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何正确地努力,拿到结果
有一句特别的话要说在前面:当你看到这本书时,请不要先质疑,也不要认为我在说教,我只是以一个同行者的身份与你探讨如何正确地努力,拿到结果,干出成绩,打赢人生的持久战。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 • 帕累托提出了著名的“二八法则”,又称“关键少数法则”。“二八法则”认为:在一件事情或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事物只占20%,其余80%的事物是次要的。“二八法则”如今被应用在各个领域,比如,企业里20%的产品或服务创造了80%的利润,市场上20%的品牌占据了80%的市场。
把“二八法则”应用到我们的工作中,会得到一个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结论:20%的努力产生了80%的结果。“二八法则”揭示了一个精准努力的方向和价值规律:抓住驱动事物的20%的关键因素可以带来80%的收益;20%的正确努力决定一个人的人生。
“二八法则”并不是一个新奇的概念,知道它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将其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的人却很少。越是简单的东西,往往越没有人相信,越难做好;越是复杂的东西,反而越让人趋之若鹜。
我们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干出成绩,努力只是“敲门砖”。很多时候,我们的努力都是在低水平重复。
• 学生时代,我们起早贪黑地学习,清晨天还没亮就起床背单词,深夜打着手电筒“刷题”,然而考试时依然拿不到高分。
• 进入职场,我们透支时间、透支精力,白天兢兢业业地工作,从不迟到早退,然而升职加薪总是与我们无缘。
• 好不容易晋升为管理者,我们对上有令必行,对下包容开放,努力在夹缝中“开花”,然而上级认为我们“不作为”,下级埋怨我们“乱作为”。
• 自己创业后几乎24小时扑在工作上,联系客户、搭建组织、激励团队、培训员工,忙得焦头烂额,然而企业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
为什么我们明明很努力了,还是没有结果,或者结果不明显?难道努力没有用吗?
不是努力没有用,是你的努力没有用。很多人为了干出成绩,拿到结果,盲目信奉“1万小时天才理论”(即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经过1万小时的专业训练)。这一理论是正确的,但我们忽略了一点:努力不是时间的叠加。低水平重复一件事情,哪怕我们花费1万小时、10万小时,也不可能成为顶尖高手。在流水线上工作了10年的操作工,比在流水线上工作了1年的操作工强在哪里?无非就是动作更熟练一点。
《刻意练习》一书中提到过一种现象: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重复地做某件事情,会让一个人停下前进的脚步,并且缓慢地退步。这种现象正好诠释了“低水平重复”的陷阱。努力只是一种表象,朝着错误的方向埋头苦干,不过是在以最蠢的方式浪费时间罢了。稻盛和夫说:“如果凡事都以目前的能力做低水平重复,那么无论过多久,你都不会完成任何新的、困难的事物。”
努力的方向对了,叫作坚持;努力的方向错了还不悔改,叫作固执。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方向错了,停下来就是进步。比如,汽车驾驶员开车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需要依靠导航仪规划路线才能行驶到目的地。导航仪能确定正确的方向,规划出一条相对畅通或路程较短、用时较少的道路。如果导航仪出现了问题,造成方向错误,那么驾驶员是到不了想去的地方的。
一步错步步错。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努力了很久,依然毫无进步或者进步不明显,拿不到结果,就要停下来,遵循“二八法则”去正确地努力。
正确地努力=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什么是“正确地努力”?
