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免疫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免疫学的相关概念和发展简史

学习中西医结合免疫学,必须要了解以下概念及其发展史,特别是西方免疫学发展的历史及中西医结合的历史。

一、免疫学和中西医结合免疫学相关概念

(一)免疫

免疫的英文“immunity”一词源于拉丁文“immunitas”,意为免除劳役和税赋,引入医学领域则寓意机体对感染性疾病具有抵抗力。随着对免疫有关现象认识的深入,免疫概念本身也得到了不断深化,其内涵及范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免疫概念的建立源自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经验,后来则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早在公元前,人们就已观察到,曾在瘟疫流行时患过某种传染病的康复者不会患同样的传染病,即对该病产生了抵抗力,这种现象启发了古代医者开始探索以此进行疾病预防。在我国历史上曾有许多重大意义的尝试,开创了免疫接种的先河,如晋代葛洪所著《肘后方》中就记载了有关狂犬病防治的“杀犬取脑敷之则后不复发”,11世纪则有吸入天花痂粉预防天花的传说,到16世纪我国已广泛接种人痘苗预防天花,并传至多个国家。18世纪末,英国医生琴纳(Jenner)观察到,挤奶女工接触患有牛痘的牛而感染牛痘后不患天花的现象,因而受到启发,发明了种牛痘苗预防天花,在人类预防传染病的征途中立下了一座丰碑,开启了免疫概念的萌芽。

总之,免疫的概念是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其范畴也有着对应的变化。

(二)免疫力

免疫是机体在识别的基础上,对某些成分进行选择性清除的基本生理功能,其核心内涵是指形成各种免疫现象的效应与作用机制,即具体的免疫,也就是免疫力。随着历史的演进,免疫的概念在不断变化,对免疫力的定义和范畴也存在不同的描述。

随着病原微生物的发现及其与疾病关系的确认,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制作疫苗来预防疾病,逐渐形成了对病原微生物的抗感染免疫。在抗感染免疫框架内,细胞吞噬现象和体液中抗菌成分(抗体等)的发现,对免疫理论起到了奠基作用。人们开始了解到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免疫力:一种是固有的非特异性的免疫,以吞噬细胞为代表;另一种是获得性的特异性免疫,以抗体为代表。

在免疫识别方面,抗感染免疫力被区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主要基于吞噬细胞功能,为生物体在漫长进化中形成的缺乏选择针对性的直接防御机制;后者则基于脊椎动物特有的淋巴细胞功能,它们具有多样性丰富的特异性抗原受体,通常能针对性识别特定抗原并发生间接的特异性反应。随着“非特异性”模式受体被深入揭示,以及对免疫应答模式和免疫力时效的强调,目前多倾向于将免疫力划分为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和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两大类型。固有免疫又称先天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或者非专一性防御,包括一系列的物理屏障系统、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适应性免疫也称后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或者专一性防御,适应性免疫又可粗略分为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和细胞免疫(cell-mediated immunity)。

(三)免疫学

免疫学(immunology)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物质的免疫应答性及其方法的生物-医学科学。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反应,也是对抗原物质进行识别和排除的一种生物学过程,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这种生理功能对机体有益,可产生抗感染、抗肿瘤等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当免疫功能失调时,也会对机体产生有害的反应和结果,如引发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等。

免疫学是人类在防治疾病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通常将1796年琴纳利用牛痘接种成功预防天花视为其奠基标志。牛痘苗的发明不仅激发了当时学界对免疫的研究兴趣,而且最终使人类彻底免除了天花的灾难(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在全球绝迹)。种痘术(vaccination)被作为预防接种的科学术语,疫苗(vaccine)一词也源于此。其后200余年来,免疫学经历了阶段性的迅猛发展,不仅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而且进入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

(四)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免疫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免疫学理论和技术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的一门学科。

