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逆天改命:碧瑶再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佛道魔

宋大仁初登讲台,面对张小凡那托着腮帮、神情专注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讲授热情,于是滔滔不绝地展开了讲述:

“太极玄清道,其修行之路犹如攀登高峰,自易而难,步步为营。初入玉清境第一层,对大多数人而言,不过一年光景便能触及门槛,然而,自此之后,路途便愈发崎岖。第二层,往往需要五年磨一剑的坚韧;而第三层,更是天赋与努力的试金石,资质平庸者或许终生难以逾越,即便是佼佼者,耗费三四十载光阴亦非罕见。”

张小凡闻言,瞪大了双眼,满脸不可思议。宋大仁见状,嘴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意,继续道:“至于太极玄清道的精髓,其实到了第三层已大致传授完毕。此后,更多的是依赖个人的悟性与不懈的努力。当然,若有修为高深的师长偶尔指点迷津,那也是锦上添花,能让弟子少走许多弯路,但这些‘弯路’,往往都是以十年为单位来计算的。”

他话锋一转,谈及法宝与秘器的奥秘:“能将太极玄清道修炼至玉清境第四层者,便如同掌握了万法之基,得以同时涉猎诸多奇术妙法,并着手炼制属于自己的法宝。法宝之说,源远流长,神话中诸天神灵皆持神器,威震四方。而在人间,修真之士借助法宝,亦能初窥天地之奥秘,其威力或大或小,小可御风而行,快若闪电;大可撼天动地,山川为之色变。”

谈及法宝材质,宋大仁更是如数家珍:“法宝之威,与其材质息息相关。试想,若以凡铁施展‘神剑御雷真诀’,恐怕剑未出鞘,人已灰飞烟灭。而我青云门,因青叶祖师于‘幻月洞府’得‘诛仙’古剑,威震江湖,后辈弟子多受其影响,偏爱修炼仙剑,久而久之,这几乎成了青云门不成文的传统。”

提及大竹峰首座田不易,宋大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田师叔虽自身剑术超群,法宝‘赤灵’更是青云门中赫赫有名的宝剑,但他对弟子们的修行之路却颇为开放,并不强求一律修炼仙剑。甚至有时,他还会鼓励弟子们尝试另类的法宝修炼之道,这在青云门内虽颇有微词,但终究无人能撼动其决定。”

谈及同门师兄弟,宋大仁语气中满是自豪:“大竹峰一脉,我虽修行至玉清境第五层,但老四何大智亦是不可小觑,他虽入门较晚,却以聪慧过人,已至第四层境界。至于其他师弟,虽在第三层上徘徊,但各有千秋。尤其是小师妹田灵儿,天资聪颖,又得父母悉心栽培,年仅十三便已踏入第四层,法宝‘琥珀朱绫’更是为她增添了几分风采。”

说到这里,宋大仁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小师妹的未来,定是不可限量。大竹峰的未来,或许就寄托在她的身上了。”

言归正传,宋大仁正色道:“小师弟,修行之路,需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切勿急功近利,否则恐有反噬之虞。妖魔外道,异端邪术,皆因贪念而速成,最终多遭天谴。你需谨记于心,切莫重蹈覆辙。”

张小凡闻言,心中一震,连忙点头应允。待宋大仁离去后,他独自坐在房中,心中却翻江倒海。回想起普智和尚传授的口诀与今日所学截然不同,他更是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太极玄清道的练气之法与普智所授的斩断外界联系之法,究竟孰优孰劣?他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深入领悟自性之真谛,恰如《般若心经》所云:“诸法空相,超脱于生灭、垢净、增减之外,故而在空性之中,无有色相、无受想行识之束缚,亦无眼耳鼻舌身意之局限,更无色声香味触法之诱惑。眼界乃至意识界,无明乃至老死,乃至苦集灭道,皆无智亦无所得,一切皆空。”这番深邃而晦涩的哲理,对于此刻的张小凡而言,无疑是雾里看花,难以捉摸。然而,尽管两派修炼法门大相径庭,他却能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差异,心中顿时如乱麻般纷扰,不知所措。

张小凡未曾料到,他所习得的太极玄清道,固然是道家修真之巅峰,但普智大师在他身上寄予厚望,所传授的口诀,实则是佛门至高无上的心法——大梵般若。这两大法门,各自承载着佛道两家的精髓,其修炼之道,更是源自两派思想的根源。

佛道两家,源远流长,自古便各自为营,修真之术亦随之分道扬镳。道家以“道”为核心,讲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以身驭道,化万物为己用。而佛门则侧重于“心”的修行,主张“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强调一切万法皆不离自性,追求内心的清净与超脱。

