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访紫姑神
苏轼乘一叶扁舟,横渡春江,小舟中的苏轼看到了江岸的青山,山下有栖霞楼。苏轼下小舟,登楼与友人畅饮谈笑。栖霞楼高耸入云,音乐和歌声缭绕在云中和江水上。苏轼和友人们如同云中的神仙一般,连伴舞的佳人都喝醉了。
醒来后,才知道这又是一个梦。
苏轼推窗远望,大江奔流青碧如练,长空皓月照彻千里,遂作《水龙吟·黄州梦过栖霞楼》: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苏轼想到和黄州朋友春游的约定。
这是每年春天雷打不动的约定,去年正月二十日,今年还是正月二十日。苏轼感慨:“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并与朋友相约每年此时相约:“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苏轼曾说,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他是文豪,但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是政府官员,但并没有半点官僚气息;他是学者,但并不是书斋中“之乎者也”的腐儒,他把每一种身份都做得恰到好处,喜爱而不痴迷。
苏轼失意时候如此,得意时候也是如此,他是本色演出,并无半点伪装。其在徐州任太守期间,在云龙山上喝醉了,就躺在山石上袒胸酣睡,被别人认出来这是徐州城的太守,反倒是拍拍手,大笑着下山,如此不拘小节的太守,反倒赢得了百姓的爱戴。而那些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刻意维护自己形象的官员,不仅当时被百姓所厌恶,也会很快地被历史所遗忘。
在黄州也是,苏轼喝醉了酒,或是醉卧在桥边,或是躺在田间地头睡去,直至被农夫叫醒,被朝阳唤醒。
苏轼交了很多市井乡野的朋友,他们是苏轼在黄州真正的朋友。陪着苏轼远足、戏水、泛舟、探险、游玩、耕种、喝酒、采药、钓鱼、盖房子。苏轼在黄州真正的友人,不是那些所谓的黄州太守、鄂州太守,官府的官员——他们有着繁忙的公务需要处理,他们有着职务在身,岂能常常和苏轼游玩?
他们按照惯例,先是找一处景色绝佳的花树下饮酒。酒依旧是潘丙带的,他们席地而坐,旁边有晚开的红梅树,红梅绽放、团团如火,苏轼写词: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他们共同回忆过去一年种地的趣事,那垦荒的艰辛已经成为温馨的记忆。潘丙传授酿酒的窍门,讲述酒馆的趣闻。郭遘是药师,建议是否可以用草药入酒,酿造一种药酒。
苏轼对酒和草药都很感兴趣,并且常常亲自实验,他们谈得津津有味,兴致盎然,颇有把酒话桑麻之意思。苏轼历经的地方多、读的书多,潘丙、郭遘便让苏轼讲述趣事。
苏轼饮一口酒,说道:这个故事是我老家一个发小曾经讲给我听的,这是他亲眼见过的事情。
苏轼继续说道:这个事情和鱼有关。你们在江边生活,见过鱼飞起来吗?
潘丙和郭遘说道:鱼怎么能飞呢?见过鱼能飞,那是因为被白鹭给衔住了。
苏轼继续讲道:我这朋友,小时候见到一家人鱼池中养了数百条鱼,而且这池水很深很深,池子壁是砖瓦砌成的,池子四周都是房屋,这个鱼池据说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了。
一天,天气晴朗,空中也没有打雷的声音,没有下雨的迹象。就在此时,池中突然传来暴风骤雨的声音,我那朋友一看,这池中的鱼都脱离水面飞了起来,扶摇直上,如同羊角一样盘旋升到天空,不知道去哪里了。
鱼飞了!
苏轼继续说道:我这朋友告诉我,这是这些鱼没有守卫好自己的精神,因此被蛟龙给捉去了。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蛟龙要是来抓这些鱼,肯定会兴风作雨,而那天是大晴天,蛟龙是不会出现的。鱼之所以飞上天的原因,是因为这些池中的鱼已经被困了三十多年,每天都有想飞离这个池子的念头,这个梦想一直坚持着,因此时间久了,他们不灭的精神积聚成了巨大的力量,将他们带上了天。
苏轼讲的故事,粗听荒诞不经,但是细想去,还有些道理。
酒后,三人互相搀扶着,唱着歌回家了。
次日,潘丙和郭遘急匆匆来到临皋亭。
他们跟苏轼说道:紫姑神又附体到郭氏身上了,要不要去看看。苏轼知道紫姑神,他还没来黄州时候,紫姑神就降于郭氏,说道:苏轼将要来黄州,而当时没有任何人知道苏轼将要来黄州的消息,紫姑神是如何预知的呢?
苏轼当然不会错过这一次机会。
苏轼跟着潘、郭去郭氏家,进家门,只见一个用草木绑扎而成的女子形象立在香案之上,案上还有一草木灰盆,盆上插着一双筷子,两个小童子在旁边扶侍着。另有一妇人是翻译,即紫姑神的代言人。
苏东坡尚未落座,紫姑神已知东坡已到,乩言:请苏公稍候,将赋诗起舞以娱苏公。
苏轼很有礼貌地问那“女子”是神还是仙,那“女子”回答说:曼卿之徒也。
苏公问:什么名字?