免疫学的发展为医学免疫学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发现了免疫的病理性损伤、机体对移植物(血型抗原和组织器官)的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耐受现象后,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免疫并非仅仅是对机体有保护作用的抗感染免疫,而且进一步形成了免疫区分“自我”与“非己”,排斥“非己”(应答)、维护“自我”(耐受)的观念,作为免疫的“标准概念”一直沿用至今。但近年来伴随着对免疫应答的细胞机制、分子机制的揭示、对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相互作用及其关系的深入了解,使得免疫的内涵得到扩展,大致可理解为机体免疫系统承担的一种受控的、可选择性处置被识别物的功能。

(五)中西医结合免疫学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现代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临床实践中的中医和西医相互借鉴和相互补充,基础医学中各个分支学科与中医药理论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交叉的不断深入,聚焦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产生了一系列的分支学科,如临床医学领域的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和中西结合耳鼻咽喉科学等;基础科学领域的本草生物学、中西医结合生理学等。在此基础上,相应的专著和教材也在不断地问世。

免疫学是当代科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基础免疫学、实验免疫学等的快速发展为中医药疗效发挥作用机制的现代阐释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工具;医学免疫学、临床免疫学等的不断进步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可以说当代免疫学已经渗透到医学的每一个分支学科。与此同时,中医免疫学是我国新兴起的学科,虽然被提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不长,但中医学中关于免疫学的论述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特别是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主要与先天禀赋不足、外感六淫之邪、营卫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和痰浊瘀血内生等因素密切相关。外感六淫之邪是疾病的外部致病因素,而先天禀赋不足、营卫气血失调、腑脏功能紊乱等则机体本身的内在原因。在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中,这些与免疫学相关的中医理论得到了充分运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健康中国”建设的持续推进,党和国家关于中西医并重方针的不断落实,以及在新冠病毒感染中西医协同救治优势的凸显,可以说我国的中西医结合事业方兴未艾、正在蓬勃发展之中,催生出新的学科。中西医结合免疫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2020年中国科协发布的10项重大科学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中医药机制是什么?”这亟待中西医结合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们通过高水平的研究来回答!同时,更需要在医学教育中不断融入中医学知识的传授,在中西医结合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加强中西医结合免疫学的教育,以培养更多能够适应这一需求的教学人员、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疗人员。因此,这一重大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进一步实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一定会极大地推动中西医结合免疫学的蓬勃发展。

从学科定义上来讲,中西医结合免疫学就是综合运用现代医学和中医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借助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和方法,研究免疫现象的发生和维持及其规律,探讨人体疾病特别是免疫性疾病和与免疫异常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阐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方法和手段防治疾病的疗效及其机制,特别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而治疗疾病的科学。例如,中医药在免疫调节中具有双重作用,即免疫激活与免疫抑制。中药与针灸等手段可以提高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和免疫器官等的作用,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功能。同时,中药方剂及其有效成分和针刺穴位等治疗方法也可以抑制过强的不良免疫应答(如炎症和过敏)、非正常的自身免疫反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等。除此之外,中医也对提高抗肿瘤免疫反应和调节细胞凋亡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一般来说,特定的中医方法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机理,涵盖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两个组成部分。以上这些都是中西医结合免疫学的研究内容。

二、中西医结合免疫学发展简史

免疫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进入20世纪以来,免疫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免疫学正是伴随着中医学和免疫学的快速发展而出现并发展起来的。

(一)经验免疫学时期

一般指16世纪到17世纪初这一时期。主要的标志性事件是我国医生用接种“人痘苗”的方法预防天花取得成功,并传入邻国。

我国古代医生在医治天花的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康复后的天花患者及护理者,或穿过沾染患者痘痂衣服的人不再患天花,于是大胆创用了将天花痂粉吹入正常人鼻孔的方法来预防天花,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疫苗。据考证,这种人痘苗在唐代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就已出现,至10世纪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并逐渐传播到国外。约15世纪,人痘苗法传到中东。当地人把鼻孔吹入法改良为皮内接种法,免疫效果更加显著。1721年,英国驻土耳其大使夫人Mary Montagu把这种接种法传入英国,并且很快传遍欧洲。

