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助推企业发展
池昭梅 曹沛杰
一、案例正文
管理会计作为向企业管理层提供用于企业内部计划、预算、评价、控制等信息,以便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工具,其产生和发展受环境、组织结构、技术和企业战略等因素的影响。
(一)萌芽阶段
管理会计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伴随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所创造的企业科学管理而产生。20世纪,美国的纺织、铁路和钢铁制造业大规模发展,但原有的成本方法更适合机械化程度低、产品种类少和制造费用占总成本比例不高的企业,分配标准单一,难以满足管理需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泰罗提出了科学管理方法,致力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与工作效率。为了配合科学管理,“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预算控制”等方法开始被引入会计中,成为成本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该阶段的管理会计实践主要在于通过成本会计和预算等方法来确定企业成本和实施财务控制,其重点在于成本会计方法在管理中的作用。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是1903年杜邦公司和1920年通用汽车公司所建立的投资收益率(ROI)绩效评价体系,以及对标准成本法的完善。当时有学者提出了“管理会计”这个词,并主张将管理的重心放在加强内部管理上,但当时没有受到会计界的普遍重视。直到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才正式承认了“管理会计”这个名词,这标志着管理会计的正式形成。
(二)发展阶段
1.1950—1965年,通过信息提供、决策分析方法为企业预算和内部控制提供支持西方财务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内部决策时期”。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买方市场趋势的出现,企业单纯靠扩大融资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为此,狄恩(Dean)引入了资本预算方法,该方法把现金流量贴现法(DCF)看成优于回收期法和投资回报率法的方法,以解决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问题。
同时,管理控制过程也发生了系统性的变化,安东尼(Anthony)创立了制造业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及信息系统构架理论,它包含和考虑了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相互关联和影响的管理系统,正确地反映了企业内外供应链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真实流向和企业管理的本质。
2.1966—1985年,定量分析方法提高了企业成本计算的效率,其他理论的引入有助于企业实现较优决策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新技术的发展对企业内部的信息处理也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大量的会计软件得到开发。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的管理会计学者们建立起更多的数学模型,包括回归分析、线性和非线性编程、概率论和决策论等一大批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被广泛地运用到成本会计中,使得企业成本的计算更为科学和快捷。
20世纪70年代,西方会计学者开始将信息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代理人理论等引入管理会计研究中,以找到一种方法使得委托人与代理人的预期效用同时实现最大化。从应用的角度看,有利于企业分析各种会计方法对诸位当事人利害得失的影响后择优选择。
(三)反思和提升阶段
1.1986—1995年,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脱节,转而探寻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
Johnson和Kaplan(1987)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管理会计在理论与实务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脱节,现行的管理会计体系无法适应当时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发展的新经济环境。为此,学者们致力于管理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研究,围绕着管理会计如何为企业“价值链”优化和价值增值提供相关信息而展开。此阶段管理会计的重心已经从成本确定和财务控制转移到能够有助于创造价值的方法上。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超越预算等管理会计新理论的出现,大大缩小了理论与现实之间差距,使理论又能够重新指导实践。企业管理深入作业水平,有助于溯本求源,尽可能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对可增加价值的作业,尽可能提高其运作的效率,减少完成它们的资源消耗,并提高可从顾客处收回的价值。
2.1996年—21世纪初,帮助企业提高对信息的把控能力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基于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的界限逐渐模糊,管理会计信息搜集的任务从管理会计人员转移到这些信息的使用者,保证了企业能以一种及时的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并据此作出反应。另外,管理会计也有助于促进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产生,而“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应用又有助于“企业再造工程”的实施,从而推动了企业组织的变革,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这时,管理会计的主题已经从单纯的价值增值转向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上来。
3.创新和全面推进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创新理念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不仅使管理会计中的管理控制系统得到提升,而且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也得到快速发展。这一时期的管理会计也注重服务平台建设,突出管理控制系统的“个体定制”,强化信息支持系统的“共同认知”和“平台服务”。这一时期的管理会计注重创新驱动,通过更好地分配全球价值链的各种资源,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以及创造全球共享价值等。
2014年10月,《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从国家战略高度指明了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方向与重点。这意味着我国管理会计进入“全面推进”的制度化建设阶段。在国企的带领下,中国各类企业借助管理会计进一步探索如何“降本增效”,突出了对管理会计(规划、决策、控制、业绩评价)的需求,管理会计作为一项应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工具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2016年6月,财政部印发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这部文件确定了管理会计体系的地位,对管理会计的范围进一步作出了规定:以管理控制系统为理论基础,以财务会计信息为数据基础,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这时候的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不单单满足于管理控制活动,还为企业战略管理和运营管理活动提供相应的信息。
