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产业发展报告:区域产业协同发展(2021)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

一、区域特色越发明显

(一)扬子江城市群创新发展能力突出

扬子江城市群作为江苏转型升级的“风向标”、创新驱动的“主引擎”,是目前江苏产业发展基础最好、开放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在江苏省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扬子江城市群始终坚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引领,突出其领导地位和支撑作用,辐射周边区域,以协同发展带动周边区域开放创新、绿色发展,成为江苏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带。扬子江城市群强化南京引领服务功能,助力提升宁镇扬一体化发展能级,突出创新引领作用,以高端开放平台、优良基础设施建设与优质营商环境,推动南京特大城市转型发展。不断放大南京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优势,深化与镇、扬两地形成“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创新飞地+产业飞地”布局。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优先推进南京东向城际轨道联通、快速路网对接,提升内部通勤能力。此外,南京积极支持镇扬加强沟通,每年建成一批合作示范项目。

同时,扬子江城市群注重增强苏锡常都市圈融通服务功能,带动江苏省域中轴加快崛起。在环太湖经济圈建设中,突出实体经济、创新经济与开放经济融合发展,不断加强自身承担国家创新战略能力,集聚全球优势人力资源,提升其嵌入全球供应链能力,政府部门积极探索出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政策,推动苏锡常三市错位发展。苏锡常地区努力构建区域性产业创新中心、太湖湾科技创新圈等科创平台载体,不断提升区域一体联动科技创新能力,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探索走出一条现代化城市治理道路。

(二)沿海地区开放合作绿色发展

江苏沿海地区拥有具有独特优势的地理位置,海洋资源丰富,使其成为江苏省壮大海洋经济核心区域与长三角城市群双重战略地理叠加区位。江苏产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领域,迈开对外开放步伐,全面推行新一轮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聚焦产业培大做强、开放合作创新、绿色低碳宜居,持续深化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加强东西贯通、南北互动,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现代化发展形态,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是打造南通江海联动节点门户。江苏沿海区域将更大力度建设沪苏跨江融合试验区,深化南通与上海、苏州协同对接,巩固拓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成果,加快吸引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落地,构建智能制造产业和海洋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增强北向传导能力。同时,不断探索、科学谋划建设通州湾港区,加强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及太仓港等邻近港口分工协作,打造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

二是打造连云港陆海通道战略枢纽。江苏沿海地区加快连云港国际枢纽海港、徐州国际陆港与淮安空港现代物流“金三角”建设,完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政策体系,构建“产业+贸易+物流”运行模式,巩固发展国家陆桥通道。此外,江苏沿海地区还聚力打造连云港东部地区重要临港产业基地,提升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服务体系、海洋牧场等海洋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支持布局涉海领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三是打造盐城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江苏沿海地区全面接轨上海,不断强化同上海的产业链深度合作对接,支持探索飞地经济创新发展落地模式。放大自然生态独特价值,推动黄海湿地申遗成果转化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的现实效益,成为促进东亚小循环的重要载体。

(三)江淮生态经济区生态优先节点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江苏江淮生态经济区地处江苏中部腹地,是水网最为密集、生态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是美丽江苏水韵人文特色的集中展现。在现代化建设开局起步的实践中,不断践行江苏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策,推行“中心城市+中小城市节点”的集约发展模式,不断提升产业要素集聚,推动产业全面转型,率先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为全国其他地区推进全民共富积累经验。一方面,江苏江淮生态经济区积极发展绿色生产力,集中力量培育优势主导产业,从体系层面,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数字化升级,拓展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农业等富民之路,探索同成长、共分享的富民新机制。另一方面,江苏江淮生态经济区全力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建立GDP和GEP双考核综合评价体系,支持打造省级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平台,力争在生态产品保护补偿、绿色金融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增值、生态环境保护激励等方面形成有显示度的重大成果,构建标识化的区域生态经济品牌。此外,江苏江淮生态经济区进一步增强淮安、宿迁城市要素吸引能力,以不断调整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产业发展,积极布局适宜性数字产业,抓紧补齐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短板,形成经济效益、生态人文与民生福祉的叠加优势。把县城作为关键突破,促进县域经济“专精特新”发展。支持里下河地区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四)徐州淮海经济区龙头引领区域共享

