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眼与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关系
眼为五官之一,主司视觉。中医眼科学认为眼虽属局部器官,但与整体,特别是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脏腑的各种功能活动又是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的。眼之所以能辨色视物,即是凭借脏腑通过经络将精、气、血、津液输送至眼,为眼完成视觉功能创造了条件。
第一节 眼与脏腑的生理关系
眼禀脏腑先天之精所成,受后天之精所养。故《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说明了眼的发育、形成以及视觉的产生是五脏六腑精气作用的结果。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包括视觉产生的物质条件。《审视瑶函·内外二障论》指出:“眼乃五脏六腑之精华上注于目而为明。”若脏腑功能失调,精气不能上输充养于眼,就会影响到眼的功能,甚至引发眼病。因而《太平圣惠方·眼论》明言:“明孔遍通五脏,脏气若乱,目患既生。”
一、眼与五脏的生理关系
(一)眼与心的关系
1.心主领血,血养目珠 《证治准绳》说:“目为血所养明矣。”《审视瑶函》进一步提出:“夫目之有血,为养目之源,充和则有发生长养之功,而目不病;少有亏滞,目病生焉。”显示血液的充盈及运行的通畅,是目视睛明的重要条件。现代解剖生理学指出,眼的脉络膜血流量与肾脏相似,为脑血流量的2倍,肝血流量的3倍,在全身器官中,几占首位。循环至目的血液均始发于心,又归集于心。《素问·五脏生成》说:“诸血者,皆属于心。”《景岳全书》亦指出,血“生化于脾,总统于心”,并说“凡七窍之用……无非血之用也”。血液在心的统领下,通过血脉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目,以供养眼目,包括神水、神膏与瞳神。《审视瑶函》说:“血养水,水养膏,膏护瞳神。”
2.心合血脉,诸脉属目 《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从心上达于目,须以经脉为通道。而“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心之合脉也”(《素问·五脏生成》。揭示了全身的血脉均与心相通。遍布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经脉,以分布于眼的经脉最为丰富,故《素问·五脏生成》说:“诸脉者,皆属于目。”《灵枢·口问》更加明确指出:“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经脉在目的广泛分布,保证了血液上养于目有足够的通道。
3.心舍神明,目为心使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明,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乃至人的整个生命活动均由心主宰。《灵枢·本神》提出:“所以任物者谓之心。”表明接受外来事物或刺激并做出相应反应是由心来完成的,包括眼接受光线刺激而产生的视觉。故《灵枢·大惑论》指出:“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外台秘要》强调,视觉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内因神志”。神志包括了心和脑的作用,中医学称为心神。《证治准绳》认为,心主火,并把心神作用于目的活动称为神光,谓“火在目为神光”。所谓“神光”是指受心神主导的视功能,类似于现代生理学关于视觉形成的一系列神经活动。此外,《素问·解精微论》说:“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因此,人体脏腑精气的盛衰,以及精神活动状态均可反映于目。
(二)眼与肝的关系
1.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意为五脏应四时,同气相求,各有所归,目是肝与外界相通的窍道。一方面肝所受藏的精微物质可供养于目;另一方面肝的功能状况,可从目窍表现出来。《灵枢·五阅五使》谓:“五官者,五脏之阅也。”其中“目者,肝之官也”,即言五官为五脏的外候,而肝外候于目。《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所谓外应即外候,指体内脏腑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外露于体表组织器官的信息。通过对体表组织器官信息的测定,可以了解体内脏腑的状况。肝对应于目,故欲知肝脏状态,可从眼目测知。