管理大师彼得 • 德鲁克指出:“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兼具效率和效能,我们才能做好一件事,拿到结果。基于此,我们可以提炼出“正确地努力”(拿结果)的公式:
正确地努力=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做事”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必须先“做正确的事”,在此基础上再去“正确地做事”。
“做正确的事”是确保做事的方向是对的;“正确地做事”是确保做事的方法是对的。如果努力的方法不对,结果可能是我们多走一些弯路,比别人晚一步到达终点;如果努力的方向不对,结果会是我们走错了方向,永远都到不了终点。只有努力的方向对,努力的方法也对,我们才能事半功倍,干出成绩,拿到结果。
例如,在企业里,我们按照上司的要求完成了某项工作任务,我们的办事流程、操作行为都达到了标准,我们是在正确地做事。如果我们在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时,向上司详细地了解想要达到的目的、结果或方向,再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那么我们既在做正确的事,也在正确地做事,这就是“正确地努力”。
正确地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这是干出成绩,拿到结果的前提,也是“正确地努力”的方法。那么,我们要如何做正确的事,又要如何正确地做事呢?
做正确的事:看透事,选对事
“做正确的事”由一个人的认知力和战略力决定。
认知力和战略力决定了我们的大方向。只要我们的大致方向是正确的,即使在执行中存在些许偏差,结果也不会差;但如果我们的方向是完全错误的,即使完美执行,结果也不会好。
1.认知力:看透事
认知不同,行为不同,结果不同。认知是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是我们判断事物的底层逻辑。认知力就是我们透过现象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对事物认识的清晰程度和看透事物本质的深浅程度,决定了一个人认知力的高低。
我们的思维、看事物的角度来自我们当下的认知。人很难获得认知以外的结果。一群人为了赚钱每天累死累活地淘金,却一块金子也没淘到,而有的人在淘金场旁边开了饭店、旅馆,赚得盆满钵满。淘金的人不是没有能力开饭店、开旅馆,而是他们自始至终根本没有想到可以通过开饭店、开旅馆赚钱。这就是认知力高低的区别。
认知力高的人,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做出对的选择。认知力决定了我们能否做正确的事,这比正确地做事重要100倍。认知力是一个人做正确的事的底层逻辑。认知突破是一个人站稳脚跟的核心,也是人生反击的绝佳方式。一个人从干出成绩、拿到结果到超越自我的真正转折点,就是从提升认知力并进入良性循环的那一刻开始的。
如何提升认知力?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会告诉我们“多读书、多交友、多看世界”,刘润老师在他的书籍和文章里也这样告诉过读者。不可否认,这些方法是对的,但不实用。为什么对而不实用?如果你是一个认知力高的人,便不需要任何人告诉你要“多读书、多交友、多看世界”,这些是你的习惯和基本功;如果你是一个认知力低的人,即使我对你说一千次、一万次“多读书、多交友、多看世界”也无用,因为你从小到大听得最多的话就是“多读书”,多听无感。
提升认知力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我们看事物的角度、思维方式等是需要长时间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为了让所有人能够从小事着手,修炼自己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我结合自己创业、经营企业的经历和实践,总结出人人都能学会的认知力修炼术,我把它称为认知力修炼“三功”,分别是“内功”明本质、“气功”促思考、“轻功”破思维。认知力修炼“三功”的具体方法详见第1章中的内容。
2.战略力:选对事
“战略”关乎选择,选择做什么与不做什么;“战术”关乎努力。战略上勤快,战术上懒惰,是“眼高手低”;战术上勤快,战略上懒惰,是“手高眼低”。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战略力是一个人做出对的选择的能力。一个人一生的成就来自自己所有选择的总和,我们的今天来自过去的选择,我们的未来来自当下的选择。只有选择正确才会产生正确的结果。人生最大的成本就是选择成本。
选对事,才能做对事、干成事。对于每个人来说,小到选择每天吃什么、穿什么,大到选择伴侣、为孩子选择学校、做职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确定企业的经营决策等,都需要战略力。
做选择时,我们要像智者一样不断思考、探讨、总结、反思;做完选择后,我们要像“机器”一样去执行。
如何修炼战略力?