徐州因位于四省交界的特殊区位,在江苏“1+3”重点功能区布局中,是唯一一个以城市进行功能定位的独立板块,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徐州的战略地位,也反映了其拓展江苏发展纵深、引领淮海经济区崛起的使命担当。在江苏不断推进现代化新征程进程中,充分发挥徐州地缘优势,借力编制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不断提升自身产业发展能级,走出区域中心城市带动省际接壤地区协同发展的可行路径。其一,江苏不断推进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全面振兴转型,构建以徐州为中心的区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规划布局,着力扩大现代商圈、金融服务、物流运输、信息数据等辐射半径和提升服务能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打造跨区域产业创新联合体。其二,江苏依托淮海国际陆港打造国家陆桥通道双向开放改革试验平台,有序开展优势产能、能源资源、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领域国际产能合作,鼓励“走出去”建设一批有代表性的“小而美”项目,支持与连云港联合建设“一带一路”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标杆示范。其三,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引导中心城区开展城市更新、城市填充,推进新城新区实施精明增长、复合开发,打造若干美丽宜居社区。注重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高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持续培育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增强区域内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产业融合大势所趋

(一)产业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基础,因此,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想走在全国前列,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重要基础和前提。在经济全球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作用下,产业融合日益成为世界性潮流,也构成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重塑江苏制造业价值链、推动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江苏服务业创造新的增长动力,延伸现有的服务内涵和外延,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产业融合发展能有效改善制造业的供给质量,实现差异化竞争,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制造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需求来源,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将引致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广泛渗透,加速制造业朝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新型制造方向升级,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也构成了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在此过程中,以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科技与信息服务业为支撑,通过产业深度融合,将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嵌入制造过程中,加大交互式服务投入,通过新兴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嵌入实现“知识融合”,进而产生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推动制造型企业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制造+服务”“产品+服务”转变,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高效化、高端化和服务化,从而为江苏迈向“制造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二)产业融合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信息通信技术革命正深刻改变生产组织方式,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在不同产业中的广泛渗透构成了服务业和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的技术基础,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产业链上下游、新旧业态之间,甚至于企业内部都表现出更高程度的融合和协同,由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而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是引领未来发展的主旋律,构成了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也将对江苏产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和带动作用。

(三)产业融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产业发展不是孤立的,产业的协同化和生态化发展构成了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它与其他产业之间具有相当的协同性,不同产业间的协同耦合发展也是形成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一个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一个产业的瓶颈可能也将制约其他新兴产业的培育。虽然江苏已构建符合发展规律、体现自身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但却面临“有高原无高峰”、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受制于他人的困境,这些困境制约了江苏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其中的关键症结之一,就是产业之间,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缺乏融合、协同与互动。因此,推动产业间融合,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智力服务要素赋能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动力,引导最优秀、最有实力企业加入关键技术领域的攻关,加速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实现对核心技术、产业标准、产品品牌等要素的掌控,从而推动江苏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区域协作渠道畅通

(一)南北合作高效推进

根据《关于推动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要求,江苏积极开展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创新试点,推动苏州、宿迁合作双方率先启动苏宿工业园区南北共建高质量发展创新试点,依据苏州、宿迁两市制定的园区总体方案和发展规划,形成在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集成改革经验。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保障南北合作畅通的渠道,形成南北合作固定机制,强化南北产业对口帮扶能力,不断提升南北合作水平,缩小南北差距。南北合作的不断推进进一步缩小了区域间产业发展差距,有利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形成区域高效协调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节点关联互通有无