然而,这种经验性的人痘苗虽然有一定免疫效果,却不十分可靠,而且还有人工感染的危险,所以未能被人们普遍接受。

(二)传统免疫学时期

一般指18世纪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

1.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方法的建立 1798年,英国乡村医生琴纳(Edward Jenner,1749—1823)从挤奶女工多患牛痘(一种轻型的局部痘疹)但不患天花的现象中得到启示,经过一系列实验后,于1798年成功地创制出牛痘苗,这是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疫苗。随后发表了接种牛痘苗成功预防天花的研究报告,他以研究及推广牛痘疫苗、预防天花而闻名,为人类最终战胜天花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被称为免疫学之父,并且为后人的研究打开了通道,促使巴斯德、科赫等人针对其他疾病寻求治疗和免疫的方法。

随着微生物检测、培养、分离等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先后发现了多种病原菌。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首先研制出鸡霍乱、炭疽和狂犬病疫苗,并证明接种疫苗可预防相应的传染病。人工主动免疫预防疾病从此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1890年德国医学家比瑞格(Emil Adolf von Behring,1854—1917)发现疫苗接种个体血清中存在结合对应病原菌的物质(抗体),研制出白喉抗毒素并用其治疗白喉患者,拉开了适应性免疫应答研究的序幕,同时也推动了体液免疫的研究。比瑞格从日本著名细菌学家、免疫学家和医生北里柴三郎(Kitasato Shibasaburo,1852—1931)那里了解到中医学中以毒攻毒的医理,由此联想到既然病原菌能产生毒素就一定能产生一种能攻毒的抗毒素,他们在非致死范围内给实验动物注射毒素,结果发现当剂量逐渐增加时,这些动物的血液具有中和毒素的免疫能力。比瑞格于1901年因发现抗体及建立血清疗法而成为第一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开创了人工被动免疫疗法之先河。

2.原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说的提出及两者的统一 俄国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梅契尼可夫(Elie Metchnikoff,1845—1916)发现吞噬细胞可吞噬微生物,揭示了机体存在固有防御(免疫)机制,并于1883年提出了细胞免疫学说,认为吞噬细胞是执行抗感染免疫作用的细胞。1908年,他因这一吞噬作用(phagocytosis)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因为发现乳酸菌对人体的益处,被称为乳酸菌之父。

1894年比利时细菌学家、免疫学家博尔德(Jules Bordet,1870—1961)发现了补体,研究了溶血作用,建立了“补体结合试验”,奠定了体液免疫学和血清学的基础,这些发现支持了体液免疫学说。他由于发现百日咳杆菌并研制成百日咳菌苗,获19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98年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Paul Ehrlich,1854—1915)是化学疗法的先驱。他最早用化学反应解释免疫过程,首次定量地研究了毒素与抗毒素的沉淀反应,建立了体液免疫学说和抗体形成的侧链学说。由于他的研究,科学家开始使用“免疫化学”这个名词。同时,他也预测了自体免疫的存在,称之为“恐怖的自体毒性”(horror autotoxicus),因此获得了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世纪末对机体免疫机制的一系列认识,以及不同学派(如体液免疫学派和细胞免疫学派)的出现和争论,极大地推动了免疫学的发展并扩大了其研究领域。1903年,英国免疫学家赖特(Almroth Edward Wright,1861—1947)等发现动物免疫血清能加速吞噬细胞对相应细菌的吞噬,提出了免疫血清(含抗体和补体)具有调理吞噬的作用,从而将体液免疫学说和细胞免疫学说统一了起来。

