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感通幽:法学阅读方法与写作思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二)

卓泽渊[1]

读书,于我们来说有着多样的动因与追求。不同的旨趣,使读书成为一件令人炫目而又十分优雅的事情。在读书这件事情上,最能使我敬佩的是读而能有感,有感而能发,发而能成文,汇文而能成书的境界。

为实用而读书,是读书者的常态。我们都会因为实用的需要而读书。比如为了操作某个物件,通过某一考试,学习某一技艺,从事某一职业而读书,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读书都是必要的,必须的,也是十分有用的。读书是知识的不尽来源,这也许就是宋朝朱熹所描述的感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志趣而读书,那是特别令人羡慕的事情。读书本身就是一件乐事,更让我们觉得快乐的是,还能增长知识、广博见闻、陶冶性情、激发灵感。读到高兴处,为之兴高采烈,或击节称赞,或舞之蹈之,乐莫大焉。这也许就是明代于谦的感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这种乐趣只有读书人自己最为清楚。

将读书的感悟发而成文,汇文成书,是读书的别样境界。它是认知的再创造、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活动。作为我们法学界、法律界的同人,本书作者刘树德,是一个刑法学博士、一个法官、一个司法体制改革以及审判管理专家,同时也是一个乐于阅读,并能把读书境界提升到极致的学者。他将新作《法感通幽》书稿发给我,使我能先睹为快。

该书以优美的文字将读者的思绪引进一本本法学专著、一篇篇法学文章。随着作者的论述,我们进入了一个又一个法学与法律的场景,既能感受原作所构建的美妙世界,又能获得本书作者的感悟,进而生发出我们自己的联想。这就形成了一个更为奇妙的阅读场景:“原作—感悟—新感悟”。“原作”“感悟”“新感悟”这三者就是引导和助推我们“通幽”的元素,作者这么做了,我们也不妨一试。《法感通幽》所期待的,正是许多人所追求的那种,可以想见而又难以言喻的法与法治的幽深之境,法律与法学的玄妙之处。我愿意为之击节,并介绍给读者。

通幽法感自接地,卷帙成梯可触天。

世上风云书海里,庭中争讼律条间。

粗茶淡墨一心静,国法天规两眼观。

哪有纷争不堪解,胸中锦绣是宏篇。

2021年春于大有北里


[1]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