2.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色视物 五脏六腑之气血皆可上达于目,由于目为肝窍,肝气直通于目,故肝气的调和与否直接影响到眼的视觉功能。一是肝气可调畅气机,肝气的充和条达,有利于气血津液上输至目,目得所养而能辨色视物。故《灵枢·脉度》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二是肝气能条达情志,肝和则疏泄有度,七情平和,气血均衡,眼即能明视不衰。故《灵枢·本神》指出:“和喜怒而安居处……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与当今心身医学强调心理调适是防治衰老的论点如出一辙。
3.肝主藏血,肝受血而目能视 肝主藏血,肝藏之血是眼目产生视觉功能的物质基础,因而《素问·五脏生成》有“肝受血而能视”之论。肝藏之血含有眼目所需的各种精微物质,故特称之为“真血”。《审视瑶函》阐释说:“真血者,即肝中升运于目轻清之血,乃滋目经络之血也。此血非比肌肉间混浊易行之血,因其轻清上升于高而难得,故谓之真也。”肝还有根据视觉需要而调节血量和质之功。现代研究发现,肝脏能调节血浆维生素A的浓度,以满足视网膜杆状细胞的需要,肝病时就失去了这种调节功能,使眼的夜视力下降。虽然中医学所言之肝与现代解剖之肝有异,但现代研究提示了肝血可直接影响到眼的功能状态。
4.肝主泪液,润泽目珠 五脏化生五液,其中肝化液为泪。故《素问·宣明五气》说:“五脏化液……肝为泪。”《银海精微》明确指出:“泪乃肝之液。”泪液有润泽目珠的作用,《灵枢·口问》说:“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泪液的生成和排泄与肝的功能密切相关,在肝的制约作用下,泪液运行有序而不外溢。若肝的功能失调,不能收制泪液,则会出现泪下如泣,故《灵枢·九针》说:“肝主泣。”
(三)眼与脾的关系
1.脾化精气,上贯于目 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微,为后天之本。脾运健旺,精气生化有源,目得精气之养,则目光锐敏。若脾失健运,精气化生不足,目失所养则视物不明。《素问·玉机真脏论》在论及脾的虚实时说:“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包含了脾虚而致目窍不通所发生的眼病。《兰室秘藏·眼耳鼻门》更加明确指出:“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故脾虚则五脏六腑之精皆夫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这就突出了脾之精气对视觉功能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脾运化水谷之精,有滋养肌肉的作用。眼睑肌肉及眼带(眼外肌)得脾之精气充养,则眼睑开合自如,眼珠转动灵活。
2.脾升清阳,通至目窍 目为清阳之窍,位于人体上部,脉道细微,唯清阳之气易达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出上窍。”李东垣在《脾胃论·五脏之气交变论》进一步提出:“耳、目、口、鼻,为清气所奉于天。”说明清阳之气上达目窍是眼维持辨色视物之功不可缺少的要素。而清阳之气上行至目,有赖脾气的升运。目得清阳之气温煦才能窍通目明,若“清阳不升,九窍为之不利”(《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目为九窍之一,清阳之气不升,则阴火上乘目窍而致目为病。
3.脾气统血,循行目络 《兰室秘藏》说:“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血属阴,脉为血府,血液能在目络中运行而不外溢,借助脾气的统摄。《难经·四十二难》谓:脾“主裹血”。由于目为宗脉所聚之处,若脾气虚弱,失去统摄之力,则可导致眼部,尤其是眼底发生出血病症。《景岳全书》阐释了脾虚出血的机制,指出:“盖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收摄;脾化血,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
(四)眼与肺的关系
1.肺为气本,气和目明 《素问·五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六节藏象论》亦指出:“肺者,气之本。”肺主气,司呼吸,不但与大自然之气进行交换,并与体内水谷之气相结合,与此同时,肺朝百脉,肺气充和,全身气机调畅,五脏六腑精阳之气顺达于目,目得温煦濡养则明视万物;若肺气不足,脏腑之气不充,目失所养则视物昏暗,正如《灵枢·决气》所说:“气脱者,目不明。”
2.肺气宣降,眼络通畅 肺之宣,指肺能宣布发散气血津液至全身;肺之降,指肺能清肃下降,通调水道,维持正常的水液代谢。宣发与肃降,相互制约,互济协调,使全身血脉通利,眼络通畅。一方面使目得到气血津液的濡养;另一方面避免体液滞留于目。此外,肺主表,肺宣降有序,可将卫气与津液输布到体表,使体表及眼周的太阳脉络得其温煦濡养,卫外有权,以阻止外邪对眼的伤害。
(五)眼与肾的关系
