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延续载体,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同时也有着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
作为岭南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门中医药文化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传承历史。将江门市中医药发展的脉络和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中医机构、中医药资源做全面梳理和系统整理,出版《江门中医药文化志》,不仅填补了江门市中医药文化研究的空白,也是对岭南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贡献,对于全省及江门市今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身为一名祖籍江门的中医药工作者,见到家乡的中医药工作者在弘扬中医药文化方面所取得的这一丰硕成果,我感到非常欣慰。
《周易·说卦传》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部《江门中医药文化志》的篇章结构采取了“天”“地”“人”三部分来进行内容组织,独具匠心。编委会的同志们站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高度去构思这部书,决定了它既是一部中医药志,也是一部文化志。
其中,从华侨历史文化的角度来梳理本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应属本书最有特色、最出彩的部分。它体现了中国中医药文化随着民间自然流动而走出国门的历程。而在一百多年前江门劳工的出海伴随着中医药向海外的传播,正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种独特的推动力量。这一内容在书中有很好的体现,譬如在美国传医的台山劳工甄玉光、伍于念、许昌雅等。其中俄勒冈州还为伍于念设立纪念日。华侨华人在海外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后,又自觉地推动中西医结合,这在本书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譬如潘高寿的“中药西制”。书中还生动地记录了江门海外华侨对家乡医疗卫生事业、中医药事业及人民健康的关怀支持。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江门的广大华侨乡亲正是中医药文化走出国门、传播世界的摆渡人。
此外,本书对于江门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脉络、本土特色的中草药及中药制剂的特色、名医名家、特色专科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实际上是为江门中医药事业未来的发展做了一次家底调查。
中医药文化需要守正创新,需要代代传承。因此,研究它、普及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让人民群众相信中医、爱上中医,这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几十年来的中医工作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通过一代代人不断努力、精心守护、积极创新,中医的生命力才会越来越旺盛。江门是易巨荪、陈伯坛、邓铁涛、卢朋著等前辈中医大师的家乡,既有着中医发展的肥沃土壤,也有着海纳百川、中西融合的广阔胸怀。我期待,祖国的传统文化瑰宝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开放出更加美丽的杏林春色、似锦繁花。
吕玉波[1]
2022年3月
[1]吕玉波,祖籍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曾任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