3.免疫病理概念的建立 1902年,法国生理学家里歇特(Charles Robert Richet,1850—1935)等发现,接受海葵提取液注射后幸免于难的狗,数周后再次接受极小量海葵提取液可立即死亡,据此提出了过敏反应的概念并开创了免疫病理学研究。他发现将一个免疫动物的血清输到第二个动物身上,第一个动物的免疫性也就传给了第二个动物。从而使人类第一次利用血清体内注射获得了治疗的成功,为现代医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由于其在过继血清疗法和过敏反应研究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被授予19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免疫学有关技术的建立 1900年前后建立了多种基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的传染病经典血清学诊断方法。除了博尔德和让古(O.Gengou)于1900年建立了补体结合试验,即博-让二氏现象外,其他著名的试验方法还有:1896年达勒姆(Herbert Edward Durham,1866—1945)等发现特异性凝集反应,同年肥达(G.Widal)建立了诊断伤寒的肥达试验。1898年,克劳斯(R.Kraus)建立了沉淀试验。1901年,奥地利著名医学家、生理学家兰德斯坦纳(Karl Landsteiner,1868—1943)发现了A、B、O、AB四种血型中的前三种,建立了检测血型的玻片凝集试验,在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1年,“免疫学”一词首次出现在《Index Medicus》中,1916年《Journal of Immunology》创刊。自此,免疫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得到承认。

(三)现代免疫学时期

一般指20世纪中叶以来的时期。继1939年,瑞典化学家蒂塞利乌斯(Arne Wilhelm Kaurin Tiselius,1902—1971)等运用血清蛋白电泳技术,证明了抗体是Y球蛋白,于194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42年,Chase和Landsteiner发现迟发型超敏反应可以通过致敏淋巴细胞而不是抗体转移给正常个体之后,免疫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成果。

1.免疫耐受和克隆选择学说 1945年欧文(Owen)发现在胎盘血管融合的异卵双生小牛体内,各自含有两种不同血型抗原的红细胞,成年后小牛可接受对方移植的皮肤而不排斥的现象。此后,1949年澳大利亚微生物学家伯内特(Frank Macfarlane Burnet,1899—1985)把无性繁殖等方法应用于病毒研究,提出了新的免疫学理论——获得性免疫和无性繁殖系选择学说。他从理论上预言,产生抗体的能力可能不是先天的,而是一种细胞对异物的主动的反应过程;在免疫反应中,免疫耐受性是由于“自我识别”发生在胚胎期的适当阶段,由此提出了免疫耐受的概念。1953年,阿拉伯裔英国学者梅达瓦(Peter Brian Medawar,1915—1987)等给胎鼠或新生鼠注入同种异型脾细胞,成功地诱导出获得性移植耐受,证实了胚胎期或新生期免疫耐受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动物胚胎期或新生期接触抗原,可诱导其发生免疫耐受,动物成年后对该抗原特异性无应答。因其在移植免疫学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被誉为“器官移植之父”。

1957年,伯内特提出了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该学说认为,体内存在识别各种抗原的免疫细胞克隆;抗原通过细胞受体选择相应的克隆并使之活化和增殖,变成抗体产生细胞和免疫记忆细胞;胚胎时期与抗原接触的免疫细胞可被破坏或抑制,称为禁忌细胞株(forbidden clone);部分免疫细胞可因突变而与自身抗原起反应。作为研究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理论基础,对抗原的识别、免疫记忆、免疫耐受、自身免疫及移植排斥等都做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初步奠定了免疫区分“自己”与“非己”的理论基础,从而开启了现代免疫学的新阶段。伯内特和梅达瓦的研究成果——克隆选择学说和获得性免疫耐受获得了196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的阐明 1959年,波特(Rodney R.Porter)发明了选择性断裂酸解方法,成功地将免疫球蛋白G裂解为三个片段。为了克服酶解法的缺点,埃德尔曼(Gerald Maurice Edelman)发明了用浓尿素还原抗体分子二硫键的方法,将免疫球蛋白G裂解为更小的片段,并确认它们是构成免疫球蛋白G的两种多肽链。两位科学家因阐明了抗体的基本结构及各功能区,获得了197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B细胞和T细胞及其亚群的阐明 20世纪60年代,胸腺和骨髓的中枢免疫器官地位被揭示,明确了T细胞和B细胞及其主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效应,并发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协同作用,逐步证实T细胞和B细胞各自存在不同的亚群。随之70年代发现自然杀伤细胞,90年代又发现调节性T细胞等。