1.肾主藏精,精充目明 《灵枢·大惑论》说:“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寓含眼的形成与视觉的产生,有赖精的供养。而肾主藏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肾既藏先天之精,亦藏后天之精。《审视瑶函》指出:“真精者,乃先后二天元气所化之精汁,起于肾……而后及乎瞳神也。”肾藏之精的盛衰直接影响到眼的视觉功能,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言:“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
2.肾生脑髓,目系属脑肾主骨生髓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诸髓属脑,“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由于脑与髓均为肾精所化生,肾精充足,髓海丰满,则目视精明;若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则头晕目眩,视物昏花。故《灵枢·海论》明言:“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目无所见。”而眼之目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灵枢·大惑论》)。王清任进一步阐述了肾—脑—眼(目系)密切的内在联系,其在《医林改错》中指出:“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两目即脑汁所生,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
3.肾主津液,滋润目珠 《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明示肾脏对体内水液的代谢与分布起着重要作用。《灵枢·五癃津液别》指出:“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津液在肾的调节下,不断输送至目,为目珠外围润泽之水及充养目珠内液提供了物质保障。目珠内充满津液,除具有滋养之功外,还可维持眼圆润如珠的形状。故《外台秘要》说:“其眼根寻无他物,直是水耳。轻膜裹水,圆满精微,皎洁明净,状如宝珠。”
4.肾寓阴阳,顾护瞳神 肾寓真阴真阳,为水火之脏,水为真阴所化,火为真阳所生,为全身阴阳之根本。五脏之阳由此升发,五脏之阴靠此滋养。肾之精华化生以养护瞳神,《审视瑶函》说:“肾之精腾,结而为水轮。”水轮属瞳神,而神光藏于瞳神。《证治准绳》认为瞳神“乃先天之气所生,后天之气所成,阴阳之妙蕴,水火之精华”。说明瞳神内含阴阳是产生视觉的基础,肾精的滋养,命门之火的温煦是视觉产生的条件。《灵枢·大惑论》谓:“阴阳合抟而精明也。”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中阐释说:“火之精为神,水之精为精,精上于抟神,共凑于目而为睛明。”说明阴阳交合,水火互济才能产生视觉。
二、眼与六腑的生理关系
眼与六腑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五脏与六腑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的内在联系。六腑除三焦为孤腑外,其他的与五脏互为表里。在生理上,脏行气于腑,腑输精于脏,故眼不仅与五脏有密切关系,与六腑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六腑的功能是主受纳、司腐熟、分清浊、传糟粕,将消化吸收的精微物质传送到周身,以供养全身包括眼在内的组织器官。《灵枢·本脏》说:“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素问·六节藏象论》明确指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六腑的功能正常,目得所养,才能维持正常的视功能。眼与六腑有如下具体关系。
(一)眼与胆的关系
肝与胆脏腑相合,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乃为胆汁。《灵枢·天年》认为胆汁关系到眼的视力状况,人年老体衰,因胆汁分泌减少而视力随之减退。谓:“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证治准绳》在前人有关胆汁与眼关系论述的基础上指出:“神膏者,目内包涵膏液……此膏由胆中渗润精汁积而成者,能涵养瞳神,衰则有损。”提出胆汁在神膏的生成及养护瞳神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若胆中精汁衰减,可造成神膏的损伤,进而波及视力,这与西医学中老年玻璃体液化及其他玻璃体病变而影响视力有相似之处。
(二)眼与小肠的关系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饮食水谷由胃腐熟后,传入小肠,并经小肠进一步消化,分清别浊,其“清”者,包括水谷之精微和津液,由脾输布到全身,从而使目得到滋养;其浊者下注大肠,多余的津液下渗膀胱。此外,心与小肠脏腑相合,经脉相互络属,其经气相通。心为火脏,小肠为火腑,因此易引动火热之邪上炎于目而为病。
