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选择4步走:明确学什么
随着知识付费的兴起,各种各样的课程充斥了大家的视野,写作课程、演讲课程、英语课程、理财课程等,琳琅满目。名目繁多的课程,在为大家带来大量选择的同时,也让大家陷入了对选择的恐惧和无能。
曾经有一个朋友告诉我:她参加了太多学习社群、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不知道该如何规划时间。
我问她:“你参加了多少个学习社群呢?”
她吞吞吐吐地回答:“13个。”
看到我震惊的样子,她赶忙补充说明:“我现在非常焦虑,因为每个社群都有学习任务,跟不上就只能爬楼,时间长了,落下的知识越来越多。落下的知识越多我就越不想学,这严重消耗了自己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那你为什么参加这么多学习社群?”
她的答案是:“我看见别人在学,想着自己不学就跟不上节奏了,所以也报名参加了。”
这是不是也是我们所熟悉的情形?看着别人都在学演讲,自己就着急地跟着报名了演讲课程;看着别人在学英语,自己也付费学习了英语课程;看着别人在学习短视频制作,自己也心血来潮学习短视频制作;看见别人都在看某畅销书,自己也赶紧入手了一本。结果,细细想一想:到头来,我们只是羡慕别人学富五车、视野宽广,抱怨自己焦虑迷茫,然后稀里糊涂地花时间、花金钱学习,也不知道自己学了这么多是为了什么。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选出自己最应该学习的内容呢?
第一步 制订10年计划:定好目标,让学习不再飘忽不定
如果我们极度渴望学习一些知识,是不需要通过消耗意志来坚持学习的。这时候的学习,就如同呼吸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反过来想,我们为什么会极度渴望学习一门知识?难道是担心自己没有掌握这些知识就会和别人有差距吗?如果是,那么有什么差距呢?其实,这种差距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而是目标/标准和现状之间的差距!
我们不想学习或者不知道学什么的原因,其实是自己没有思考过目标/标准。
有很多问题想不明白时,我常用目标/标准、现状差距示意图(见图1-1)来帮助自己,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直到问题的答案浮出水面。
图1-1 目标/标准、现状差距示意图
比如,我之所以在18岁时就决定考研,就是因为切切实实地看清了自己作为二本学校学生会面临诸多困境(现状),想要通过考研(标准)进到名校(目标)。
根据现状,对照目标/标准,就会找到差距,当时的差距就是二本学校学生和名校研究生之间的差距。找到目标/标准,分析出差距,学习的欲望自然会出现。
没有目标/标准,自然看不到目标/标准与现状的差距,便没有了学习的欲望!
心理学家武志红提出的“强烈的自我意识”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所谓“强烈的自我意识”,指的是人在十几岁甚至几岁时内心开始萌发的一个念头——“我想过怎样的一生”。因为萌发了这个念头,人们此后便遵循这个念头生活,其人生开始从内向外不断投射,并依次展现念头里的结果。
如果我们从未有过这样的念头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寻找并不断地问自己想过怎样的一生,需要用什么知识、能力、资源去支撑自己想要的人生,并由此去匹配需要学习的内容。
马克·吐温反复说:“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两天就是你出生的那天和发现人生目标的那天。”如果对于自己想学什么还是没有想法,我们可以先思考下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因为时间跨度较大的人生目标会让自己对结果的到来保持耐心,也可以帮助我们拥有宽阔的视野,避免过分执着于当时的得与失。
但是太遥远的人生目标的确会令我们“妄自菲薄”,它离我们太遥远了,遥远到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根本不想去思考。
有些人之所以宁愿花2小时在直播间抢东西只为省20元,也不愿用2小时学习,就是因为和立马能看到的结果(省20元)相比,学习带来的结果不会来得那么快。
因此,为了避免追逐过于宏大的人生目标和对抗人生的不确定性,我建议大家先制订未来10年的小目标。
我18~28岁的10年小目标如表1-2所示。
表1-2 齐洁的10年小目标(18~28岁)
【知行合一小实践】
想一想自己的10年目标和学习内容,尝试填表。
第二步 确立“有用”和“有趣”的内容:让学习不偏科
先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想学习吗?
