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父母的省力之道:三分教,七分养
《周易》中说“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信奉“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个体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都强调“自我负责”,即这些流派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出现任何问题后,都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从自己开始改变。所以,“父母如何才能教养好孩子”本质上与“父母如何才能做好自己”是同一个问题。父母认为自己应该如何度过这一生,直接影响着如何教养孩子。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拥有不同教养观的父母分为A、B两组。
A组父母认为“人生如战场”,这个时代就是竞争的时代,既然是战场,就要通过竞争、战斗来打败别人,以此获得战利品,体现自己的价值。他们信奉“狩猎法则”,所以,他们的教养行为就是培养孩子的竞争力和竞争性,努力教会孩子各种竞争技能,甚至无视孩子的年龄和承受力。
B组父母认为“人生如种地”,需要播种、耕耘、浇水、施肥、除草、捉虫,等到合适的季节,自然会有收成。他们信奉“农耕法则”,所以,他们的教养行为就有更多的关心和耐心——观察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悉心养护,以一种踏实的“园丁心态”来守护孩子的成长。
人生如战场
人生如种地
这两种教养观中,你更倾向于哪一种?在“极简教养”体系中,我们推崇“农耕法则”,也据此提出了“三分教,七分养”的理念。那么,教和养有什么不同呢?
“教”着重在行为层面上花力气,而“养”则着重在内在根性方面下功夫。
“教”更看重用各种育儿话术、工具、技巧等外在力量,使孩子的问题行为在短期内得到暂时性解决;而“养”则是通过全面的观察,找到问题的根源,改善孩子的内在环境,激发孩子的本善和潜能,全面提升生命能量。
“教”关注“行”,往往事倍功半;而“养”关注“心”,常常事半功倍。
教养教养,当然既要教也要养,既要练招数也要修内功,其关键是如何分配精力。我们主张父母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德行的培养上。德行通常不易为人所见,但正如一棵大树,当父母养护它赖以生存的根部的时候,其实已经能隐约见到果实了。
应该“教”些什么很容易理解,那么应该“养”些什么呢?《论语》认为,应该养“仁”。培养人的“仁性”是《论语》的核心教育宗旨。仁,是发自内心的爱,是心中的一份真情厚意。
仁是对天地的爱,有仁性的人会顺应天地的规律和节奏,比如根据一年四季和一日晨昏的变换来安排生活,与大自然实现“天人合一”,顺应趋势。
仁是对他人的爱,有仁性的人会有很强的感知他人、与人融合的能力,与人合作、双赢更是不在话下,而且能够大大方方、明明白白地表达自己的好恶,内心光明,没有内耗,人生自在。
仁更是对自己的爱,有仁性的人会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信任自己、追求更好的自己,最终绽放自己。
放到家庭教育中,应该如何养出孩子的“仁”呢?孔子其实明确指出了养“仁”的路径和计划,即“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将“仁”具体落实到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力行和学文八个德目上,依次练习并实践它们,就可以滋养孩子的内在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