(三)眼与胃的关系
胃为水谷之海,食物入胃而被受纳,其精微物质经过脾的运化,以供养全身。脾胃密切配合,完成气血的生化,故合称为“后天之本”。其中对眼有温煦濡养作用的清阳之气主要源于胃气。《内外伤辨惑论》说:“夫元气、谷气、荣气、清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李东垣进一步指出了胃气对眼的重要性,其在《脾胃论》中说:“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得通利”,若“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可见胃气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眼的功能状态。
(四)眼与大肠的关系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主司传导之责,与肺脏腑相合,其上承清纯之气,下输糟粕之物。大肠传导之功是完成食物消化、吸收、排泄的最后阶段。若肺失肃降,大肠传导之令不行,热结于下,熏蒸于上而发为眼病;反之,大肠积热,腑气不通,亦可使肺气不降,气壅于上而导致眼病。
(五)眼与膀胱的关系
膀胱在脏腑中,居于最下层,为水液汇聚之处,其在人体的水液代谢过程中,有贮藏津液、化气行水、排泄尿液的功能。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当水液聚集膀胱之后,在肾中命门真火的蒸化作用下,将其中清彻者,气化升腾为津液,以濡润包括目窍在内的脏腑官窍;其重浊者由肾气推动,成为尿液而排出体外。膀胱的气化作用主要取决于肾气的盛衰。由于津液多上渗于目,若在水湿津液的代谢过程中,肾与膀胱的功能失常,就会在眼部出现水湿泛滥之证。同时水湿停聚可变生湿热,不仅可表现为小便淋涩,还可产生湿热蕴蒸的眼病。如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记载的眼生翳障,隐涩难开的眼病即为“太阳膀胱为命门相火煎熬逆行”所致。
(六)眼与三焦的关系
三焦为孤腑,主通行元气、运化水谷和疏理水道。《难经·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始终也。”《难经·八难》还指出,肾间动气是“三焦之原”。说明肾之元气须借三焦才能敷布全身,以激发、推动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脏腑的精气、津液均须通过三焦而上行灌注,使目得到滋养。此外,《证治准绳》认为,眼内所涵的房水,是由“三焦而发源”。若三焦功能失常,神水化生不足,使目失濡润与充养而导致多种眼病。
总之,眼之所能辨色视物,有赖于脏腑化生和受藏的精、气、血、津液的濡养及神的整合。《灵枢·本脏》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但眼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各有特点,如《审视瑶函》所说:“大抵目窍于肝,生于肾,用于心,润于肺,藏于脾。”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无论脏与脏、脏与腑,还是腑与腑之间均有经络相互联系,它们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相互依存。因此,临床上诊察眼病时,应以整体观为基点,从实际出发,具体病症具体分析,制定出治疗眼病的最佳方案。
第二节 眼与经络的生理关系
经络是运行气血,沟通上下、内外、表里,联系脏腑器官的通路。眼与经络有密切的内在关系,《灵枢·口问》说:“目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亦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灵枢·本脏》还指出:“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显示了眼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是靠经络来实现的,眼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亦是靠经络来输送的,正是有了经络的作用,眼才能得以发挥正常的视功能。
一、眼与十二经脉的关系
十二经脉是经的主干线,首尾相贯,旁支别络纵横交错,三阴三阳表里相合。其始于手太阴,终于足厥阴,如环无端,周而复始,运行不息。十二经脉均直接或间接地与眼发生着联系,由于“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灵枢·逆顺肥瘦》)。头为诸阳之会,故直接与眼发生联系的主要是阳经,阴经中与眼密切相连的是肝经和心经,现分述于后。
(一)循行于目外眦的经脉
1.足少阳胆经 《灵枢·经脉》说:“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太阳,抵于。”即足少阳胆经之本经起于目外眦之瞳子髎穴,在此与手少阳经交接。由听会过上关,向上抵额角之颔厌,下行耳后,经风池至颈。其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耳前,行至外眦瞳子髎。其外眦部支脉,从瞳子髎下走大迎,会合手少阳经,到达眼眶下方。此外,足少阳之正,亦上行头面,系目系,合足少阳经于目外眦。
