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价格泡沫的测度、形成机制及经济效应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书在对资产价格泡沫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按照“资产价格泡沫的定义、识别与测度—形成机制—经济效应—政策建议”的逻辑展开研究。本书的研究思路如图1.2.1所示,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三个递进的层次:

图1.2.1 本书的研究思路

第一个层次为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第3章,介绍了资产价格泡沫的定义、识别和测度,以及不同资产价格泡沫间的相互影响,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个层次为形成机制研究,主要基于行为金融和经济环境两个视角分析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即第4章和第5章。基于行为金融视角,我们扩展了噪声交易者泡沫模型,构建了羊群行为、投资者情绪和资产价格泡沫以及过度自信、市场流动性与资产价格泡沫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证分析来验证理论结论。基于经济环境视角,我们分别讨论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因素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这部分是本书研究的重点,旨在全面系统地揭示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理。该层次各部分研究把焦点放在一个或者两个因素上,逻辑上各部分之间是并列关系。

第三个层次为经济效应研究,主要是第6章。通过扩展包含泡沫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说明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不确定性,继而运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资产价格泡沫的经济增长和经济福利效应。

1.2.2 研究内容

本书包括七章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第1章,绪论。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其次阐述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最后总结研究的创新、贡献及不足。

第2章,文献综述。分别对资产价格泡沫的识别与测度、行为金融解释、金融经济环境解释及经济效应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与评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第3章,资产价格泡沫的定义、识别、测度及相互影响。对资产价格泡沫进行界定,然后对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泡沫分别进行识别和测度,并对结果进行对比,进而分析不同资产价格泡沫间的相互影响。

第4章,基于行为金融视角的资产价格泡沫形成机制。构建了异质性预期下的噪声交易者泡沫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发现规律;考察了投资者情绪、羊群行为对资产价格泡沫的时变影响;建立了过度自信、市场流动性对资产价格泡沫影响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了两者对资产价格泡沫区制转换的解释能力。

第5章,基于金融经济环境视角的资产价格泡沫形成机制。首先,运用广义上确界单位根(Generalized supremum ADF,GSADF)检验度量我国股价和房价泡沫,结合各金融子市场风险对实体经济的时变冲击效应构建动态权重系统性金融风险综合指数,并采用Bootstrap滚动宽窗格兰杰因果检验(Bootstrap rolling-window Granger causality test)考察资产价格泡沫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的动态引导关系;其次,从周期角度探讨经济增长对资产价格泡沫的频域效应;最后,利用门限模型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泡沫的非线性影响。

第6章,资产价格泡沫的经济效应。首先,构建考虑税收和交易成本的包含资产价格泡沫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泡沫对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影响;其次,对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增长的时变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从分位数视角考察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福利的预测效应。

第7章,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对全书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根据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本书的研究框架如图1.2.2所示。

图1.2.2 本书的研究框架

1.2.3 研究方法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探讨投资者行为、市场微观机制及宏观经济因素影响资产价格泡沫的内在机制,分析中涉及金融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数学建模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及应用。具体来说,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与经验案例总结相结合。通过梳理资产价格泡沫的识别与测度、形成机制及经济效应的相关研究,整理已有文献的研究脉络,总结已有研究的不足及可改进之处,在奠定本书研究理论基础的同时,寻找本书研究的创新突破口。此外,对我国股票市场牛市、股灾及房地产市场间歇性暴涨的典型事实进行归纳分析,得到规律性的结论,为理论模型的构建和计量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

(2)理论建模与仿真模拟相结合。在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方面,在理论上扩展和改进了经典的噪声交易者模型,即DSSW模型,并利用仿真模拟探讨了不同投资者行为和情绪参数对资产价格泡沫作用的趋势和大小,发现了一些特有的规律。

(3)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从不同的切入点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对于每个不同的侧重点,首先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或者理论逻辑分析说明某一因素或者多个因素对资产价格泡沫的作用机制,得到初步的理论判断。然后运用先进的计量模型对理论结论进行实证检验,验证理论结论的可靠性。本书使用的实证方法包括GSADF泡沫检验方法、滚动宽窗因果检验方法、时变参数的VAR模型、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方法、频域分析方法、门限VAR模型以及分位数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