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农业劳动力市场,即对农业劳动力进行交易的市场,其需求方是农业生产的各类经营者,供给方主要是农村居民。农业劳动力市场不同于农村劳动力市场,前者包含了农村地区非农劳动力交易,而后者仅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目的的劳动力交易。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的主流模式是家庭农业,常常需要在农忙季节通过农业劳动力市场来弥补家庭劳动力的不足;同时,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少量规模化农业生产者也需要通过市场来满足劳动力需求。因而,发展中国家内部普遍存在农业劳动力市场。世界银行(2007)对农业劳动力市场进行了描述性分析,认为农业劳动力市场具有季节性、风险性和代理问题显著等特征[1]。但是,总体来看,由于农业劳动力市场的非正式和补充性特征,各国的统计数据中较少包含此方面的信息,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对这一市场的关注相对较少。
我国农业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其核心特征是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使用权。由于当时我国农村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种按人口平均分配的办法大体上实现了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分配会根据人口的变动定期调整,后来出于对农地产权稳定的考虑,执行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多数地区农村社区的土地使用权不再重新分配。然而,经过40多年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由于农户家庭人口的自然变动和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外流动,以及农地流转规模的逐步扩大,农户之间家庭劳动与经营土地的匹配关系产生显著差异。在此背景下,农村已经出现了农业劳动力市场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我国农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者主要是普通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者主要是农户中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者,二者之间通过市场形成劳动雇佣关系。农业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者可称为“农业工资劳动者”或者“农业雇工”。在我国市场改革初期,农业劳动力市场最初的表现形式是“换工”;后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向外迁移、家庭经营规模差异的扩大和农村居民市场经济意识的增强,逐渐演化成以市场化的“雇工”形式为主(叶青等,2017)[2]。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力市场常常存在明显的不完善性。总体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力市场通常存在明显的市场分割,这种分割性可能表现为性别分割、种族分割、地理分割。在中国,农业劳动力市场同样存在这种分割性。从现有文献和实际观察来看,中国农业劳动力市场不存在明显的群体分割,比较突出的是地理分割性,即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局限在区域性市场之内,跨区域的流动规模较小(唐萍萍等,2011;马小勇等,2021)[3][4]。从区域性市场内部来看,由于交易成本较高,农业劳动力常常无法实现充分流动,导致农业经营规模越大,单位土地的劳动投入越少。现有文献对此提及较少,但我们在实地调查中发现这一现象在中国农村的区域性市场上表现明显。中国农业劳动力市场的上述不完善性,对农业劳动力市场的优化配置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也不利于通过土地流转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将会阻碍农业的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本书对市场分割背景下的中国农业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考察。这一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第一,有助于深化发展经济学对农业劳动力市场的研究。目前发展经济学家对农业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与经验分析主要是基于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的制度环境。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农业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环境与这些发展中国家有较大的差别。本书的研究工作建立在现代发展微观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的基础之上,将农户模型、空间经济理论和中国国情相结合,建立理论模型对中国农业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进行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该研究有助于丰富发展经济学对农村劳动力市场的认识,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农业生产要素配置过程的理解。
第二,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业劳动力存量的优化配置。随着大规模的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农业劳动力供应日趋紧张,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口的规模为1.77亿人[5]。而且,由于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特征,当前的农业劳动力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退出市场,农业劳动力的短缺将加速呈现。由于劳动力不足,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已经出现了经营粗放化、复种指数降低、土地抛荒等现象(朱启臻、杨汇泉,2011)[6]。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通过提升农业劳动力市场的统一性,促进现有农业劳动力存量的合理流动,增加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第三,有助于推动规模经营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迁移,在农地“三权”分置的基础之上,通过经营权流转发展以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我国未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劳动力仍将是家庭劳动力,但是,由于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必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性地使用农业工资劳动者。农业劳动力市场的完善,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时地从市场获得必要的补充性劳动力,从而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第四,有助于农户稳定脱贫和增加收入。低收入农户最重要的资产是其劳动力,许多市场导向的减贫政策是为农户提供充分利用其劳动力的机会(Barrett et al.,2007)[7]。在我国,以耕种家庭承包土地为主的小农户将在农村长期存在,除了土地承包权,劳动力是其最重要的资产。但是,这些农户通常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生产经营能力较弱,承担风险能力较弱,在进入非农劳动力市场时往往存在技能、年龄、健康等壁垒,因而收入水平较低,是农村人口中脆弱性较强和最易返贫的群体。通过对农业劳动力配置的理论研究,促进农业劳动力市场的完善,有利于小农户充分使用其相对过剩劳动力,从而可以增加其收入,也有利于实现农村稳定脱贫的目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