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立英魂碑 联朝攻倭
建奴只有不到十个人跑了,这是明军有史以来仅有的几次胜利,却是他们的失败。
五千汉儿北出关,辗转千里不回还。往昔日还是七换一,今朝却能二敌一。
这是亲眼目睹战斗的一位商人在老年后写的赞诗,表明明军战斗力的大幅度提升。
可孙应元他们的危机还没有解除,在双方对战的时候,一个草原部落在不远处的沙堆后面盯着,一直到月明星稀,也到了最后的结束。
他们的对话翻译过来就是,“首领,我们打不打,他们只剩下一千多人,还都是经过战斗的,如今恐怕连握刀的力气都没了。”
首领也在犹豫,他们是听到这周也和的部落被灭了才来了探查的,没想碰到这一场战斗,自己虽然只有七百多人,但对方是精疲力尽的疲劳之师。
拼了,要是不动手回去肯定会被笑话死。
孙应元听见了声音,也看见了这一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
“突袭,所有人拔刀。”
“重甲骑兵防御性前进,陷阵轻骑冲杀。”
一方是精力充沛坐山观虎斗的草原骑兵,一方是惨胜而立的明军将士。
这本是一边倒的战事,可明军将士却没有惊慌失措的情绪,他们眼中充斥着热烈的战斗欲望。
刀与剑的时代就是简单的劈砍,如此才能有效的收刀,然后继续攻击下一个敌人。
重甲铁骑让对方的速度降了下来,后面的陷阵轻骑冲杀而至,携胜拔刀的明军将士紧随其后。
不到一个时辰,只有一百多草原骑兵逃了出去,六百人成为这片草原的养料。
明军战死一百三十多人,也是因为上一次的战斗中受伤太重,他们打出将近一换四的战损,这是悲伤的一天,同袍血洒疆场,魂归异乡,这也是标志性的一天,明军战力转折的开始。
朱由检接到这消息没有任何高兴的神情,因为他明白这是很多很多将士的性命换来的。
消息不止有送给皇帝的密信,还有八百里加急的公文。
从御阶之上往下看,他们是一幅幅笑脸,因为明军打胜了,这就是功绩,不仅灭了几万的蒙古草原部众,还将追击的几百建奴歼灭。
“陛下,这是大明兴盛之兆啊!这么大的胜利足以载入史册。”
“陛下,臣请犒赏此次归来的将士。”
“陛下,您慧眼识人,选中孙应元才能取得此次胜利,您英明。”
朱由检看着下面的人一个个说着奉承的话,他知道这本身没有错,胜利了高兴是应该的,可是普通兵士的死他们却没有一个人提起,这是最让他感觉心冷的事情。
“战争胜利固然让人喜悦,可无数将士血染沙场,埋骨他乡,他们不能平安回到故乡这是朝廷的过错。”
“他们的父母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儿女失去父亲,朕欲重新制定抚恤之规定。”
“凡为大明战死疆场的士兵,独生子朝廷发予粮食养其爹娘归天,妻子不改嫁者封赐德妇,位九品,儿女朝廷发予钱粮养到十六岁。”
此话一出,气氛就突然安静下来了,他们看着陛下想要说什么?却看了看别人又停下了。
最终还是有人忍不住上前一步,“陛下,大明将士为国捐躯是本分,抚恤是应该的。但此数额太大,不如一次性发五两银子。”
“臣附议。”
“臣附议。”
朱由检知道他们说的很对,这个时候正是战争频繁的时代,要是这么抚恤恐怕十个国库都不够,所以他只是为了说服朝臣答应下面的话。
“既然诸位都如此认为,朕也不在勉强,凡战死者一次性抚恤五两白银,独生者,朝廷养其父母至归天,妻子不改嫁者封赐德妇,位九品。”
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眼睛扫过下面的臣子,“于皇城正门之外立英魂碑,以此祭奠为大明英勇牺牲的众位将士。”
这个条件比之前的那个容易办到,他们不是不想花钱,但国库是真的没钱了,陛下要又免了北方一年的赋税,商税还没有收到,现在都是吃老本,户部还借了陛下内帑的银子,这几天头发都白了。
“对于此次立功人员封赏之事由内阁商议。”
说完就直接让退朝了,后面还有很多事需要做。
“传黄立极,施凤来,徐光启,李邦华。”
“是,陛下。”
几人刚下朝就被几个太监请到了乾清宫中,他们心里明白陛下定然又是有什么事情了,而且还是大事。
“臣等见过陛下。”
“诸位爱卿请起,今日让你们来是有要事,草原几个月的血战,最后取得胜利是令人高兴的事,但这完全不够,目前大明周边部落心思各异,都对我大明虎视眈眈,所以务必有一次大胜来震慑朝野和他国的小心思。”
黄立极和施凤来习惯了他这种方式,徐光启虽然也习惯了,但也不会直接附议。
“敢问陛下,我大明该如何取得这种胜利。”
朱由检看向几人,“嘉靖年间,倭寇屡屡侵犯我大明疆土,若不是胡宗宪和戚继光,俞大猷,整个东南沿海必然一片糜烂,后来他们进攻朝鲜,我大明出兵抗倭援朝,倭寇最终惨败,损失惨重,如今正是时候,我们应联合朝鲜报仇雪恨。”
“可是陛下,倭寇是我太祖所定不征之国,再说两国隔海相望,我军力有不逮,前元忽必烈就曾派七万人攻打倭寇,最终遇到大海浪全军覆没。”
“徐爱卿说的是,但太祖所说不征是不要主动攻打,他们犯我疆土,杀我子民,就不在不征之列。”
“隔海相望,折戟沉沙是因为他们航海技术的落后,我大明经过郑和下西洋,航海技术早就成熟。”
“更重要的是如今建奴西进草原,再不抓住,短期内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所以朕意已定。”
“内阁拟诏,令辽东毛文龙与朝鲜国接洽,我大明愿为朝鲜报倭人入侵之仇,欲联合进攻。”
“令郑芝龙运送山东之兵前往倭岛。”
“密令许显纯开始行动。”
“大战略方针联朝、封锁、出击,第一阶段,郑芝龙与山东兵士拿下一岛作为根基,在此之前联军进攻其本岛,吸引其兵力调动。”
“还有,朕已经暗中令郑芝龙购买二十门红夷大炮,六十支火枪用作此战准备。”
“臣附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