2.手少阳三焦经 《灵枢·经脉》说:“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侠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即手少阳三焦经有两条支脉与眼发生联系,一支脉从胸上项,沿耳后经翳风上行,出耳上角,至角孙,屈曲下行过面颊,直达眶之下。另一支脉,从耳后入耳中,经耳门出走耳前,与前一条支脉相交于颊部,至目外眦的瞳子髎与足少阳胆经交接。
(二)循行于目内眦的经脉
1.足太阳膀胱经 《灵枢·经脉》说:“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其支者,从颠入于脑,还出别下项。”《灵枢·寒热病》说:“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即足太阳膀胱经之本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在此与手太阳经相交,上前额循攒竹,斜行交督脉于颠顶百会穴。其直行者,从颠入脑,连属目本(即目系)。
2.足阳明胃经 此经经过目内眦睛明穴,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会。
(三)循行于两眦的经脉
手太阳小肠经 《灵枢·经脉》说:“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即手太阳小肠经的支脉,上至目外眦。另一支脉至目内眦睛明穴,与足太阳经相接。
(四)循行于目眶下部的经脉
1.手阳明大肠经 《灵枢·经脉》说:“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即手阳明大肠经的支脉,上行头面,左右相交于人中之后,上夹鼻孔,循禾髎,终于眼下鼻旁之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2.足阳明胃经 《灵枢·经脉》说:“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即足阳明胃经之本经起于眼下鼻旁之迎香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上行而左右相交于鼻根部,过内眦睛明穴,与旁侧之足太阳膀胱经交会,再循鼻外侧经眼下方正中下行,经承泣、四白、巨髎,入上齿中。同时其本经行至目眶下,又循于目内眦。
此外,手少阳三焦经的支脉“以屈下颊至”;手太阳小肠经“别颊上”;足少阳胆经的支脉“抵于”。三条支脉循行眼眶下方,与目发生联系。
(五)与目系有联系的经脉
1.足厥阴肝经 《灵枢·经脉》说:“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即足厥阴肝经沿喉咙之后,上入颃颡,本经直接与目系相连,再上出前额,与督脉相会于颠顶之百会穴。
2.手少阴心经 《灵枢·经脉》说:“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其支者,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即手少阴心经的支脉,系目系。其手少阴之别,属目系。同时手少阴之正合目内眦,与手太阳经的支脉会合于目内眦之睛明穴。
综上所述,从头走足的足三阳之本经均起于眼或眼的周围,而从手走头的手三阳经皆有1~2条支脉终止于眼或眼的附近。此外,足厥阴肝经以本经、手少阴心经以支脉连于目系。由于经脉广泛地分布环卫于眼及眼的周围,使眼与脏腑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的精、气、血、津液通过经络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目,为眼与脏腑在物质和功能上的密切联系奠定了基础。
二、眼与奇经八脉的关系
奇经八脉之间无表里配合,与脏腑无直接络属关系,然而它们纵横交叉贯穿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加强经脉间的联系和调节正经气血的作用。在奇经八脉的作用下,使正经的气血流畅充盈,保证了眼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奇经八脉中起、止、循行路径与眼直接有关的,主要有督脉、任脉、阴跷脉、阳跷脉及阳维脉等。
(一)督脉
督有“总督”之意,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阳脉之海”。主要运行于头项背后的正中线,《素问·骨空论》说:“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上入络脑……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还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即督脉起于少腹下骨中央,有一支别络绕臀而上,贯脊柱里,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于目内眦,上额交颠,上入络脑;另一支脉则从少腹直上,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二)任脉