4.抗体多样性机制的阐明 在1959年明确抗体结构基础上,日本分子生物学家利根川进(Tonegawa Susumu,1939—)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于1978年从分子和基因水平揭示了抗体多样性发生的遗传学机制。1987年因“发现抗体基因及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基础”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T细胞识别抗原的MHC限制性 1984年,戴维斯(Mark Davis)和斋藤(Chien Saito)等成功地克隆了T细胞抗原受体的基因。免疫识别及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与机制,以及免疫细胞发育、分化、活化与信号转导的机制得到了逐步的阐明。澳大利亚学者杜赫提(Peter Doherty)和瑞士苏黎世大学实验免疫学教授辛克纳吉(Rolf M.Zinkernagel,1944—)发现并明确了T细胞识别抗原有MHC限制性。两人分享了199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6.树突状细胞的抗原递呈功能和Toll样受体功能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细胞生理学和免疫学实验室的生物学家斯坦曼教授(Ralph Marvin Steinman,1943—2011)发现并证实了树突状细胞在启动适应性免疫中的生物学功能。美国免疫学家和遗传学家比尤特勒(Bruce Beutler,1957—)和霍夫曼(Jules A Hoffmann)揭示了固有免疫重要受体——Toll样受体及其功能,两位科学家因发现如何激活先天免疫而分享了2011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同年,两人又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关于先天免疫机制激活的发现”,斯坦曼共同获得该奖。

7.免疫学技术和方法学的进步 在免疫学研究历程中,技术与方法学的研究亦不断深入,发展并形成了诸如放射免疫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等多项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影响深远的生物技术。新型疫苗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人工制备抗体技术的发展。由于天然抗原通常含有多个表位,每一表位均可刺激机体的一个特异性B细胞克隆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所以目前人工制备的抗体主要有三种类型:①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Ab)。该抗体是指用包含多种抗原表位的抗原免疫动物,获取的动物免疫血清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优点是易制备,具有多种作用;缺点是特异性差,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②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该抗体是由识别同一抗原表位的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同源抗体。优点是纯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可大量生产等。③基因工程抗体。该抗体是指经DNA重组技术,在基因水平上对Ig分子进行切割、拼接或修饰,重新组装成新型的抗体分子,又称重组抗体。其制备原理是从B细胞获得编码抗体的基因,或以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基因片段,经体外DNA重组后,转化受体细胞,使其表达特定抗体。已制备成功的抗体有嵌合抗体(chimeric Ab)、人源化抗体(humanized Ab)、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b)、Fv抗体、单链抗体、小分子抗体等。基因工程抗体既保留了单克隆抗体均一性及特异性高的优点,又可赋予其一些新功能或减免不良反应,有极广阔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的发现 在20世纪80年代,巴尔-西诺西(Francoise Barre-Sinoussi)和蒙塔尼(Luc Montagnier)成功地复制出HIV-Ⅰ基因组片段,最终发现了艾滋病病毒循环复制及与主体病毒相互配合的病理,确立了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方式,因此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9.激活免疫系统法则的发现 博伊特勒(Bruce A.Beutler)和霍夫曼(Jules A.Hoffmann)主要研究了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先天性免疫系统,发现关键受体蛋白质能够识别微生物对动物机制的攻击并激活免疫系统。斯坦曼(R.M.Steinman)则聚焦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获得性免疫系统,他发现了能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突细胞。其成果使人们对免疫系统的理解发生“革命性”变化,并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道路,因此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0.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 美国艾利森(James P.Allison)运用CTLA-4与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日本学者本庶佑(Tasuku Honjo)运用PD-1与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两人因在癌症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贡献而获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此外,还有一些没有获奖的成果,如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发现,与上述获奖成果一样,也是免疫学发展史上的标志性成果。

