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安国沐浴
定惠院的东边是一座小山,这一天,苏轼拄着拐杖,由苏迈陪着,往定惠院的东边出发。
苏轼摩挲着自己的大肚子,慢慢地走路。路上看到好竹子,无论是在农舍边、僧舍、路边,都会停下来细细欣赏一番,有时候为了欣赏竹子,甚至敲门到陌生人家,苏轼写道“先生饱食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杂花五颜六色,春树冒出嫩芽,树上鸟雀乱鸣,厚厚的杂草中早已经钻出了嫩绿的小草,去年干枯的黄草和今年的新生的绿草相杂糅,留下时光的足迹。树枝上的新芽,在春寒料峭中瑟瑟地探望着这个陌生的世界。这个嫩芽若是有视觉,会看到一位戴着方巾、拄着拐杖、须发花白的闲人站在不远处,这个人正向桃花李花那里望着。
这个人好像突然发现了什么,快步用拐杖拨开草丛,往前走去,是的,他看到一株与众不同的花树,似曾相识。那花树独自远远地立在竹篱边,像是一位潇洒飘逸、卓尔不群的隐士,藏身于山林之中。
苏轼走近花树,心说:“这是蜀地的海棠花树”。海棠花色没有桃花那么娇艳、也没有李花那么惨白,却清新脱俗,树枝遒劲,风骨仙姿。
苏轼好像遇到了老乡一般。黄州这地方草木倒是挺多,但是这种名贵的花木是很少的!苏迈并没有在川蜀生活过,苏轼和苏迈说道:你知道吗,海棠是我们川蜀特有的花树啊。这是我们家乡的花木。怎么会单单有一株海棠花木在这里独自生长、盛开呢?你说说这海棠是从哪儿来的呢?谁这么多事,将此花移在黄州这贫瘠的地方?
这一株海棠花木在这开着,映衬的满山的桃花、李花和杂花都显得俗了!苏轼写诗:“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苏迈说道:或许有蜀地定居在黄州的人,因为太想家了,为了寄托思乡之情,将家乡的花树移种到这里了。
苏轼说道:应该不会,把这么一株海棠从蜀地移植到这里,有千里之遥。就算来到黄州,水土不服,也不易成活。而且就如同我这样多事的人,都不会做出这种非常的事情,更何况他人?按照我的感觉,很有可能是蜀地的鸿鹄衔来的。苏轼写诗:“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
苏迈说道:鸿鹄衔来了海棠的种子,然后掉落此地,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株海棠树,有可能啊!
苏轼说道:蜀地这种垂丝海棠树很是珍贵的,但是黄州当地人不知道这种海棠的珍贵啊!任由其在荒山野岭生存。
苏轼从中感觉到了造物主的用意,造物主将这样一株珍贵的海棠花安置在山谷中,似乎是想告诉苏轼:海棠都能随遇而安,在黄州这贫瘠的土地上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难道我们人还比不上一株海棠吗?苏轼写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苏轼揉揉眼睛,认真欣赏起这株海棠。花瓣红的好像女儿醉酒后的绯红的脸颊,红色的花在绿叶之中,好像是绿色的袖子中若隐若现的肤色。树林深处,晨光熹微,雾气弥漫,朵朵海棠花似乎刚刚睡醒。露水在花瓣上面,在晨光下熠熠生辉,想这花在月下会更加清美动人。
苏轼赞美道“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过两日,苏轼果然在海棠树下置酒,直到醉了,苏迈扶着父亲回到禅房,苏轼醉眼看着海棠说:明天酒醒了我会再来,苏轼在诗歌中写道“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次日酒醒后,苏轼在房间里写下《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苏轼拿着写完的诗稿,在书房中踱步吟咏此诗。同情这株江城海棠花的遭遇。独自开放在这山野之中!苏轼正在吟咏,突然听到门外有人拍手称赞:好诗!好诗!山中海棠何其幸运,能得苏大学士吟咏!苏轼立即停止吟诵,放下诗稿,向门外迎接去。
来人是定惠院老僧。
苏轼将老僧迎接到屋中。老僧拿起苏轼的诗稿,亦是再三吟咏。说道:我也知道寺院后山有一株海棠花树。但是不知道来历,现在知道了!这海棠树定是知道苏学士要来这里,所以早早在此等候。现在海棠树有了,海棠诗有了。可喜可喜啊!苏学士在书房独自吟咏,并不期被定惠院老僧听到,说道:我是实在无聊,写写诗歌打发时间。
老僧说道:既然无事,随我去城南安国寺如何?安国寺浴池每月向僧人开放,我们可以去泡泡澡,洗一洗身上的尘垢?苏轼说道:我知道贵寺,前朝宰相韩琦曾经在此苦读。一直想去安国寺拜访,但是罪臣身份,已经叨扰了贵寺,实在是怕再亵渎了安国寺啊!
老僧回道:安国寺住持继连和尚岂会在乎这些,实不相瞒,是他让我邀请你过去的。
到了安国寺,进了寺庙大门,苏轼见到一老僧站在寺院中,须发尽白,鹤发童颜,满脸笑容望向苏轼。定惠院老僧说道:继连住持,苏轼我给你请过来了。继连住持说道:欢迎苏学士!我们寺里面有澡堂子,今天没有别的事情,就是想请苏轼到我们澡堂子里面泡澡。
苏轼随继连走进浴室,脱下衣服,往浴池中走,顿时感觉温热如初夏、雾气弥漫,透过浓浓的雾气可以看到一个圆形的大池子,热气正是从大池子中散发出来的。继连在前,苏轼在后,沿着一个台阶走到浴池上,又慢慢地将身体探入热水中。苏轼顿时感觉浑身通透舒爽,在云雾缭绕之中,仿佛整个人都得到了放空。
苏轼笑着和继连住持说道:岁数大了,人也懒了。你看看我,很久都没洗澡了。身子脏了,才想得洗一洗!知道贵寺有浴池。但真是羞于来此啊!
