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君臣对谈
不待赵天虎的开口,一旁的赵雪娇已是道:“许先生岂是这般小气的人,当时也是情非得已,想必许先生是能理解我们当时的无奈之举。”
“而且这些日子来,许先生的为人有目共睹,这时我们怎么能怀疑许先生。”
见自家小妹如此维护许沐之,赵天虎心中暗叹:“真是女大不中留,这还没嫁人呢就如此维护。”
而张大山听到赵雪娇的话,也不没再说话,知道自己这确实是有些担心过度了。
谁叫当初是他亲自带人将人掳上山的,这心里难免会多几分担心。
就在张大山几人说话之际,许沐之已是来到一众官兵阵前。
“咦,教导员!是许教导员!”
这时,一众官兵中,忽的有人喊道。
许沐之循声看去,却见一个身穿甲胄的青年跨马而来。
待看清来人面容,许沐之脸上面露错愕之色。
看了眼不远处的旗帜,确实是山字旗,他才又看向从马上下来的青年。
“我记得你不是在铜字营吗,怎么,这是养猪养好了,被调到山字营来了?”
许沐之看着在自己身前行完军礼的张扬打趣道。
张扬尴尬地摸摸头:“许教导员瞧你说的,我已经不养猪好几个月,我之所以在这山字营是被临时抽调过来的。”
“对了,许教导员,你怎么在这,之前朱将军一直派人寻找你。”
许沐之没有接张扬的话,而是面带疑惑地问道:“朱将军是?”
见状,张扬也是立马解释道:“哦,就是抚宁伯朱永朱将军,这次清剿荆襄之地的山贼流寇便是由抚宁伯统兵。”
闻言,许沐之恍然地点点头,“原来是他。”
对于这个朱永,他还是了解不少,朱永算是如今武勋之中能力非常不错的年轻一代。
在武院内,朱永表现出的能力也是出类拔萃的存在。
而且要是许沐之没有记错,历史上的荆襄第一次起义便是成化帝派朱永平定的。
之后更是成为成化一朝中为数不多的名将。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如今这荆襄之地的平定竟然还会是他。
“难不成这就是历史的惯性?”
许沐之小声嘀咕了一句,随即许沐之看向张扬,问道:“如今这支队伍现在是由谁率领?”
“嘿嘿,许教导员,我就是啊,现在我就是这里的百户。”张扬颇为自豪地说道。
许沐之有些诧异地上下打量一下张扬,随即开玩笑地说道:“你这是走后门了?”
“许教导员,你可是小瞧我了,虽然我之前因为成绩不好去养过猪,可是经过这几个月的努力,我已不是之前的我了。”
“我这百户可是凭实力挣来的。”
张扬亦是立马解释道。
见张扬有些急眼的模样,许沐之也不再打趣对方,而是说起了正事。
“既然你是这支队伍的最高军事长官就好办了,这白虎寨你们就不用打了,他们已经在我的说服下愿意接受朝廷的招抚了。”
“你等会派人过去走一下流程就可以了。”
听到许沐之这话,张扬倒没感到太多意外。
毕竟刚才他便是看着许沐之从寨子方向而来。
“如此也好。”张扬点头应道:“那许教导员等会是准备跟我回军营,还是留在这?”
许沐之想了想,道:“我暂且先留在这,这寨子中还有我的病人需要医治。”
“不过,等会我写封奏疏,到时候你回去时顺便帮我让人送回京师。”
“是。”
随即,许沐之又跟张扬了解了一下襄阳和荆州两府的瘟疫情况。
了解襄阳和荆州两地瘟疫已经平息后,许沐之也是回到了白虎寨中。
随后张扬派人跟赵天虎等人登记一下山寨情况,便带着许沐之的奏疏离去。
...
京师,皇宫。
“设立州府治理吗...”
朱祁钰放下手中的奏疏,面露思索。
“陛下,于少保来了。”
闻言,朱祁钰收起思绪,看向刚走进殿中的于谦。
“先生来了,来人,赐座。”
“谢陛下!”