我总结出人人都能懂、人人都能上手练习的修炼战略力的方法,称为战略力修炼“三绝”。“三绝”是指我们修炼战略力的三大绝招,即找定位、做取舍、建标准。战略力修炼“三绝”的具体方法详见第2章中的内容。
总结一下,“做正确的事”离不开认知力和战略力,这决定了我们是否能看透事、选对事。说白了,6个字可以代表一切:看清楚,想明白。选择前要进行理性的判断,选择后要进行感性的执行。这就是我们做正确的事的修炼之路。
正确地做事:能干事,干成事
通过看透事物的本质(认知力)和做出对的选择(战略力),我们找到了方向。接下来,我们要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这是干出成绩的不二法门。
“正确地做事”由一个人的学习力和影响力决定,它们决定了我们能否干成事。
1.学习力:能干事
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学习力的区别:学习力越强,就越会“借智慧、借工具、借方法、借时间”。现代职场的竞争、市场的竞争,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学习力的竞争。学习力决定了一个人、一家企业的生存力、竞争力和发展力。领英创始人雷德 • 霍夫曼说:“在招聘人才时,我们会寻找那些拥有‘无限学习曲线’的人——不断学习并能快速学习的人。”
一个人只有具备学习力,才能补短板、扬优势,掌握生存必备的各项技能,不被时代淘汰;一家企业只有具备学习力,才能提产能、扩业务,持续在竞争中获胜。
学习不等于学习力。学习力是我们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学习的本质是为了改变现状,拿到结果。学习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改变现状、解决问题、拿到结果的方法。有句话说得好:“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对于这句话,我通俗地理解为:要做什么,我们就学什么。
如何修炼学习力?
学习力不等于天赋,它是一种能力,是可以提升的,就像我们的沟通能力、写作能力一样。聚焦职场学习力修炼,我以大量真实的职场学习场景为例,给出了学习力修炼“三剑”,即绘制学习地图、向标杆学习、持续复盘,并且详细展示了实用职场技能的学习步骤,帮助大家修炼学习力,告别“一顿操作猛如虎,仔细一看原地杵”的学习困境。学习力修炼“三剑”的具体方法详见第3章中的内容。
2.影响力:干成事
要想“正确地做事”,除了修炼学习力,还要修炼影响力,这是我们“干成事”的关键。
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 • 孔茨说:“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称为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过程,从而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我所理解的“影响力”是用一种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直白地解释,影响力就是让别人听见我们说的话并听我们的话,或者思考我们提出的观点的能力。
未来,影响力就是一个人的核心资产。有了影响力,我们就是人群中的焦点,就能将人、信息、资源有机地联系起来,成就一番事业。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经营什么都不如经营影响力。人与人的交往,不是我们影响别人,就是我们被别人影响。拿破仑 • 希尔曾经说过:“在别人的影响下生活着,就等于被别人的意志俘虏了,这样的人即使再优秀,也不会登上一把手的宝座。”
人人都需要修炼影响力。我是企业经营者,我要用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影响员工和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律师需要用影响力赢得客户的青睐;运动员需要用影响力收获鼓舞;程序员需要用影响力获得晋升;演员需要用影响力获得票房;老师需要用影响力维持课堂纪律;父母需要用影响力教育孩子。
如何修炼影响力?
