重托,沿着正确道路奋勇前进,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实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目标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充满力量,发人深思。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一切物质财富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而物质财富又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现实途径和手段。一切精神财富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而精神财富也是实现人民主体目标的智力支持,有助于人民改造现实和实现自身主体地位。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以积极的历史主动性推动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人民主体地位随之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要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加强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坚定前行。

延伸阅读 以“小平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大场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战略高度,提出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对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提出明确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政协秉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的理念,创新开展“玉事好商量”全媒体协商,以“小平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大场景”。

玉林市政协把全媒体理念融入协商工作全过程,与当地广播电视台联合创新推出全媒体协商平台“玉事好商量”,将协商地点从会议室转移到演播厅或户外田间、村屯、企业等,采取“主持问—嘉宾答、委员问—专家答、群众问—委员答”的协商方式,基层群众全程参与,协商过程公开透明。截至目前,共举办11期“玉事好商量”全媒体协商节目,同步在省级媒体刊发深度报道文章,每期点击量都在30万以上。

“玉事好商量”全媒体协商以生动实践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取得明显成效,有以下启示。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市政协在推进“玉事好商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无论是搭“台”、选“题”,还是挑“角”、商“事”,无不体现贯穿党的领导这个重要原则,这是其成功的根本保证,是协商民主“行得通、很管用”的关键。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中,必须发挥好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重要作用,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应有之义。市政协在推进“玉事好商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积极发动广大人民参与,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嘉宾都突出群众性;在协商议题选择和协商过程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最大限度激发民主活力,释放创造伟力。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创新平台载体是活力源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也需要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发展。市政协在推进“玉事好商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主动顺应全媒体发展大势,探索协商新形式、新载体,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把创新作为强大动力和主攻方向,积极探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平台和载体,以多样、畅通、有序的渠道,更好彰显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鲜明特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见行见效见质是最终归宿。市政协在推进“玉事好商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突出围绕群众关注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协商建言,并自觉接受阳光下的公开监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把实现目的和手段的有机统一,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温暖,真正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摘编自人民政协网 2023年8月2日)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董瑛:《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光明日报》2022年10月26日。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董瑛:《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光明日报》2022年10月26日。

[3]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1年10月13日),《求是》2022年第5期。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求是》2021年第8期。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3页。

[6]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