二、案例的思政元素
本案例的思政元素有:
(一)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提高管理会计的实用性
回顾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每一个阶段的开始都源于企业实际需求的改变:对企业科学管理的追求催生了预算管理等方法;为了提高成本核算效率、实现更优决策,多种方法和模型应运而生,跨理论研究经久不息;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使得企业对于管理会计实务的要求提高,引发学者们对理论脱节的思考。总体来说,经济发展的需求推动管理会计的研究,管理会计的研究则助推企业发展,三者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由此可见,要提高管理会计的实用性,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就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立足社会和经济环境。
(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综合分析管理会计方法运用场景
管理会计的方法和模型多种多样,即使运用同一个成本核算活动或投资决策项目,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管理层和决策者应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理性看待不同方法产生的差异,由表及里地分析矛盾背后的原因。如果陷入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容易错失提高成本核算效率和效益的机会,就无法实现较优决策。另外,尽管管理会计理论对各个方法和模型的参数有详尽的阐述,但现实情况中,我们往往还是难以精确地划分多个要素,达不到理论要求的完美假设。理论要求与实务操作产生的冲突和矛盾,不一定说明方法不适用;相反地,可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管理会计创新,助力企业发展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前增加“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必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扩大开放推进改革发展。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管理会计发展过程中的创新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在理论基础上构建模型和工具,提高了实务运用的效率;二是引入经济学、信息学等理论,拓宽了管理会计的研究范围,使得管理会计的职能从原先的成本核算和预算控制层面上升到战略层面,提高了企业对内外部信息的使用能力。当前的经济环境中,人工智能成为热点,企业追求的是自动化管理、上下游资源整合和良性竞争,对管理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吸收国外先进理论的同时进行自主创新,帮助企业扎紧“钱袋子”、过好“紧日子”,成为中国管理会计现阶段发展的主要目标。
三、案例使用说明
(一)教学用途与教学目标
1.教学用途
本案例为理论型案例,适用于本科生管理会计课程中“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点的教学和培训。
2.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
要求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认识管理会计是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对经济过程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2)能力层面
系统思维能力:老师通过讲解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管理会计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和其他相关理论,帮助学生系统地认识管理会计发展的历程及重要性。
判断实践能力:根据案例材料,设置三个由浅入深、由知识到能力的问题,通过解答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能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素质层面
增强专业意识:案例分析课程使学生明白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唯物辩证法和新发展理念在管理会计专业理论学习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自觉地把思政元素与管理会计专业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与思考,养成关注时事政治、宏观经济形势、热点问题及经济管理政策的学习习惯。
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型社会建设,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未来职业生涯中树立辩证思维,能够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二)案例讨论的准备工作
第一,学生需要预习“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的相关理论和知识。
第二,学生需要初步了解管理会计发展的各个阶段是如何推动企业发展的。
(三)案例分析要点
1.启发思考题
(1)从实际出发,结合经济生活实例说明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运用唯物辩证法,讨论管理会计如何帮助企业决策。
(3)请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对管理会计的创新提几个建议。
2.分析思路
三个思考题都是基于管理会计课程中“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点而提出的。
(1)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角度,结合经济生活实际说明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如下:
原始社会末期的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会计行为。伴随人类智力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劳动成果数量增长,产生了计量需求,由此可见,当时用于计量生产成果的工具,就是成本管理会计的雏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活动逐渐增多,管理会计主要是为适应经济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职能是为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而建立的各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编制和提供内部管理需要的各种数据、资料等。它的方法和手段视不同的需要而设计,其模式视不同的经济组织性质、规模大小、经营管理方式而异。它最重要的职能是为最优经营决策和最高经营效率提供各种有用的方案和资料。
(2)运用唯物辩证法,试讨论管理会计如何帮助企业决策。
参考答案如下:
第一,对企业的未来进行科学规划。决策的关键在于预测。管理人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总目标、经营方针和经济规律的作用,结合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经营方针,选择最合理、最合适的量化模型,有目的地对企业未来的销售成本、利润甚至企业资金的变动趋势做出预测,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以达到控制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经常会遇到大量需要决策但不能马上决策的问题,这时,管理会计就可以采用会计、数学、统计等各种各样灵活的技术方法,用简单明了的数学模型表达其复杂的经济活动,以揭示其内在联系和最优的数量关系。
第二,合理使用企业的经济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是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管理人员利用弹性预算、保本分析、存货控制、投资决策、变动成本法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分析、评价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状况和未来发挥的潜力。尤其是在产品研发阶段,管理会计会充分考虑到市场的变化趋势,以提高其预测与设计的回报率。管理会计的分析方法很多,如对数分析、趋势平均、回归分析、指数平滑、因果预测等,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管理会计还会灵活地从中选出最合适的方法,及时为设计研发人员提供成本、回报方面的信息,帮助管理者随时调整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3)请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对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创新提几个建议。
参考答案如下:
第一,协调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挣脱传统会计思维定式的束缚,运用管理会计思想、方法,整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功能,在保留传统会计管理的核算内容、方法和技术基础上,建立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并提供相应的财务状况报告及预测决策模型,及时为企业提供外部市场及竞争者信息,以利于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统一迅速的整体行动和应变策略。第二,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素质。首先,加强会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教育,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等方式,让他们学习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其次,管理人员还包括经理、部门经理等高中层管理人员,他们也必须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因为管理人员要利用管理会计信息做出决策,是管理会计能否得到正确而有效运用的关键因素。第三,加快对电子计算机开发与应用的步伐,建立企业的信息库,在进行决策时,管理会计人员就可以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信息库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及时提供信息给企业的管理决策者,为其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四)教学组织方式
建议用本案例完成“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全部知识点的教学,不再安排教师讲授的时间。一般安排3个课时(120分钟)。案例的教学组织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案例的教学组织安排
(五)总结
经济活动的发展推动了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管理会计的研究成果则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管理人员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运用管理会计知识和方法为企业创造效益。同时,管理会计的发展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到常用常新。
五、参考文献
[1]JOHNSON H T,R S KAPLAN.Kaplan.s relevance lost:the rise and fal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87.
[2]SOLOMONS D.Evaluating divisional performance by return on investment on residual income in divisional performance and management control [R].Financial Research Foundation,1965.
[3]DEAN J.Capital budgeting:top management policy on plant,equipment,and product development [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1.174
[4]DEAN J.Measuring the productivity of capital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54(2):120-130.
[5]ANTHONY R N.Planning and control system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M].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6]ANTHONY R N,DEARDEN J C,VANCIL R F.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cases and readings [M].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7]KAPLAN R S.Purchasing power gains on debt:The effect of expected and unexpected inflation [J].Accounting review,1977,52(2):369-378.
[8]KAPLAN R S.The evolution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J].Accounting review,1984,59(3):289-296.
[9]ANTHONY.New directions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J].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1997(9):64-108.
[10]胡玉明.作业管理与企业管理思维的创新:兼论我国会计学研究视野的拓展问题[J].中国经济问题,1998(5):34-40.
[11]沈艺峰,郭晓梅,林涛.CIMA《全球管理会计原则》背景、内容及影响[J].会计研究,2015(10):37-43,96.
[12]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J].求是,2016(1):3-10.
[13]冯巧根.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管理会计:导入、变迁与发展[J].会计研究,2018(8):12-20.
[14]孙茂竹,徐凯.经营模式转变与管理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综述[J].会计研究,2015(1):90-92.
[15]孔垂珉,李靠队,蒋雯,等.中国管理会计研究回顾与述评:1978年至2018年[J].会计研究,2019(2):49-56.
[16]张先治,晏超.基于会计本质的管理会计定位与变革[J].财务与会计,2015(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