任有“总任”之意,任脉总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主要运行于颈喉胸腹的正中线,《素问·骨空论》说:“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即任脉起于中极之下,沿着腹里上行,系两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终。
(三)阴跷脉、阳跷脉
跷有“轻健跷捷”之意。阴跷、阳跷脉分别主一身左右之阴阳。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上目内眦而入通于太阳、阳跷。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上目内眦而合于太阳、阴跷。两脉均通达并相交于目内眦之睛明穴,二经之气并行回还,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的作用。
(四)阳维脉
维有“维系”之意,阳维脉维系联络诸阳经脉。《难经·二十八难》说:“阳维脉起于诸阳会也。”阳维脉起于外踝下足太阳之金门穴,经肢体外后侧,上行至头颈,到前额,经目之眉上,再由额上顶,折向项后,与督脉会合。
此外,阴维脉、冲脉、带脉虽然与眼无直接联系,但阴维脉维系诸阴经,冲脉为血海,带脉约束联系纵行躯干部的各条足经,故其均与眼有间接联系。总之,奇经八脉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及肝、肾、脊髓、脑等与眼的联系。
三、眼与经别及经筋的关系
(一)眼与经别的关系
经别是十二经脉别出而行的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亦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别离、入、出、合的循行分布,使十二经脉对人体各部分的联系更趋周密,作用更加协调。其中与眼发生直接联系的经别有以下几条。
1.与目外眦 有联系的经别为足少阳与足厥阴之经别。《灵枢·经别》说:“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肝,上贯心……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即言足少阳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与足厥阴经脉合并;其别出一脉,入季胁间,沿胸里入属本经胆腑,散行于肝,上贯心部,上行于面部,系于目系,与足少阳本经合于目外眦。
2.与目内眦 有联系的经别为手太阳与手少阴之经别。《灵枢·经别》说:“手太阳之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手少阴之……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即言手太阳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入心脏,系于小肠本腑。手少阴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入属心本脏,上走面部,与手太阳合于目内眦。
3.与目系有联系的经别及络脉
(1)足少阳之正:《灵枢·经别》中有“足少阳之正……别者……系目系”。
(2)足阳明之正:《灵枢·经别》中有“足少阳之正,……上,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即言足阳明经脉别出而行的正经,上行至鼻梁及眼眶上方,联系目系,与足阳明本经相合。
(3)足太阳之正:《灵枢·寒热病》中有“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舌本,名曰眼系”。眼系即指目系。
(4)手少阴之别:《灵枢·经别》中有“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灵枢·经别》中之“别”是别出而行的正经,并非支脉,而《灵枢·经脉》中之“别”,是指本经所属贯通阴阳,相互灌注的络脉,“别”与“络”同义,马莳说:“夫不言络而曰别者,以此穴由本经而走邻经也。”手少阴心经的别出络脉,称为通里,本络由此别出,沿本经入于心中,系于舌根,会属于目系。
(二)眼与经筋的关系
经筋是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系统,循行分布与同名经脉多相吻合,但部位表浅,不与内脏相连,有约束骨骼,活动关节,维络周身,主司人体正常活动的功能。十二经筋隶属于十二经脉,十二经筋中手足三阳经筋与眼的关系更为密切。