那“女子”用筷子在地上写道:妾本寿阳人,姓何名媚。字丽卿。父为廛民,教妾曰:“汝生而有异,它日必贵于人。”遂送妾于州人李志处修学。不月余,博通《九经》。父卒,母遂嫁妾与一伶人,亦不旬日,洞晓五音。时刺史诬执良人,置之囹圄,遂强取妾为侍妾。不岁余,夫人侧目,遂令左右擒妾投如厕中。幸遇天符使者过,见此事,奏之上帝,上帝敕送冥司,理直其事。遂令妾于人间主管人局,盖世所谓紫姑神者。
苏轼从那“女子”所说的话与所写的字中,知道“女子”乃紫姑神附体,于是进一步问道:您是什么时候的人?
回答说:唐时人。
苏轼问那刺史姓名,紫姑神回答:见有一所主,不敢言其名。
苏轼再问:刺史后来作什么官?
紫姑神回答说:后入相。
苏轼见紫姑神不愿说出刺史的姓名,知紫姑神是一位知书识礼者。
苏轼于是又问:什么帝代时人?
回答:武则天时。
又问:上天既为三姑理直其事,那刺史夫人后得何罪?
紫姑神回答:罚为下等。
紫姑神说完后,又用筷子在地上写道:学士刀笔冠天下,文章烂寰宇,身之品秩,命之本常,朝野共矜而不能留连,皇王怀念而未尝引拔,暂居小郡,实屈大贤。如贱妾者,主之爱而共憎,事之临而无避,罪于非辜之地,生无有影之门,赖上天之究情,使微躯之获保,何期有辱朝从,下降寒门,罪宜千诛,事在不赦,维持阴福,以报大恩。
苏轼见紫姑神地上所写之字,心中若有所悟,便问道:某欲弃仕路,作一黄州百姓,可否?
紫姑神口言七言绝句一首:
朝廷方欲强搜罗,肯使贤侯此地歌。只待修成云路稳,皇书一纸下天河。
苏轼一听,笑了起来。又问:余欲置一庄,不知如何?
紫姑神回答道:学士功名立身,何患置一庄不得。
苏轼又以征求意见的口吻问:道路无两头,学士什么地方下脚?
紫姑神微微一笑,再赠七言绝句一首说:
蜀国先生道路长,不曾插手细思量。枯鱼尚有神仙去,自是凡心未灭亡。
苏轼听了,心中已有几分明白,于是上前敬上腊茶一杯。紫姑神喝了一口,随即以《谢腊茶》为题写诗说:
陆羽茶经一品香,当初亲受向明王。如今复有苏夫子,分我花盆美味尝。
当时,黄冈少府张承议舜臣在场,为示敬意,特上香一柱,紫姑神亦以《谢张承议惠香》为题吟诗一首:
南方宝木出名香,百和修来入供堂。贱妾固知难负荷,为君祝颂达天皇。
时在场的黄州士民皆礼拜紫姑神,紫姑神遂以《赠世人》为题吟曰:
赠君一术眇生辰,不用操心向不平。隐贿隐财终是妄,谩天谩地更关情。花藏芳蕊春风密,龙卧深潭霹雳惊。莫向人前夸巧佞,苍天终是有神明。
一位姓王的地方官员上前恳请紫姑神指示迷津,紫姑神以《赠王奉职》为题,写诗说:
平生有幸得良妻,此日同舟共济时。蜀国乃为君分野,思余自此有前期。
时郭氏家中有一张七弦古琴,紫姑神应声而作《琴歌》说:
七弦品弄仙人有,留待世人轻插手。
一声欲断万里云,山林鬼魅东西走。
况有离人不忍听,才到商音泪渐倾。
雁柱何须夸郑声,古风自有天地情。
伯牙死后无人知,君侯手下分巧奇。
月明来伴青松阴,露齿笑弹风生衣。
山神不敢隐踪迹,笑向山阴惧伤击。
一曲未终风入松,玉女惊飞来住侧。
劝君休尽指下功,引起相思千万滴。
紫姑神以上数诗,敏捷立成,诗中杂以嘲笑,皆有妙思,苏东坡感叹良久。继而又问了一些神仙鬼佛变化之理,紫姑神的回答皆在人们的意料之外。
坐中一客人欢欣鼓掌,作《道调梁州》寄兴,紫姑神闻歌起舞,步步中节。
当歌曲唱完,紫姑神停止舞步,礼拜苏东坡,请求苏公作诗。
苏轼回答:轼不善作诗。
苏轼又答:轼非不善,但不欲作耳。
紫姑神说:只要不及新法,但作无妨。
苏轼闻言大笑。
紫姑神又请求说:公文名天下,何惜方寸之纸,不使世人知有妾乎?
话已至此,苏东坡不便再推辞,于是当场作《少年游并序》一首,其序云:
黄之侨人郭氏,每岁正月迎紫姑神,以箕为腹,箸为口,画灰盆中,为言敏捷,立成。余往观之。神请余作《少年游》,乃以此戏之。
玉肌铅粉傲秋霜,准拟凤呼凰。伶伦不见,清香未吐,且糠枇吹扬。到处成双君独只,空无数,烂文章。一点香檀,谁能借箸,无复似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