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思维在脉诊实践中的运用体会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郝尧坤
象思维是中医学的实践特质,以直觉体悟为实践要领、以立象尽意为实践目标。脉象是中医象思维的典型体现,体悟式直觉思维、四诊合参是脉诊实践的关键和原则。追本溯源,重视以象思维为特色的中医经典理论学习,对传承和发展中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象思维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存在于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各个领域。本文以脉诊实践为例,简述中医象思维的实践特性和实践要领,以期有利于临床。
一、中医象思维概述
象思维是中华文化的主导思维,是以事物表现于外的形态、形象、征象、象数等为依据,通过想象、类比、推演等广泛联系,探究事物内在本质和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思维方法。远古时期,象思维在物候、天象、农业、冶炼,以及医学等领域均有广泛的运用。西周《易经》六十四卦象的出现标志着象思维的成熟。医学领域,先哲通过观察天地、日月、昼夜、四季、川泽湖海、风雨寒暑湿燥等自然现象,以象论医理,推演出中医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病因病机、治法,以及养生与运气等中医基本理论,奠定了中医学基础。
(一)自然整体是中医象思维的实践特质
《易》、医同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其“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对中医学的整体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然整体特性正是中医学象思维重要的实践特质,即自然状态下对获取的象进行综合与联系。首先,中医所关注的“象”,是不加干预的、事物在自然状态下所呈现的“象”。通常是较大的象,如天地、日月、川泽湖海、四时、四方、寒热水火、升降浮沉等。在捕捉这些“象”的过程中,不干扰、不破坏气化活动的自然状态。其次,在分析“象”的过程中,对其不做控制、分割,不进行层层分解,只在自然整体层面观象、立象,把握事物自然功能状态变化规律。
中医学将人体置于天地万象之中去认识,即人身小宇宙,宇宙小人体。例如对中医基本概念阴阳的认识就是取象于天覆地载、日月盈仄及四时更迭。如《内经》所载“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素问·阴阳离合论》)。“平旦之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素问·金匮真言论》)”。象思维自然整体特性在中医脏象理论方面体现尤为鲜明。脏象系统立足天地人之间的自然整体关系,纳入五气、五行、五味、五脏、五体、五官、五音、五声、五辨、五志等不同维度,用以阐述人体内部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构成开放包容、相互关联的整体系统。例如,“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未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藏,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此,自然整体性是中医象思维的实践特征,立足自然整体便于高效准确地把握临床复杂的“病象”。
(二)直觉体悟是中医象思维的实践要领
直觉体悟是通过“虚”心、“静”神的体证方法,回复到事物最初始状态或清静本真的状态,达到合同大道目的的思维方法。中华文化善于运用直觉体悟探究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禅宗倡导禅定以“明心见性”,儒学追求“格物致知”以明明德,道家崇尚“抱朴守一”以明道之源,可谓殊途同归。通过直觉体悟才可以立足整体,把握宏观,才可以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抽象出“大道之象”。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十六章》)。虚极静笃,返观内照,心如明镜映照万象。中医在诊疗实践同样注重制心一处,静意凝神,以体察人体气血阴阳之变化,寒热虚实之倾移,表里上下之不同。如《内经》所言“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素问·八正神明论》)。直觉体悟长于对当下对事物所呈现“纷繁万象”中抽象出整体规律。以植物生长为例,春天阳气升腾草木芬芳。如果我们运用逻辑思维推演分析会得出诸如花木品类、习性、地域分布等知识。当我们放弃对花木个体品类分析,回归自然整体,运用直觉体悟便能发现“春之气”才是草木芬芳的内在规律。正如诗词所说“东风夜放花千树”“二月春风似剪刀”。某种意义上讲,感受诗词之意与中医直觉体悟有异曲同工之妙。“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以静心体悟天地四时,是中医人由感悟天地之道渐悟医理的实修课,也是契入象思维的实践要领。
(三)立象尽意是中医象思维的实践目标