其实回答“不想”的人也没什么感到羞愧的。我自己在高中时也不想学习,我学习的目的都是应付父母和老师。
回答“想”的人还可以追问自己:是否只学“想学”的内容而忽视“不想学”的内容?“不想学”的内容是否变成了自己的知识盲区?自己是否因为“不想学”的内容而止步不前甚至丢掉过一些大好的进步机会?
而且,若总是只学自己“想学”的内容,我们就容易感觉自己有很多“不想学”的内容。长此以往,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就不容易被激发。因此,我们不要只问自己“想不想学”,还要多问问自己“该不该学”。
相比于“想学”和“不想学”这一分类标准,我认为“有用”和“有趣”这一分类标准有效得多。
我们可以从“有用”的知识中获取有价值的“硬核”内容,比如职业生涯规划、经济学基础、理财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而“有趣”的知识,比如乐器、语言等,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启发和触动。
总的来说,“有用”带来价值,“有趣”带来快乐。
不过,不同的人对“有用”和“有趣”的判断标准并非完全一致。比如,于有些人而言,白天上班“有用”,它可以带来价值——工资及相应福利保障;但是有些人不满足于每月的固定工资,还抓紧时间不断地提升技能、精进自己,觉得这才更“有用”。
有些人认为,晚上回家躺在床上刷手机“有趣”,在手机上能看到那么多“短平快”小视频,这的确可以让自己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但是有些人认为玩手机浪费时间带来的焦虑多于其带来的快乐,所以他们选择看书或者健身,觉得这才更加“有趣”。
因此,每个人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属于自己的“有用”“有趣”。
表1-3是我根据自己当时的10年计划和实际情况,列举的“有用”“有趣”的学习内容。
表1-3 齐洁的“有用”“有趣”的学习内容
从表1-3可以看出,“有用”和“有趣”之间并非对立关系,二者也并不矛盾。总的来说,它们都是信息、知识的综合体,在时间的加持和催化下,都会融入我们的思维、习惯或者某种行为模式,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我。
将它们列出来的目的,就是明确自己的学习内容,不让自己仅凭“想不想学”就武断地做出关于学习的决定,不让自己错过真正应该花时间和精力学习的内容。
【知行合一小实践】
试着写下你觉得当下“有用”的和“有趣”的学习内容,尽量做到二者兼顾,让学习更加平衡。
第三步3个月聚焦一个小目标:一把火把水烧开
我们根据10年计划规划完人生走向后,就可以大致判断出自己的学习内容,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对学习内容进行取舍。
学习内容为什么需要取舍?
因为人天生求多,认为多多益善,所以总是喜欢增加学习内容,不喜欢减少学习内容。
因此,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中所说的那句“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才被奉为至理名言。
如何把自己从冗余的学习内容中解放出来,控制自己的贪婪之心,把宝贵的时间精力放在目前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上?
答案是,少些选择,聚焦,聚焦,聚焦。
聚焦的威力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一个人提高专注力,提升效率,避免反复选择与权衡利弊的损耗。
据媒体报道,脸书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几乎总是穿着灰色的T恤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打开他的衣柜,满满都是灰色的T恤。对此,他曾经给出原因:“每天醒来,我都能为全球逾10亿用户服务,真的非常幸运。我感觉,如果我将任何精力花费在决定穿什么上,我就不是在做自己的工作。”
万科创始人王石也在自传中写道,他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目标是登顶,为了节省体力,一路上他不做任何多余的事情,不看日出,不看美景,因为一丝心情波动都有可能给他带来体力的消耗。他当时年过五十,只能把体力留给登顶这一个核心目标,其他的无效动作一律舍弃。
同理,如果学习者给自己列了许多目标,不停在别人推荐的书里“转悠”,过不了多少时日,就会因疲于完成各种目标而最终迷失自己的方向。
《高分读书法》中写到,大脑的记忆分两种,一种是短期记忆,一种是长期记忆。划分记忆类型这一动作由海马体负责,划分标准就是信息被看见的次数,信息被看见的次数越多,进入长期记忆的可能性就越大。
因此,先用一段时间对某个领域的知识进行集中学习,增加自己接触某个领域的知识的次数,让这些知识变成长期记忆,再进行下一个领域的学习。也就是说,先用一把火将一个领域的水烧开,之后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得多。
在制订学习计划时,我坚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无论考英语四六级,还是考硕士、考博士,我都是以三个月为一个学习周期,即在三个月内致力于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主攻一个山头,力出一孔,达到一定的学习密度,突破学习阈值。正是因为这样,我不仅一举完成考博任务,还在30岁后陆续一次性通过了中级经济师、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
再细致一点,即使只是应付一场考试,我们也有很多科目要学习,比如准备研究生考试,需要学习政治、英语、专业课等。这时我们该怎么学?用不用每天都制订学习计划?
