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只能看到自己的需求
家长委曲求全,养育得一塌糊涂
安全:我的孩子只看到自己的需求,无视别人的需求和意见,甚至很排斥。以前多数时候我都“委曲求全”,按她的需求来做,而现在通过反思,我也开始拒绝她的不合理要求了,我这样做对吗?
海夫人:家长提出问题的同时,其实自己已经给出了答案。
家长提出的问题是:孩子只能看到自己的需求,无视别人的需求和意见,甚至很排斥。
家长给出的答案是:以前多数时候我都“委曲求全”,按她的需求来做。
为何“孩子只看到自己的需求,无视别人的需求和意见,甚至很排斥”?
孩子在心理层面还未分化,也就是没有客体意识,只有自体意识。他们只能看到自己,看不到别人。当一个孩子无法区分自己和母亲,无法区分他人和自己时,自然也无法区分他人和母亲。一个孩子要拥有健康、完整的自我意识(健康自体),最初靠的是养育者对自己的照顾与回应。从孩子的婴儿期开始,如果养育者身心健康,有能力“看见”孩子(看见才是爱),能及时回应孩子且界限意识清晰,那么养育者就起到了非常好的客体功能,孩子就能在这种健康的亲密关系中构建出好的自体。
一个人出生后最重要的自体构建建立在与客体(养育者)高质量的关系之上。如果养育者的自体情况糟糕,无法良好地发挥客体的功能,那么孩子自然无法拥有独立且完善的自体功能。
出现在孩子心理层面的未分化的情况(只有自体意识,没有客体意识)源自养育者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即养育者和孩子共生。共生就是养育者和孩子是融合的,没有分化,没有界限意识,你是我的,我是你的。
在这个案例中,养育者在养育过程中使用委曲求全的方式,就是没有界限意识的体现。这种委曲求全的养育方式会让养育者将孩子养育得一塌糊涂,不仅导致孩子没法触碰真实的养育者,也无法让孩子知道边界在哪儿。如果边界模糊或边界消失,孩子在心理层面上就没有能力自己区别或分化出边界。更糟糕的是,此时孩子始终得不到高质量的回应,养育者的“委曲求全”并不是养育者真的“看见”孩子、接纳孩子、懂得孩子,养育者并没有在此基础上发自内心地给出真实、有效的回应。
比如孩子喊“妈妈帮我穿衣服”,妈妈心里很不乐意,却依着孩子的要求去做。有的妈妈甚至会边帮孩子穿衣服边生气地说:“你都多大了,还要妈妈帮忙穿衣服。”
比如孩子说:“妈妈,我想吃苹果。”妈妈回应说:“吃香蕉吧,香蕉更有营养。”
这种让孩子“委曲求全”的回应,自然无法让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心理层面上的有效连接。
养育者为何会用“委曲求全”的方式?无非是怕孩子不高兴或“看不见”孩子(看不见真实的孩子,只能看到自己和自己的想法),他们想对孩子的情绪负责,而这种意识本身就是处于共生状态中才会有的。
养育者“委曲求全”所表达的并非爱,给孩子传递的也不是爱,那只是养育者自身最真实的状态,他们没有足够的爱的能力。养育者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自身也有一个糟糕的自体客体[1](内在父母),养育者自身的自体构建得并不好,他们只能看到自己,“看不见”真实的孩子(客体),自然无法有效地回应孩子。
“孩子只看到自己的需求,无视别人的需求和意见,甚至很排斥。”这种表现反映的正是养育者和孩子的关系模式:养育者只能看到自己的需求,而无视孩子的需求和意见,甚至很排斥。
家长应如何面对
家长不必“委曲求全”,也不用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只需正面拒绝自己无法做到或不想去做的事。
家长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说明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做了评判,评判即伤害。情绪没有对错,情绪是用来表达的,情绪需要的是被看见而不是被评判。要求也是如此,要求是最直接的表达,要求只需要被看见而不需要被评判。家长看见要求后,做出合理的回应,能满足的满足,无法满足的正面拒绝。
孩子任性时是在探索边界,同时渴望爱。当孩子提出要求时,家长如实回应就好,不评判、不套概念、不说对错,只回应。在那个当下,家长不想满足孩子,就直接告知孩子“我现在不想这么做”。
陈述事实,胜过讲述千百条道理。告知孩子事实的主体是家长,家长要明确界限,不要立刻责备孩子“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想累死我啊”,更不要表面迎合孩子,给孩子呈现一个虚假的完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