继连和尚笑道:怎么不来?还怕我们寺庙的浴池洗不干净你身上的灰尘啊?我们炭火充足,一池水不够,大不了再换一池热水。
苏轼笑着说道:我从开封到黄州,风尘仆仆,积攒了一身灰,正是怕洗脏了你们的池水啊。
继连住持笑着说道:今天,这一池水都是你的。但是有一点,洗完澡了,得给我们这浴池题一首诗歌。
苏轼说道:洗澡是可以,诗歌是万万不可再题了。写诗歌费头发啊,你看看我这头发,又白又稀少,全是文章诗词惹的祸。现在簪也簪不起来,往下梳才发现,垂发还不到耳朵。
继连住持说道:我们寺庙每个月浴池开放一次,苏学士每个月都可以来沐浴。我们这里薪碳还是很多的,水到处都是。洗澡是最廉价的修身养性了。
泡过澡后,继连带着苏轼到一处搓澡。
苏轼看着自己身上搓掉的泥巴,像是桎梏的枷锁一样纷纷掉落,这些泥巴,或是来自开封、陈州、或是乌台牢房。苏轼顿时感觉身心轻松。披上衣服,继连和苏轼说道:刚才已经洗掉身上的污秽,老僧再带你去一个地方。
穿过竹林,便看到一小阁,进入小阁,有小茶几,茶几上有茶一壶,茶盏一枚,有热气正从茶壶嘴中袅袅腾出,茶壶旁边有笔墨纸砚。茶几临小窗,对着苍苍竹林,风来疏竹,竹影斑驳跳跃在茶几上,偶有鸟鸣声从竹林传来。继连住持对苏轼说:平日里我喜欢在此静坐。苏学士可以在此静坐休息,品尝我们寺院自己炒的春茶,老僧不打扰了。
继连离开竹阁。
苏轼并不客气。面向竹林,盘坐在茶几旁边,将头发散开。品一口春茶,闭目凝神,听萧萧风吹竹声,和鸟鸣声。更觉得置身于尘世之外,心灵好像飞翔在竹海里,天空里。苏轼的感觉心灵确实是困倦了,因为夜晚中还会被乌台监狱的噩梦惊醒。那些官场的事怎么能如梦幻泡影一般,倏忽而过?那些得失荣辱,虽然如过眼烟云,但是也时常飘过来投下阴影。
想走出去,谈何容易?
身体可以随时步入春山、散步江畔、沐浴月色,心灵的救赎却需要时间。此时的苏轼不可避免地又走入了佛道。苏轼开始羡慕继连住持的生活,有这么一处安静修身的地方!在朝廷中身不由己的生活,怎么能比得了这里的一张床,安安稳稳的修养呢?苏轼感觉今天的洗澡非常重要,不仅洗去了身上的污垢,而此处的小阁也像是一个心灵的浴池,心灵在这里默坐也得到了净化。
许久,苏轼睁开眼,铺开纸卷,写下一首诗歌《安国寺浴》,便默默离开了。
老来百事懒,身垢犹念浴。衰发不到耳,尚烦月一沐。
山城足薪碳,烟雾濛汤谷。尘垢能几何,倏然脱羁梏。
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心困万缘空,身安一床足。
岂惟忘净秽,兼以洗荣辱。默归毋多谈,此理观要熟。
此后每月,苏轼总会来安国寺汤池中沐浴,竹阁静坐。
钓鱼,爬山,饮酒,采药,观花,读书,偶尔在月下漫步,结交了几个性情相投的市井朋友,苏轼感觉这日子还真不错。
这个时候,苏轼想起了王定国。
这位因自己牵连被贬谪最远的友人,不知道近况如何?
苏轼终于收到王定国的书信。苏轼大喜,快步走入房间,小心翼翼撕开信封,王定国说自己在岭南一切都好,并牵挂苏轼在黄州是否安好?苏轼看完信,提笔给王定国回信,苏轼仿佛看到了王定国在岭南艰难的生活,深感愧疚。但是这绝不是伤心的时候,苏轼也不是那种互相哀怜叹惋的人,在信中将自己黄州初期的生活写得很是悠闲、惬意,苏轼写道“某寓一僧舍,随僧蔬食,甚自幸远”“所云出入,盖往村寺沐浴,及寻溪谷钓鱼采药,聊以自娱耳”。
在信的最后,苏轼附上初来黄州所写的诗歌: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郎,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定国和苏轼两位,贬谪、患难并没有改变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在苏轼贬谪黄州的期间,王定国和苏轼之间书信不断,曾经他们相濡以沫,而今也并没有相忘于江湖。靠着共同的慰藉与鼓励,度过了那段最凄惨落魄的岁月。而王定国,受到苏轼连累贬谪岭南,那里气候潮湿、毒虫遍布、生活异常艰苦,王定国的一个儿子死于贬谪路上,一个儿子死在岭南,自己也险些病死,却无一丝一毫抱怨,与苏轼始终保持着笃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