佛道思想的差异,导致了修炼方式的截然不同。道家修真,如太极玄清道,讲究引天地灵气入体,强化肉身与内络,与自然同呼吸共命运;而佛门修真,如大梵般若,则要求修行者摒弃杂念,入寂灭之境,以深心真元固本培元,照见五蕴皆空。

张小凡,一个出身农家的少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双重修炼任务,心中充满了困惑与挣扎。他本非天资聪颖之辈,面对如此重大的抉择,更是手足无措。然而,在一番挣扎之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同时修炼这两大法门。尽管心中忐忑不安,但他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太极玄清道要求张开全身孔窍以引灵气入体,而大梵般若则要求闭塞意想行识以入寂灭之境。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修炼方式让张小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他除了每日上山砍竹之外便是苦修这两大法门。然而由于资质所限他始终无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导致进展缓慢甚至前功尽弃。

终于有一天田不易前来探察张小凡的修炼情况却发现他进步甚微。面对师父的失望与师兄们的同情张小凡心中充满了羞愧与自责。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地修炼。半年之后他终于砍断了第一根黑节竹虽然比其他人晚了许多但他却因此变得更加坚韧和执着。自那日起,田不易对张小凡的态度变得异常冷淡,仿佛他成了透明人一般。起初,宋大仁还时常关切地询问他的修炼进展,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张小凡那蜗牛般的进步速度,即便是最耐心的宋大仁,也不免心生沮丧,最终也放弃了追问。

张小凡对此却显得颇为淡然,他深知自己资质平庸,偶尔也会暗自揣测,是否同时修炼两种法门导致了这般困境。但每当这样的念头浮现,普智和尚那慈祥的面容便会在他心中浮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驱使他继续前行。尽管修炼之路荆棘密布,但他凭借着那份固执与坚韧,一步步艰难地走了下来。

他的居所远离尘嚣,白日里他沉浸在太极玄清道的玄妙之中,夜幕降临时则转而修炼大梵般若。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三年光阴悄然流逝。

这三年间,张小凡在青云门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成为了建派以来修炼速度最慢的记录保持者。他耗费了整整三年,三倍于常人的时间,才勉强将太极玄清道玉清境的第一层修炼至小成,得以自如地控制全身孔窍,引导天地灵气在体内循环三十六周天。然而,不为人知的是,他在大梵般若的修炼上也已初窥门径,为日后的修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终于,在一个寻常的晚餐时刻,张小凡鼓足勇气,向众人宣布了自己的成就。大竹峰的弟子们闻言,无不瞠目结舌,仿佛见证了千年难遇的奇迹。随后,一阵爽朗的笑声打破了沉默,宋大仁更是兴奋地将已长成少年的张小凡高高抛起,连抛数次,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而田不易则坐在一旁冷眼旁观,嘴角挂着一丝不屑的冷笑,低声骂道:“真是个白痴!”这三年里,张小凡从稚嫩的孩童成长为了一名十四岁的少年,因每日砍竹的锻炼,他的身体变得结实有力,虽然比师姐田灵儿小了两岁,但个头却已与她不相上下。田灵儿也从那个十三岁的青涩少女成长为了十六岁的妙龄少女,容颜更加娇艳动人,笑语间流露出清丽脱俗的气质,愈发引人注目。

田灵儿一直觉得其他师兄都比自己年长许多,缺乏共同语言,因此她格外喜欢与这个憨厚可爱的师弟相处。三年下来,两人关系日益亲密,虽然田灵儿总是占据上风,但每当张小凡受到师兄们的捉弄时,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为他打抱不平。

山中的生活虽然孤寂,却也充满了宁静与平和。张小凡曾多次向田不易和宋大仁询问草庙村惨案的线索,但至今仍未有丝毫进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心中的那份执念也逐渐淡去。

这日清晨,张小凡像往常一样拿起柴刀,独自踏上了前往后山的道路。田灵儿两年前便已完成了砍竹的任务,不再前往后山,因此这两年来张小凡大多时候都是独自上山。不过,田灵儿偶尔也会心血来潮跑上山来与他玩耍。

今天张小凡并未见到田灵儿的身影,但他并未在意,继续沿着山路前行。再过一个多月他也将结束这漫长的砍竹生涯。如今他每日已能砍断两根黑节竹虽然仍远不及田灵儿当初一日砍断十数根的壮举。一个月前他成功突破了太极玄清道玉清境的第一层随后宋大仁便传授了他第二层的修炼法门。虽然第二层的内容比第一层深奥了许多但张小凡却隐隐感到比第一层更容易上手。这或许与他这三年来坚持不懈地修炼大梵般若有关。大梵般若的修炼让他的内气运行变得愈发纯熟而精气正是由内气转化而来。有了这三年的基础张小凡在修炼第二层时自然事半功倍。

然而他却不敢轻易相信自己的感觉毕竟他曾经的修炼速度是如此之慢。因此他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而是继续按照既定的计划每日按时修炼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由。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