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老成
杜甫十四五岁时,已长成一位健壮活泼的少年。他生活无忧,瘦弱的身体也一天天强壮起来。
忆昔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留给后世的形象,是“醉里眉攒万国愁”,他似乎一出生就老了,终生都是皱着眉头示人。其实这是对杜甫的一种误解。
他年少过,也轻狂过,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仅会写诗、练书法,在书斋里学习累了的时候,他会像调皮的小猴子,在庭院中的树上攀上爬下,摘梨摘枣,玩得不亦乐乎。
那样的快乐时光,在杜甫漫长而曲折的生命长途中,极短,也极宝贵。它后来以记忆的模式,反反复复在杜甫的脑海中重启。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杜甫已年近半百,栖居于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给人充当幕僚,处处仰人鼻息,依旧穷困潦倒,百不如意。他又想起了健如黄犊的十四五岁,从而作下了上面那首《百忧集行》。
十四五岁的杜甫,不仅在庭院中爬树摘梨枣,还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敢与自信,怀揣自己写的诗,出入于洛阳的豪门贵宅,与当时的名流权贵们谈诗论文,丝毫也不打怵。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壮游》)
崔魏何等人?崔尚在杜甫出生前的701年中进士,魏启心也于此后的707年及第,两个人起码比杜甫大二三十岁,均做过刺史,虽算不上大名士,但杜甫在他们面前也是实实在在的晚辈了。两人称赞一个晚辈后生的诗文“似班扬”,这个评价不低。
他还频频与当时名震天下的音乐家李龟年接触,听他唱歌。在哪儿听?在岐王李范宅里听过。李范,唐睿宗的第四子。史书说他“好学工书,雅爱文章之士,士无贵贱,皆尽礼接待”。十四五岁的少年杜甫,想必也是以自己的文章翰墨敲开岐王宅的大门的。
杜甫还在崔九家听过李龟年的歌。崔九,即殿中监崔涤,行九,玄宗宠臣。据说他出入禁中,来去自如,与诸王侍宴都不让席。也是一位狂士。开元十二年(724)十一月,玄宗来东都洛阳,崔涤随至东都,杜甫也便有了几次能见到他的机会。
崔尚、魏启心、岐王、李龟年、崔涤,这些人,在十四五岁的杜甫面前,“皆老苍”——杜甫此时的朋友圈也够闪亮,刺史、王公、艺术家,都有。有人据此说杜甫少年老成,倒也中肯。自年少时代就“读书破万卷”的杜甫,心智见识都高出同龄人很多,在同龄人中,他也许很难找得到能对上话的朋友。
杜甫早年间的生活经历之所以能流传下来,多得自于他本人晚年的回忆。回忆,是杜甫晚生漂泊长途中的一盏灯,一只红泥小火炉。没有这些,他生活里的苦涩也许更加浓重不可想象。正是这些回忆,让后人得以触摸到杜甫的少年世界。
而他早年间与“老苍”们结识的经历,对他日后走上诗坛,肯定也是大有裨益。陈贻焮在《杜甫评传》中说:“一个人没有活力没有激情,是不可能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不多读书固然难成大诗人;死读书而不从生活中去汲取养料和力量,肯定连小诗人也成不了。”
杜甫在少年时期所接受的教育,所选择的生活,皆是他成长为一个大诗人所不可或缺的。他从万卷书中学习,从大自然中汲取,也从当时的社会名流前辈们那里超前获得。而这一切,依然不能满足少年杜甫那日益膨胀的求知欲。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接下来要做的,是走出家门,到广阔的天地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