文以正名,名以立象,象以尽意。文字是用以言说的工具,名是表达万物的名号,象是法则天地的符号,意是格致万物的体悟。因此,象思维的旨归是立象以尽意。正如王弼《周易略例·明象》云:“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由此可见,前贤采用“立象”的策略,把“象”和“意”直接联系起来,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玄妙之理和精微之技以“象”来表达。“立象”的目的不在于输出一个明确的概念,而在于通过主体对“象”的内化和意向性改造,心领神会,实现主客体之间“全面彻底相通”。《楞严经》说:“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换言之,过分执着名象概念就会亡失立象以尽意的本寓所在。若丢弃诸象如名词象、文字象、言说象等符号概念,便可明了象所表达的意。不然真的“指月双亡”。人体气血正常运行的状态被描述为脉象之“胃”“神”“根”“五脏平脉”或“合于四时之脉”等,皆指气血充实滑利的运行状态。当人体气血运行出现外溢、内闭,奔涌、拂郁,数疾、迟缓,充实、虚弱等不同状态时,就会出现浮、沉,滑、涩,数、迟、实、虚等不同的脉象。古人之所以立二十八脉之象,无非是帮助后人明了人体气血在人体运行的各种失衡状态。若执着于脉象概念本身,则亡失以脉象测窥气血的本意。诚如《脉学指南》说:“上古诊脉,如浮沉迟数等,名目不多,而病情无遁。后胪列愈伙,指下愈乱,似精反粗,欲明反晦。盖求迹而不明理之过也。”
二、象思维在脉诊实践中的运用
(一)脉象是中医象思维的典型体现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脉诊难以言说,总有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实践困惑。古人借助象思维的方法,给后世指明了学习脉诊的可行方法。《黄帝内经》对“弦”“勾”“毛”“石”“代”等五脏脉的描述即是象思维的典型体现。以肝之弦脉为例,“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素问·平人气象论》)。“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急益劲如新张弓弦”,均是借助寻常可见的物象来比拟肝之弦脉的指下特点。那么,弦象所表之意是什么呢?“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素问·玉机真脏论》)。弦脉取象于春天,春天大地复苏,万物生机勃勃,却乍暖时寒。天地之间充满着生发的力量,这股力量不断蓄积并冲破残存寒气的束缚。因此,生理性弦脉就呈现细长流利而略带拘急的气血运行状态;假如弦多胃少,即拘急感超越流利度代表气血运行郁滞;假如但弦无胃,即只有紧张感毫无滑利之感,代表气血痹阻,或久病入脏。书中所述“勾”“毛”“石”“代”等脏脉象,也可依此而解。立象以尽意,为脉学传播、传承提供了非常好的方法。
(二)体悟式直觉思维是脉诊实践的关键
所谓体悟式直觉思维,简单讲就是放弃逻辑推理,虚心静神以进入直觉体悟。中医诊病首先治神,医者身心恬淡,静心体悟患者的各种病象。正所谓“必先治神”,“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不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灵枢·终始》)。又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言“执脉有道,虚静为保”。在脉诊实践中尤其需要保持心虚无他想,身静不言动,即对外不可瞻视不定、轻言谈笑、乱说是非,对内尤忌浮想联翩、先入为主、对号入座等。搭手诊脉之时内心是空灵的,应当摒弃头脑中某某脉的文字概念,让当下真实的、鲜活的脉搏信息通过手指自然地呈现在脑海中,然后再抽象出“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等脉象,即先映象,再取象。清张璐言“诊切之法,心空为宗。得其旨,言下可了;不得其旨,虽遍读五车,转增障碍……除却胸中落索,空空地向己灵上究去。了得浮脉之义,便了得沉脉之义,触类旁通,诸脉皆了无余蕴矣”。张璐所言诚要言不烦,切中肯綮,强调了静心体悟式直觉思维是脉诊实践的关键。
(三)四诊合参是脉诊实践的重要原则
中医脉诊推求病机,终究是判断脏腑虚实、表里寒热、是否有痰湿瘀血诸邪等气血状态。望诊、闻诊、问诊也是推求病机的手段,四诊合参是脉诊实践的重要原则。如《内经》所言“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色脉可以万全”(《素问·五脏生成论》)。四诊合参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病机,也是脉诊入门之捷径。每位病患其四诊病症权重不同,有些患者通过望诊、问诊即可确定病机;有些外证不明显,需要通过脉诊确定病机所在。无论望、闻、问、切哪一诊,我们都放松下来静心体会和感悟不同的病象,如此互相参悟,便可入脉诊之门。例如,患者面赤,口干渴,气高声粗,便干溲赤。显而易见,患者呈现一派实热证象。据证测脉,患者此时的脉当是滑实象。学者虚心静意,恬淡平和,指下自然映象,让其脉搏信息在脑海中反复“曝光存储”,那种滑实有力来盛去衰之象便印刻在脑海中。假如再遇到外证不典型的实热证患者,如果指下能感知到前述滑实有力,来盛去衰的大脑映象。那么,我们依然可以很肯定其病机为内有实热,并依所居脏腑部位不同给予相应的治法。其余脉象也可以通过四诊合参的方法,逐一“曝光存储”,从而实现脉诊的自我觉悟。这就是四诊合参的意义,不仅帮助我们确定病情,更有助于后学不断积累脉诊实践经验,最终实现掌握脉诊的目标。如此诊病,中医临证便是主客体之间充分信息沟通的过程,是鲜活而有生命力的“格致”实践。这便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张力和生命力之所在。
中华文化所有的学问传承都有各自的源流脉络。“《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孔圣告诉我们,《诗经》三百篇都是无虚、无邪,全是真情流露,乃诗家之源。后世所有诗篇,其所吟咏的各种诗意情愫在《诗经》中都能找其源头,是诗词之流。同样,中医理论源头就是《黄帝内经》,中医历代明医所言说的医理不出《内经》之外。就脉理而言,后学当需要反复读诵《黄帝内经》相关篇章,并在实践中悉心体认,以探明脉诊象思维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