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饮食本草启发
走过了上古时期的漫长岁月,秦汉时期的中医文化得到了更为蓬勃的发展,而在这个时期的饮食本草书并没有专著,但是有两本非常重要的中医典籍中有关于调整身心的食物的记载。
第一本书就是《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神农本草经》的原书已佚失,现在通行本有清朝孙星衍辑本、清朝顾观光辑本、日本森立之辑本。书中收载药物共有三百六十五种,依照功用分出了上、中、下三品,上品一百二十种、中品一百二十种、下品一百二十五种,书中介绍了每种药物的别名、性味、生长环境、功用等。此外,书中还提出了君臣佐使的配伍关系、七情和合等药物学理论。《神农本草经》约成书于汉代,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奠定了中国药学的基础,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书中记载的很多药物其实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食物,如藕实、大枣、葡萄、蓬藟、鸡头实、胡麻、冬葵子、苋实、瓜子、苦菜等。在后文,我们会就《神农本草经》中所提到的食物做简单的分类和说明。《神农本草经》是本草书的宗祖,从根源提示了食物的药用作用,这对后世研究养生饮食的医者影响很大。
秦汉时期,另外一本与中医饮食相关的著作就是《伤寒杂病论》,全书又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个部分。书中对食疗很重视,里面有不少方就是用食物来治病的,例如甘麦大枣汤、猪肤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这些都是经典食疗方。《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是中国最著名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后世将《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称为“经方”,影响远至朝鲜和日本,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我们从这本书中已经看出了中医对于药物的运用和食物的运用非常相近,食物也在治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方说桂枝汤有发汗的作用,但是力量比较有限,因为桂枝汤所治疗的太阳中风是已经微有汗了,而要再进一步地发一些汗而祛邪的话,就必须和热稀粥一起吃才行。此外,书中对患者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也有着墨,比方说有感冒的患者就不能吃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这些食疗方案以细腻而具体的笔触被记录在这本旷世巨作之中,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