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与全民大健康读物(初中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黄帝重发明

黄帝是传说中继神农之后的大梦先觉者。黄帝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人们发明了制陶技术、音乐、历法、文字、医药等。这些发明大多托名黄帝而被记载、传承下来。

(一)制陶技术

随着时代的更迭,古代先民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前有伏羲驯化六畜以充作食物,后有神农尝百草、种植植物以增加食物来源。《物原》载“轩辕做碗碟”,《古史考》载“黄帝始作釜甑”。相传黄帝时代,大臣宁封子从烤鱼剩下的泥塑空壳中得到启发,发明了制陶技术。陶器的出现,让烧煮热水、烹饪食物、储藏食物成为可能。

img

制陶

制陶技术促进了炊事器具的创新。陶制炊事器具的出现,让《古史考》“蒸谷为饭,烹谷为粥”变为现实。

img

古时“粥”就是描述“米在鬲中煮”的样子

粥是中国的“招牌饮食”。首先,粥能够充饥果腹;其次,进入中古时代,中国人更是将粥的“食用”与“药用”功能高度融合,粥不仅可以养胃还能帮助增强药效。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使用桂枝汤解表散寒,方后注明“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这个方法被使用至今,我们不得不感叹,前人的每一次尝试都为我们后人带来无尽的福泽。

粥寄托了我们的情感。一份绵密黏稠的粥,需经历大火蒸腾、小火慢熬,在熬煮的过程中火候要适当,时间要充分,还要加以耐心的等待、精心的照看,以上都是我们最后能收获一锅美味营养粥的保证。所以,粥不仅仅是粥,它还是对刚接触谷物的婴幼儿的爱心、对大病初愈之人的耐心、对醉酒伤胃者的关心。

粥承载了我们的生活态度。粥以谷物为底,其中可辅以具备一定功效的大枣、枸杞子、百合等药材,也可添加增滋添味的皮蛋、瘦肉、葱花等食材。无论往里面添加什么,到最后它都会以一种包容、融合的状态被呈现出来。好比我们的现实生活,有苦也有甜。品味生活的各种滋味,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保持更包容的态度,这是粥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与生活智慧。

(二)音乐

中华先民对于大自然的感知,在发挥味觉品尝、视觉观看以外,还运用了听觉相闻。《礼记》指出“乐者,天地之和也”。对大自然的种种声音加以仿效,就是音乐的起源。所谓天籁之音,就是大自然各种声音的和谐。

伶伦是黄帝的大臣。据说伶伦奉黄帝之命发明音乐。他找到合适的竹,将其制成长短不同的12根竹管,以确立基本音调。芦笙、笛子等乐器都运用了类似竹管发音的原理。乐的繁体字“樂”,就体现了琴弦被绑在木质板上的状态。

img

琴瑟和鸣

《礼记·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音乐的产生,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抒发感情的需要,是人类感悟大自然的心理活动的表达方式。人们用音乐来伴舞,用音乐来诠释狩猎成功、五谷丰登的喜悦之情;人们也祈祷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可以让神听到他们想要消灾弭祸、人畜平安的美好愿望。所以,音乐也肩负着调节情绪、净化人类心灵的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古人发现音乐还有着治疗疾病的作用。《四诊抉微》记载:“脾应宫,其声漫以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其将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人体五脏(脾、肺、肝、心、肾)相对应,在“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的理论指导下,即可通过闻五音之变而察见五脏之病。

(三)历法

历法是古人依据天象而制定出的计算时间的方法。对时间的精确计算,就是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精准把握。《世本·作篇》记载:“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桡作甲子,隶首作证算数,容成作调历。”“大桡作甲子”表示黄帝时期由于农耕的需要,古代先圣已经开始对星辰日月有了关注,开始对“甲子纪日”方法进行探索。古人通过对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搭配,形成甲子、乙丑、丙寅等60个组合,以循环使用,并将其称为甲子,1个甲子即为60年。

在我国,历法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数千年,古人们先后创造了许多种可被考证的历法。无论是哪种历法,都必须将每一年的开端、结尾,以及年、月、日的划分等内容规定得详细而清楚。而这些内容的规定是以长期并连续观测天文作为支撑的。在物质和信息匮乏的年代,能做到这些是很不容易的,这也更让我们对中国古代先贤们的智慧与伟大敬佩有加。

在这众多的历法中,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时期颁行,由司马迁提议,落下闳等人研究编制的《太初历》与之前推行的历法相比较,误差更小。并且,其还首次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使得历法与农时季节更相适应。

img

黄帝历法与农时季节

(四)医药

《黄帝内经》是中国医药学的奠基之作,被认为是托名黄帝与岐伯等上古先贤们讨论医道的记载。黄帝与岐伯在医药学方面的贡献并非空穴来风。夏小军在《岐伯汇考》中提道:“岐伯之名,始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在我国现存史书类及医书类典籍中,有关岐伯的记载量大而面宽,门类事实皆具,说明岐伯确有其人。岐为古姓,最早出自周之始祖姬弃,意为两鬓饱满且聪明睿智。伯为人名,亦作古爵位及官名……岐伯之命名,亦符合先秦上层人物的命名规范。创建医学、创制军乐、勤于著述、上医医国是岐伯的主要贡献。”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起,他们对自然规律和生命奥秘的探讨,以及养生观念的提出,都促进了中华医药学体系基础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