回想以前的自己,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制作学习清单,可是一来二去发现其实每天的学习任务都差不多,为了节省时间,我开始固化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清单,我的方法是制作一个学习课程表。
还是以考研为例,我将每个科目固定在一个时间段内学习,比如早上8点到11点学习英语,下午2点到4点学习专业课,晚上8点到10点学习政治。然后按照考试时间倒推每日需要学完的学习内容。
固定学习时间、量化学习内容,不仅可以节省每天做学习清单的时间,还会让各个科目的学习进度“齐头并进”,让自己每天都掌控着自己的学习状态,从而不断增加通过考试的信心。
同时,固定学习时间有利于考试生物钟的养成。比如早上考英语,我就会安排早上学英语;下午考专业课,我就会安排下午学专业课,逐步提升自己在不同时间段内对不同课程内容的敏感程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一天内不要给自己安排太多不同科目的学习内容。如果脱岗备考,我认为一天安排3个科目的学习内容就足够多了,上午、下午、晚上各一科;如果在职备考,除了利用零碎时间记忆,每天晚上可以抽出2~3小时安排学习一个科目的学习内容,然后隔一天或两天穿插学习其他科目。不要1小时安排一门科目的学习,不要一晚上两三个小时就安排两三门。对于成人来说,1小时一门科目,单次学习时间太短,是很难进入学习状态的。
【知行合一小实践】
给你选择的学习内容定一个三个月的学习计划,并给自己制作一张学习课程表。
第四步 搞定“最熟悉的陌生人”,在学习区学习
诺尔·M.迪奇提出了“三区理论”(见图1-2),把人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划分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并就三个区进行了解释。
图1-2 “三区理论”
内圈是舒适区,是一个人习以为常或者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会让人处于舒适心理状态,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中间圈是学习区,指的是人们学习起来有一定挑战且有一定风险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虽会让人感到不适,但不至于太难受。
外圈是恐慌区,指的是远超出人们能力范围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会让一个人产生严重心理不适,甚至可能崩溃以致放弃学习。
他提出,人应该在学习区里学习,不要总是待在舒适区里洋洋自得,也不要没事找事跑到恐慌区里莫名担忧。
那么,怎么找准学习区呢?
万维钢老师写的《学习究竟是什么》一书,提到最高学习效率是15.87%。也就是说,当人们学习一个内容时,应该有大约85%的内容是人们熟悉的,有大约15%的内容是让人们感到意外的。研究者把这个结论称为“85%规则”。
在我看来,我们很难对自己熟悉或者让自己感到意外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那么精确的量化。在一定的学习领域中,把自己经常碰见的不清楚的知识点“搞清楚”,就是在学习区里学习。
第一,经常碰见的知识点对我们来说有一定的熟悉感;第二,我们和这些知识点经常碰见但彼此还是“熟悉的陌生人”,原因是我们没有把它们学清楚、弄明白。
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士期间,我经常会遇到老师提到的名词及其内涵我不清楚的情况,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通过网络搜索这些名词。如果上课时来不及查询,我会把这些名词记下来,回去再查证。
久而久之,我的专业知识自然就丰富了许多,我也就能讲清楚很多别人在其他人那里听不懂的知识,以及别人听得懂但是讲不清楚的知识了。
对于别人提到的每一个你不懂的概念,搜索也好,请教他人也好,逐渐减少自己对这个概念的模糊性,然后聚沙成塔,这就是在学习区里学习的体现。
正如《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的塔拉那样,虽没有接受过正式教育却凭借自学,考到美国杨百翰大学并成为大学教授。她以实际的成长告诉我们:即便身处井隅,失去生命的垂青,但只要耐心学习自己不懂的东西,脚踏实地、努力精进,就能依靠学习实现人生的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