江苏省政府不断强化区域合作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加快搭建区域行业、企业联动平台,促进重要节点城市协力发展。一方面,江苏省积极推动中哈物流基地、上合组织出海基地提档升级,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同时,在淮海国际陆港规划布局方面,江苏加快实施重点项目,统筹中欧班列运营,助力国际陆港建设尽快落地见效,打造淮海经济区对外开放枢纽;此外,为不断提升南京首位度形成城市能级,江苏鼓励南京建设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国际化大都市;与此同时,江苏协调推进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区域内主要城市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打造更多亮点,形成南北联动、多路并进、各展所长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三)长三角一体化协同推进

江苏省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加强与沪浙皖战略协同,深化“1+3”重点功能区建设,在长三角一体化框架下加速全省域一体化发展。从强化区域联动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跨界区域共建共享等3个方面,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积极组织企业参与落实相关重点任务。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方面,江苏加快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铁路、沪苏嘉城际等项目加快实施,江苏第一批11个省际断头路中6条已经建成通车,累计建成5G基站38.2万个,27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项目取得18项重大成果。在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合作方面,江苏不断实现增势赋能。一方面,通过深入实施扬子江城市群、沿海地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淮生态经济区“1+3”重点功能区战略,为不同区域制定适宜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让重点功能区各扬所长,迈出新步伐。另一方面,江苏也加快以跨江融合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过江通道不断加密,已建成过江通道17个,在建8个,宁镇扬一体化进程加快,苏锡常都市圈网络化格局正在形成。在未来的区域和产业规划发展方面,江苏省将在开启区域现代化新征程、优化新型城镇化布局、加快打造南北结对帮扶合作升级版、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服务新发展格局等四个方面下功夫,不断深化区域联动,形成区域发展合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四)区域发展战略协调

围绕国家和江苏省区域发展战略组织实施专题培训活动。积极配合政府组织举办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专题培训活动,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配合省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工作模式,准确梳理、发布我国及沿线国家相关政策,为企业、园区“走出去”和“引进来”搭建平台,推动江苏省“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取得更好成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面向不同对象的全方位、高效率的宣传报道,集中展现江苏省“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进展和成效,增强示范带动效应。积极配合参与阿联酋迪拜世博会“江苏周”、“一带一路”江苏产能合作展示会、中阿产能合作论坛暨现场媒体发布会等“一带一路”有关的重大活动。

四、政策支持先行保障

(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江苏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前提。目前,江苏加速推进轨道上长三角建设,数字长三角加快布局,从全局布局产业协同发展,打通产业协同发展链接通道,不断优化基础设施供给水平,降低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成本,为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铺就一条条“康庄大道”,连接一条条“信息高速”,实现区域内主要产业发展节点互联互通、互通有无。

(二)携手共推产业创新

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协同创新是内在动力。当前,《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方案》成功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实施27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项目,取得18项重大成果,苏州大学未来校区产业创新平台在示范区落地等推动区域内协同创新的举措正不断加快区域内协同创新步伐,充分利用南京科教核心区位,不断深化区域内协同创新能力,破除创新协作壁垒、推动跨区域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等工作也在加速推进。创新工作不能单打独斗,江苏省充分抓住产业协同发展契机,从整体层面出发,为推进区域内协同创新积蓄力量,保障产业协同发展内在动力充沛。协同创新将进一步释放区域创新活力,在形成本区域创新高地的同时,也将辐射周边区域,形成技术创新外溢效应,不断强化产业间、产业内创新关联,拓展创新成果应用转化渠道,形成创新圈层,进而为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先进领域前沿技术奠定基础。

(三)省域内外互通有无

江苏产业协同发展,不仅要依靠本土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形成省内各区域间的产业协同,同时也要不断拓展协同发展边界,与周边省市强化合作,深化关联。江苏联手上海,推动形成73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区制度成果创新,形成跨区域联动协作经验。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首个国家批复的都市圈规划,苏浙两省共同编制《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方案》,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进展顺利。以跨江融合为重点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全面转型升级、以港产融合为重点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以提升城市能级为重点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以及以江苏永续发展的“绿心”重点建设江淮生态经济区等发展模式均为省域内、省市间跨区域合作提供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