1.足太阳之筋 《灵枢·经筋》说:“足太阳之筋……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其支者,出缺盆,邪(斜)上出于頄。”指足太阳的经筋有一条支筋像网络一样围绕眼上胞,然后向下结聚于颧骨处,再有分支从缺盆出来,斜上结于鼻旁部。
2.足阳明之筋 《灵枢·经筋》说:“足阳明之筋……其支者……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指足阳明之经筋有一条直行的支筋,从鼻旁上行与太阳经筋相合,太阳经的经筋网维于眼上胞,阳明经经筋网维于眼下睑,二筋协同作用,统管胞睑开合运动。
3.足少阳之筋 《灵枢·经筋》说:“足少阳之筋……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指足少阳的经脉有一条支筋,结聚于眼外眦为眼的外维。外维为维系目外眦之筋,此筋收缩即可左右盼视。正如《类经》注释:“此支者,从颧上斜趋结于目外眦,而为目之外维,凡人能左右盼视者,正以此筋为之伸缩也。”
4.手太阳之筋 《灵枢·经筋》说:“手太阳之筋……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指手太阳一条直行的经筋出耳上,前行而下结于下颏,又上行联属眼外眦。
5.手少阳之筋 《灵枢·经筋》说:“手少阳之筋……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
6.手阳明之筋 《灵枢·经筋》说:“手阳明之筋……其支者,上颊,结于頄;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指手阳明的支筋走向面颊,结于鼻旁颧部;直上行的走手太阳经筋前方,上左侧额角者,络于头部向下至右侧颔部。而右侧之筋则上右额角,下至左侧颔部。
总之,上述网维结聚于眼及其周围的经筋,共同作用支配着眼睑的开合,眼珠的转动,以及头面部其他筋肉的正常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足厥阴肝之筋,虽未直接分布至眼,然而肝主一身之筋,足厥阴肝之筋络诸筋,所以与眼仍有着重要关系。
第三节 眼与气血津液的生理关系
气血津液是维持视功能的基本物质,眼为清窍,其位至高,脉道幽深,结构复杂,唯气血津液轻清精微者方能上达于目,视为至宝。中医眼科文献中常将上注于眼的气血津液特称为“真气”“真血”“神水”等,以显示其重要性。
一、眼与气血的生理关系
(一)眼与气的关系
气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另一方面指人体的功能活动。气具有活动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全身各组织器官无处不到,“升降出入”则是气的基本运动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处不到。”作为人体视觉器官的眼,要维持和发挥其功能,亦离不开气的作用。《太平圣惠方》指出:“眼通五脏,气贯五轮。”《景岳全书》强调了气对眼的重要性,谓:“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气与眼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温养作用 《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目而为之精。”即言眼受五脏六腑上输精气的温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视觉功能。《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将往来出入于眼之经络脉道的具有生养之气称为“真气”,谓:“真气者,即目经络中往来生用之气,乃先天真一发生之元阳也。大宜和畅,少有郁滞,诸病生焉。”《证治准绳》指出了气的充养对眼生长发育及发挥视功能的重要作用,认为眼的核心部分之瞳神“乃先天之气所生,后天之气所成”。
2.推动作用 人体生命活动,包括视觉活动的出现与展现,血液与津液的运行,无不依靠气的激发与推动,具体而言,与肾气的充盈、心气的推动、脾气的升降、肝气的疏泄、肺气的敷布密切相关。在气升降出入的作用下,才能将精、血、津液输送至眼,以维持和发挥视觉功能之需。
3.固摄作用 从眼的角度来看,气的固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统摄血液,使血行脉中,不致溢出脉道之外。若气虚失统,可引发眼部尤其是内眼出血;其二是固摄津液,使眼内之津液不致溢出眼外,气虚则会出现泪溢;其三是固敛瞳神,中医眼科认为瞳神为水火之精华,肾精胆汁升腾于中,元阳真气聚敛于外而成。《原机启微》认为瞳神可因“气为怒伤散而不聚”。《银海指南》亦指出“气不裹精”则“瞳神散大”。
4.防御作用 气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人体正气充和,卫外固密,外邪无从侵入,眼病就不会发生。即使外邪已侵入人体,只要正气强盛,亦能驱邪外出。《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是指人体的抗病能力。若正气不足,则易发生外感眼病,或病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二)眼与血的关系