于谦刚坐下便看向朱祁钰:“不知陛下突然召见臣所为何事?”
“先生先看看这个,这是许沐之派人送来的奏疏。”
说着,朱祁钰拿起御案上的信,交由身旁的太监递到于谦手上。
“哦,许侍读的奏疏,许侍读找到了?”
看着手中的奏疏,于谦微微诧异,此事在朝中竟还没消息传开。
不过他随即也是释然,许沐之算是如今少有能让奏疏直入皇帝手中的几人之一。
这奏疏怕是没有经过通政使司,便直接送到了皇帝手中。
如此朝中才会没有丝毫许沐之被找到的消息传出。
此外,让他意外的是,这个时间,朝廷派往前去清剿的军队应该才到荆襄之地五六天才对,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
“嗯,听说前不久在一山贼寨子中寻到了人,好在那伙山贼尚且良善,之所以劫掳许沐之只是为救人,未伤及人。”
“这不,在朝廷派去的兵士找到他第一时间他便向朕呈上了这份奏疏。”
不知道许沐之这是又跟皇帝说了什么,竟然还将他特意召进宫来。
想着,于谦也是好奇地阅览起手中的奏疏。
“设立州府治理...”
看到这条,于谦神色微动,但也不意外。
毕竟荆襄之地存在的问题本就是历史遗留问题,如今设立州府倒也在情理之中,也算是顺势而为。
可是随着他视线下移,于谦眼中的神色愈发郑重与认真。
尤其是见道纸上将未来江浙一带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荆襄之地成为大明重要产粮的必要性。
于谦眼中的神色不知不觉间都亮了不少,心中更是暗自赞叹一声:“许沐之之才果然不俗!”
直到看到纸上写着的‘土地兼并’几个字样,于谦瞳孔一缩。
紧随而至的‘摊丁入亩’以及‘士绅一体纳粮’举措映入眼中,直接让于谦眉头一紧。
片刻后,于谦从手上的奏疏上收回目光。
见于谦看完,朱祁钰也是问道:“先生以为如何?”
于谦沉呤几许方才看向朱祁钰:“这上面所提的设立州府治理荆襄一地,臣认为于当下是个不错的时机。”
“自洪武一朝,这荆襄之地便设为圈禁之地,但随着朝廷军力疲敝,对于荆襄之地的封禁早已名存实亡,方才导致如今近百万的流民汇聚于此,形成山贼流寇。”
“对于许侍读所言,臣也极为认同,据臣所知,之前便是有消息传回,许多被清剿的流寇大都不愿返回原籍,更为愿意就近附籍。”
“如此一来,面对近百万的流民,附近州府的公务陡增不说,其中如何给这些流民安置田地亦是难事。”
“而眼下国无战事,恰又有朝廷清剿荆襄之地流寇,于此时乔置州府,既能填补我大明开国以来对于荆襄之地在治理上的缺漏,还能顺便将这近百万流民妥善安置。”
“况且这片荆襄之地沃土千里,若是得以有效治理,对于朝廷而言,也确实如许侍读所言,将来此地将会成为我大明的一重要产粮之地。”
朱祁钰点点头没有说话,对于乔置州府这一点在他看来本来就问题不大,重要的是许沐之后面提到的各项政策。
关于这些政策,他想看看于谦如何看,又是如何一个想法。
见皇帝不说话,于谦也是知道皇帝这是让他继续说,说说这奏折上后面所提及的内容。
于谦眉宇间微凝,停顿了几息后继续道:“至于对于许侍读所提到的土地兼并问题,臣倒也略知一二,自我大明立国以来,由于各地灾害偶有发生,导致一地地方百姓生活困苦,甚至不得不变卖自家土地,亦或是为了逃避官府征税,主动将家中土地投献于士绅名下,这也就导致如今黄册所记田亩相比开国之初不增反减。”
“而许侍读所提出的‘摊丁入亩’之策以及‘官绅一体纳粮’在臣看来确实能有效的遏制土地兼并问题,只是这政策要施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若是朝廷要实施‘摊丁入亩’、‘关胜一体纳粮’两项政策,那么势必会遭到天下的读书人反对,亦是受到各地士绅官员抵触,到时难免不会引起民乱。”
“如今大明外敌环伺,国力尚且有所不足,若是此时国内动荡,怕是会引得外敌觊觎。”
“因此,臣以为,此两法不宜当下施行,最好是徐徐图之。”
朱祁钰全程静静地听着,神色没有任何变化。
见于谦说完,朱祁钰这才缓缓开口道:“也就是说,先生也认同此法可行?”