(四)中医免疫学和中西医结合免疫学的发展

1.古代医家的贡献 除了上文提到的公元11世纪开始用接种人痘法预防天花,开创了人工免疫预防之先河,对种牛痘苗预防天花的发明有启迪作用之外,狂犬病疫苗的研制也是一项重要贡献,当时这种疫苗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我国医学历史上,很早就有“免疫”的思想,古代中医观察到患过某种传染病后不再患相同疾病的现象,提出了“以毒攻毒”的防治疾病思想,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的《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提到,治病要用“毒药”,药没有“毒性”就治不了病。公元3世纪用狂犬病犬脑敷被咬伤者伤口来预防狂犬病的发作,这就是“以毒攻毒”的治病方法。然而,最早把这种免疫思想付诸实践,并最早从事免疫学研究的先驱,是东晋有名的医学家葛洪。其所著《肘后方》中就记载了“乃杀所咬犬,取脑敷之”的方法防治狂犬病。

2.中医基础理论与免疫 在中医学的发展历程中,众多的学说与免疫有关。

(1)阴阳学说与免疫 中医学认为,人是阴阳对立统一整体。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相互调节,取得动态平衡,从而使机体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状态。很多研究表明:免疫应属人体阴阳平衡范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免疫系统内部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维持平衡和稳定;若阴阳失衡,免疫功能常发生变化。一些免疫相关疾病则常出现阴阳失衡的表现。

(2)邪正学说与免疫 中医学的正气简称“正”,是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总称,包括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邪防病能力和康复自愈能力等。现代研究表明,中医学的正气包括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三大功能。中医学的邪气简称“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病原生物),有内邪与外邪之分。正气抗邪防病的能力与免疫防御功能类似,自我调节能力与免疫自稳功能类似,正气协调脏腑经络气血的能力则与免疫监视功能类似,可防止痰积血瘀,以免发生癥瘕积聚(肿瘤)等。

(3)气血津液学说与免疫 中医学的“气”是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元气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本,如果元气衰少,会影响到免疫器官的发育。营气可化生血液,在血和津液中含有诸多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各自发挥重要的免疫作用。

(4)藏象学说与免疫 心、肝、脾、肺、肾五脏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五脏的名称与西医学的脏器虽然相同,但其生理、病理含义却不完全相同。中医学将内脏的功能活动统称为脏气,并以脏气的强弱来表示机体抗病能力的高低。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藏象学说与免疫的关系十分密切,如五脏的生理功能包括诸多免疫功能,也与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相关;五脏的生理功能异常,某些免疫功能也发生变化。

(5)体质学说与免疫 中医体质学说十分重视正常人体的差异性,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证候表现及临床治疗均与人的个体体质有关,并从不同角度将人分为不同的体质类型。现代研究表明,有些体质类型人的某些免疫功能与他人常有差别,对抗原刺激的反应性也不尽相同。

3.中医临床实践与免疫 几十年来,人们从现代免疫学角度探讨了一些中医病证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机制。大量研究资料证明,与正常人相比,气虚、血虚、肾虚、脾虚等多种虚证患者的某些免疫功能常常降低,也有些实证患者表现为某些免疫功能紊乱,表明中医多种病证与免疫密切相关。用扶正固本类中药治疗一些虚证后,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外,某些免疫功能也随之得到改善;而某些祛邪中药则能通过抑制过高的免疫应答或提高较低的免疫应答水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另外,中药、针灸治疗疾病的机制也涉及较多的免疫学因素。经多年研究证明,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与某些中医病证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同时还证明很多方剂、单味中药或中药的某些组分,以及针灸某些穴位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有的能增强某些免疫功能,有的可抑制某些免疫功能,有的则有双向调节作用,也有的能增加或减少某些免疫器官的重量或免疫细胞的数量,从而从免疫学角度初步揭示了中药、方剂或针灸治疗中医病证的部分作用机制。近年来,人们还研发了一些新的中药免疫调节剂作为药品或保健品使用。

4.中西医结合免疫学的发展 中医药的有效成分对西医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功能影响的机理研究逐渐开展,从而为中医与西医治疗周期中的不同程度合并和互补使用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中西医结合免疫学已成为近年来前沿免疫交叉学科发展的研究热点,如发现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可以有效地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过敏性疾病等,其机制的阐明必将对进一步彰显中医药的治疗优势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郝慧琴 马存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