血为水谷精微所化生,正如《灵枢·决气》所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由心所主,由肝所藏,由脾所统,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是眼维持和发挥视功能的重要物质。《景岳全书》指出,血“灌溉一身,无所不及,故凡七窍之灵……无非血之用也”。血与眼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濡养作用 《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这是对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的概括,这种作用对于眼尤为明显。《审视瑶函·开导之后宜补论》指出:“夫目之有血,为养目之源,充和则有发生长养之功,而目不病,少有亏滞,目病生矣。”该书还将在眼内经脉中往来运行具有滋养作用的轻清之血称为“真血”,并在《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谓:“真血者,即肝中升运于目,轻清之血,乃滋目经络之血也。此血非比肌肉间混浊易行之血,因其轻清上升于高而难得,故谓之真血也。”
2.化生作用 血与津液同为人体之阴液。津液的输布,离不开血,津液在脉道中为血的组成部分,血伴送津液循环全身。津液在眼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是生理之水,称之为“神水”,神水由细小血脉中的血液产生,从眼珠排出又还归血脉。神水透明又富含营养,以濡养神膏、晶珠等;血液还能化生为真水,转化为膏汁。《审视瑶函·识病辨症详明金玉赋》谓:“夫血化为真水,在脏腑而为津液,升于目而为膏汁。”从而保证了瞳神的正常视觉功能。故《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说:“血养水,水养膏,膏护瞳神。”同时“血为气之母”,血不断地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使其持续地得到能源补充。气血同行脉中,气血充盈,目得所养,则目光敏锐。
二、眼与津液的生理关系
津液是体内正常的体液,清而稀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在脾气运化转输、肺气宣降通调、肾气气化蒸腾升清降浊作用下,以三焦为通道,随气的升降出入及血的运行,灌注于目。津液与眼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滋润营养补益作用
《灵枢·五癃津液别》说:“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眼之所以能明视万物,离不开津液的滋润营养。故《灵枢·口问》指出:“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液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津液上渗于目,在目外化为泪液,润泽目珠;在目内化为神水与神膏,神水滋养神膏,又能养护瞳神。《证治准绳》说:“大概目圆而长,外有坚壳数重,中有清脆,内包黑稠神膏一涵,膏外则白稠神水,水以滋膏,水外则皆血,血以滋水。”又谓:“神膏、神水、神光、真气、真元、真精,皆滋目之源液也。”此外,津液能补益脑髓,目系上属于脑,为脑向前延伸的部分。若津液匮乏,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目无所见。
(二)维持眼珠形状及眼压作用
眼之所以得以维持圆润如珠的形状,主要取决于津液在眼内的充填。神水的产生与排出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才能维持正常的眼内压力。所以《外台秘要》说:“其眼根寻无他物,直是水耳。轻膜裹水,圆满精微,皎洁明净,状如宝珠。”《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亦指出:“大哉目之为体,乃先天之孔窍,肇始之元明,经络之精华,营卫之膏液,故有金珠玉液之称。”若因外伤或其他病变,导致神水神膏流失耗损,则眼珠变软或塌陷;水液运行障碍则会引起眼压升高而成绿风内障等。
(三)调节眼的阴阳平衡作用
津液属阴类,津液的充盈与亏损关系到眼的阴阳平衡,若津液不足则阴阳失去平衡,反应为水亏火旺,阴虚阳亢,导致眼病的产生。如《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说:“水衰则有火盛燥暴之患,水竭则有目轮大小之疾,耗涩则有昏眇之危,亏者多,盈者少,是以世无全精之目。”《审视瑶函·识病辨症详明金玉赋》还将这种调节眼的阴阳平衡的津液称为“真水”,认为“得之则真水足而光明,眼目无疾,失之则火邪盛而昏蒙,翳障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