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序
生命像一朵玫瑰,美丽却带有锋芒
法国诗人阿尔弗莱·德·缪塞说:生命如同一朵玫瑰,每片花瓣都代表一个梦想,每根花刺都昭示一种现实。
相信告别少年儿童期的青年学生对这句话都有切身的体会。大学生尝试独立生活的同时,也要迎接扑面而来的各种陌生挑战。至今我还记得一位非常认真和努力的大一女生在评定奖学金败选后哭诉:“我读了那么多书,懂了那么多道理,没想到遇到事情还是完全没办法应付。我好没用!”
大学生群体处于青春时期,该年龄阶段是充满各种可能性、生机勃勃,充满渴望和令人憧憬的阶段,但同时也是充满挫折、风险和不稳定状态的脆弱阶段。学生们普遍在认知层面有了许多积累,他们的思考能力也得到迅速的提升,但他们尚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已经学到的思辨道理和需要行动的人生历练之间还相去甚远。对追求“真善美”的年轻人而言,特别需要在这个时刻一边抱持美好理想,一边学习理解和应对现实的多样性,以免因现实中的不完满而失去美好信念,甚至回避现实。
对青年学生而言,践行真实人生的机会往往发生在(许多成年人看来的)日常小事中,例如,与室友相处的小矛盾中,或者选择社团时的举棋不定中,等等。不要轻视这些小事,因为在大学这个人生阶段,人们很难遇到“大事”,而且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小事”进行深入的思考,人生原本就充满许多“小事”,它们与生命议题的本质相关联,也正是在这些“小事”中,我们随时积累着营造幸福生活的储备。成长无小事,每天发生的各种“小事”都藏着成长的价值或意义。
举个许多大学生面临的共性问题。在某段时间或某种环境中,他们突然发现身边“牛人”太多,会因人我之间的差距巨大而深感卑微,内心充满矛盾:一边要学着保持平和,与自己的“能力有限”或“终归平凡”艰难相处;一边要确立自我力量和自我定位。如果承认了“能力有限”或“终归平凡”,自信和自我认同又从何而来呢?这个问题的解答可以参见本书的第二章。
社会越发展,其运作模式就越复杂,人类习得这些运作模式的过程也就越缓慢。在静态或变化缓慢的社会(如封建社会)中,习得基本生活技能的阶段在走向成年时就已完成。但在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时时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生活中人和诸要素间的联系规律变得更加偶然,一个人必须发展出终生“可变速”的适应能力,学会理解和应对日常的平淡和无常的冲击,并从中活出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
本书源于同济大学2020年在新冠疫情发生期间开设的生命教育慕课课程,初心是在传统线下教学突然被迫中断的情境下引导学生们思考生死、开拓生活,因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而增设了线下课程,并更名为“生命的省思——如何过好这一生”。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开设了各类生命教育课程,但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学科依据的课程很少。我们希望在心理咨询中心积累的大量学生个案的基础上,汇总出学生们对于生命的疑惑、纠结、痛苦及思考,从切实的“真问题”出发,回应当下青年人从祖辈“活下去”到当下“活得好”的实际需求,整合哲学、医学和教育学等学科对于生命的研究成果,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心理学互动性强的特点,设计实践体悟与理论反思并重的课程。经过五轮教学,我们整个教学团队壮大到三十多人,集体打磨出包含八大主题的课程架构(见图1)。
图1 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内容设计架构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纵轴两端分别是情感和认知,情感促使认知进一步内化,认知帮助情感进一步升华。横轴两端分别是个体和群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大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知、情、意和行的多学习通道来感悟生命、善待生命。八个主题分别对应本书的八章,每个主题都以生命的困惑与难题作为课程切入点,辩证地层层推出相关的理论进展和演变:你赞成什么,又质疑什么?希望学生们通过练习辩证的思考方式,形成独立的价值判断。同时,每章都配有案例分享、思考与讨论、实践与感悟等操作环节,希望在有限的学习情境中仿真模拟出一些情绪情感或人际互动体验。
第一章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专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各家各派的经典理论虽然精彩,但可能依旧不能完全让人信服,怎么办?
第二章回答的问题是:从出生到死亡,生命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阶段有何特殊表现和需求?
第三章聚焦生命的传承,尝试理解年轻人对家庭既想依恋又想远离的心情,探索如何让代际传承成为资源而非束缚。
第四章和第五章可以互为映照,生命的孤独和生命的联结是生命的一体两面,只是我们对孤独体验不甚了解,所以可能会心生排斥,而对联结深度和广度的理解不甚恰当也可能会令人心生不快。
第六章回答的问题是:与自己的长辈们相比,当代青年经历的挫折是多还是少?同样的事件为何有时带来的挫折感格外强烈?怎么能将生命中的挫折转化为生命的韧性,而不会白白受苦?
第七章“生命的丧失”是本书篇幅最长的一章。本章不仅谈论了最终极的丧失——死亡,还扩展到日常生活中更普遍的各种丧失,分离、失恋、丢失物品或宠物等。没有死亡,生命也就无从谈起;没有丧失或丢弃,新想法与新方式的迭代也就不会发生。
作为结束篇,第八章回到生命的自主性,阐释了选择是自主意志的体现。大学生开始独立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自己做选择。什么是自由、自主和自在的选择?怎么做选择可以体现出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
一路走来,还有很多重要的话题想谈,还有很多不足和遗憾。与此同时,仅仅通过读书、听课、做题得来的思考,即使有许多“恍然大悟”式的领悟,可能走的还是他人的道路,无法代替自己的成长之路。所以恳请读者将本书当成引玉之砖,在高校教育、家庭教育、个人成长、心理自助等方面尝试应用,让更多的大学生、青年人、老师、家长或其他广义教育者共同探索生命、践行生活。
本书编者在编著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很多生命教育专家的著作,如陆晓娅老师的《影像中的生死学》、何仁富老师的《生命教育演讲录》、王健老师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导论》等,非常感谢各位先行者,感谢诸多领导、专家和同行的指导、支持和关注。没有你们,本书就不可能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