闻言,于谦微微沉默旋即点头。
见状,朱祁钰脸上忽地微微一笑,随即道:“如此便好。”
见皇帝如此模样,于谦微微一愣,转而似是明白了什么。
原来刚才皇帝是在试探他的态度。
或者说,是许沐之在试探他的态度。
显然无论是皇帝还是许沐之,对于‘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一旦施行,其所面临的阻力是有着充足的认识。
同样也知道,眼下情况并不合适施行这两项政策,可却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将他召进宫中,并将这两项政策告诉他一人。
其目的不言而喻,一是为了试探他对于此事的态度,二来则是趁机获得他的支持。
毕竟按理说,这两项政策真要实施,那么户部、吏部两部尚书肯定需要提前知会并与其商议的。
而眼下却是单单召见他,已是可见皇帝的一些态度。
此时,于谦脑海里想了很多。
随着思绪的深入,他却是突然觉得他之前或许还是小瞧了许沐之。
武院的设立、皇子的诞生以及如今荆襄之地发生的事,他忽然觉得许沐之这些都是在为某些事情做着准备。
而这些目标之中,解决当下土地兼并问题,施行‘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显然就是其中一部分。
可是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
之前的许沐之虽然时不时弄出一些让他耳目一新的东西,可无论是武院设立还是新式火器,其展现的聪慧并不怎么涉及朝政。
可是为何如今却是将目光落在了朝政上?
武院、皇子、荆襄之地...
难道是!
于谦脑海里突然似有所明悟,神色微变。
是了,许沐之这是在等,等京营经过武院的变革,这样皇帝手下才有足够的武力。
只有有了足够的武力,才能更为从容地面对各方压力的袭来。
而皇子的诞生则是让皇帝更加稳定了在朝堂中的根基,毕竟在臣子看来,皇帝有无子嗣对于皇帝本身以及国家稳定而言都有着不可言喻的作用。
皇帝有了子嗣,这皇位也就有了传承,朝臣的心也更稳了。
至于荆襄之地,对了!粮食!
手上有粮,心里不慌。
更何况粮食亦是代表着赋税,也就代表着朝廷的大部分财政。
如此一串联,可想而知,皇帝和许沐之这正是在筹划着什么。
再一想到刚才似乎对于自己说眼下不适合实施‘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时,皇帝并没展露不满,甚至表现得毫不意外。
如此看来,皇帝这是也明白当下不适合实施这两项政策。
就是说,皇帝和许沐之也还在等。
可是在等什么呢?
既然不是眼下就要实施,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告诉自己呢?
正想着,于谦耳边响起了朱祁钰的声音。
“按照朱永传来的奏报,这荆襄之地要不了多久就能平定,到时候就需要朝廷派出官员前去治理。”
“朕已是想好了,且先让许沐之暂理荆襄之地流民安抚一事,至于这长久治理的人员就让各部商议出人选,先生以为如何?”
于谦回过神道:“臣以为陛下所言极是。”
“行,就这样吧。”
闻言,于谦也是起身拱手道:“臣告退。”
就在于谦转身要离开时,却是听到朱祁钰突然说道:“对了,许沐之这奏报之事我们君臣三人知晓便是,毕竟正如先生所言,这些如今暂时无用。”
于谦神色一动,随即应道:“臣明白。”
说完,于谦转身离开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