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界限:重塑亲子关系,让孩子自由绽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

一个孩子不想上学,家长问我怎么办。

正义:海夫人,孩子不愿意去学校,总是说在学校找不到学习乐趣。他每天走到校门口都很犹豫,他知道不去学校是不对的,去学校自己又难受。我问他为什么难受,他也说不出自己难受的原因。海夫人,孩子想休学,我是应该引导他去上学呢,还是应该顺应他的想法?

从家长的讲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具体情况。

“孩子不愿意去学校”,可能孩子在学校融入集体方面的情况不好,可能孩子和同学的关系不友好,没有亲密伙伴,所以在学校比较孤独、寂寞。

孩子“总是说在学校找不到学习乐趣”,可能是因为学习成绩不佳,没有得到老师认可,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校孤独、寂寞,学习不好,又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回应和认可,这些是这个孩子当下面对的事实。

在任何时候,我们对当下都要接纳,因为当下的事实也是具体的结果,已经真实存在,并非想象。

当下就是事实,事实就是边界

孩子不愿意去学校,走到校门口就陷入犹豫,这个时候如果孩子有清晰的自我觉察,知道边界在哪里,就不会马上陷入“我知道不去学校是不对的”这样的想法。

头脑里的想法在这个时候出现,表面看是给出指令并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呢?

孩子的真实感受是“不想去”,但是头脑给出的指令是“不去学校是不对的”。头脑指令和真实感受的矛盾,让孩子很快陷入纠结,有不少孩子就是在这种头脑指令和真实感受的矛盾中纠结、惶恐、疑惑,甚至最后出现心理问题。

家长让孩子不要想那么多,孩子觉得控制不了,并总也说不出自己难受的原因。

孩子当然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这样了。

孩子第一次表达自己不想去学校,在学校找不到学习乐趣时,家长很可能并未真正“看见”孩子,只是说教:“不去学校上学怎么行呢?不上学将来怎么办?”

这些说教的言辞无论讲得多么好,都只是家长自己头脑中的认知、标准和想法,而不是对孩子当下真实情况的有效分析与建议。

如果孩子第一次在家长面前表达自己的感受、体会和想法时,家长能够“看见”孩子,才有可能接纳当下那个真实的孩子,才有可能认同孩子的行为表现,然后才有可能做出有效回应。家长认真倾听孩子,了解孩子不想去学校的具体原因,知道孩子需要哪些帮助和支持,这样家长才能知道该如何帮助和引导孩子面对问题。

相对于给孩子具体的帮助和支持,家长沉浸于想当然的说教要容易得多,而且这种想当然的说教,也能让家长陷入自恋的飘飘然中——“看,我是多好的家长,教育孩子一刻不耽误”。

孩子不想去学校,这是当下的事实,事实就是边界,家长面对事实即可,主动“看见”孩子,了解孩子不想去学校的真实原因,并与孩子沟通交流,尽可能解决。

家长如果对当下的事实置之不理,会很快陷入想当然地说教的思维模式,即围绕不去上学这件事否定或评判孩子,从当下的不去上学联想到多年后找不到工作。

这种说教只会增加孩子的焦虑、惶恐,并不能给孩子提供实质性帮助。这种焦虑、惶恐如果一直持续,得不到改善,这个孩子接下来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