关于影响力的书籍和文章有很多,但很少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比如,有些关于影响力的书籍会建议我们改变外貌、使用正确的肢体语言等。这些方法也对,但却治标不治本。原因是无论我们在外貌和行为举止上怎么下功夫,如果缺少一致性的表达,我们的影响力永远都不真实。基于此,我提炼出一个影响力公式,它适用于大多数人,其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立刻落地践行。
影响力=(形象力+即兴演讲力+故事力)×一致性
“影响力公式”的具体方法详见第4章中的内容。
总结一下,“正确地做事”由学习力和影响力决定。无学习,不成人;无影响,不成事。
到这里为止,正确努力的“四力”已经有了答案,它们是:
• 做正确的事=认知力+战略力
• 正确地做事=学习力+影响力
基于此,我构建了个人拿结果的“四力模型”,如图0-1所示。
我们可以通过“四力模型”构建自己的人生效率系统,正确地努力,干出成绩,轻松拿结果。
图0-1 个人拿结果的“四力模型”
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多的回报
立言不易。毛泽东在给同乡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写道:“吾人立言,当以身心之修养、学问之研求为主,辅之政事时务,不贵文而贵质,彩必遗弃,惟取其神。易言之,每为一书,必有益处,言必载物。不然,与庸众人何异?”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第一,符合理想与价值观。理想是写作此书的内驱力。现在我是企业经营者,未来我想成为师者,传道解惑。人的成功分为两种:小成功追求自我成功;大成功追求帮助更多的人成功。唯有帮助别人成功的人,才能成就大业。传递价值观是写作此书的目的与意义。我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我经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诚信务实,共享利他”。此书的内容一定要务实、利他,不写毫无价值的方法,不写不可落地的方法,不传递不正确的价值导向。
第二,人人需要。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到有一群想在事业上干出成绩的人需要这样一本书,这一点在前面的内容里提到了,这里不再赘述。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和我的团队不断收集将来的潜在读者对“干出成绩”的反馈,尽量实践“读者参与写作”的思想。同时,我也会邀请企业经营者、创业者及普通员工等处于不同层面的人对此书提出意见,希望“对干出成绩有想法的人”来帮我把把关,防止我走偏。
这本书不是为了出版而写,而是为了让读者读有所获、读有所得。在写作的日日夜夜里,我一直秉承着“诚信务实,共享利他”的价值观,不求快,只求好。《干出成绩:如何轻松拿结果》的写作整整用了三年时间,其间共易三稿,有一稿甚至已经送到了出版社编辑的手里,但我仍觉不够好,后面又迭代、优化至现在读者看到的这一稿。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这本书的卖点,我会这样写:干出成绩的人写给想干出成绩的人的书。一个在事业上干出成绩的人,分享自己十几年来在事业上干出成绩的体悟和方法。
这本书有什么差异化价值?
成年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忙。忙,意味着我们可用的时间有限,意味着我们必须将“好钢用在刀刃上”,要找到正确努力最有效、最快的方法。这些年,我看了无数的书,每天都在阅读、学习,我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人让我们多看书成长、提高认知,但问题是“看书成长”“提高认知”太宽泛了。我们或许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你问事业有成的人:“我要如何成人成事?”
他答:“学习、成长。”
你问:“如何学习?”
他答:“看书。”
同样的对话还有:
“我要如何提高认知?”
“看书、学习。”
……
“看书、学习”就像一些人嘴里的“多喝热水”,可以治“百病”。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没有真正立刻可用的方法。这也是很多人会说“看了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
想要干出成绩,首先要向干出成绩的人学习。学什么?我们要学习其做事的逻辑、规律。《干出成绩:如何轻松拿结果》一书有我深入学习了多个知名企业家的成事方法,又结合我身边干出成绩的人,以及我的亲身经历和走过的弯路,总结出的干成事快、准、狠的底层逻辑和方法——“四力模型”。
不同于感化和劝说范畴的技巧,“四力模型”虽然看起来有些大而宽,但我却把它落在大家可以实操的小点上。大道至简,在构建“四力模型”时,我时时刻刻秉承着一个原则:让读者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多的回报。
无论你是企业经营者、创业者、管理者,还是销售人员、律师、服务员、教师、医生、咨询师等,只要你修炼好这“四力”,就能干出成绩,拿到结果。
想象一下:你花了一周的时间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并且已经将所学内容应用于你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妨用“干出成绩四问”来检验一下这本书是否能帮你干出成绩。
• 问题一:你能看透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判断接近真相吗?
• 问题二:你做出的每个选择是否都正确?是否能够选择最优解?
• 问题三:你是否通过学习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是否能持续进步?
• 问题四:你是否能影响他人,让他人信任你?
最后,愿想干出成绩的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干出成绩,拿到结果。
于秉君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