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及时满足和溺爱
如何区分及时满足和溺爱
如何区分及时满足和溺爱呢?很简单,看看给予中有没有界限。
如果家长有界限意识,知道边界在哪儿,就会很清楚什么是“看见”、接纳,然后及时回应;如果家长和孩子都没有界限意识,边界模糊,那么家长很容易溺爱孩子。溺爱属于共生状态,没有界限,比较容易出现不分你我的状况:家长会把孩子的需求视为自己的,会想方设法去满足,否则就会寝食难安。
有一种观点认为,溺爱满足的其实是养育者的“内在小孩”。
武志红老师对溺爱有过一段论述,他提出了一个观点,即溺爱孩子的父母并不是简单地爱孩子,而是在爱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内在小孩”投射到孩子身上。从表面上看,他们是在爱孩子,实际是他们在通过溺爱孩子来满足自己。
充分的爱和溺爱的区别
真实地“看见”、接纳、允许孩子,然后及时回应,就能让孩子从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的爱(看见才是爱),这种被及时满足的充分的爱和溺爱的区别在哪里呢?
下面举个例子。
一个孩子在哭,哭得很伤心,家长看见孩子哭,就过来陪伴孩子。
家长看到一个事实:孩子在哭,孩子伤心难过。
家长看到了真实的孩子,那一刻连接到的是孩子当下自然而真实的状态,后面就能接纳真实的孩子。家长从能够接纳真实的孩子的那一刻起,必然会允许孩子表达真实的情绪。孩子难过时用哭表达情绪很正常。家长耐心地陪伴孩子,允许孩子哭泣,同时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知道他难过。只要家长的内心是容纳和打开的状态,那么孩子接收到的信号就是“我怎样都是被允许的”,孩子就会哭得很自然。他们哭完想倾诉时会向家长倾诉,不想倾诉时会破涕一笑,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家长没有非要改变孩子的想法,没有非要孩子停止哭泣并马上做一个乖孩子。家长稳稳地守着边界,同时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你难受时想哭就哭一会儿,没关系,什么时候想倾诉,爸爸妈妈就在这里陪着你。
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回应了孩子的情绪,也给予了孩子爱(看见才是爱)。
那么溺爱是怎样的呢?一个孩子哭得很伤心,家长赶过来不停地说:“宝贝怎么了?别哭了,快告诉妈妈怎么了。”
孩子只是哭,在这个时候哭是必须的,他就是想哭。
家长无法面对孩子哭。孩子哭,家长急;孩子越哭,家长越焦虑。家长拼命安慰孩子:“宝贝快别哭了,只要你不哭,你有什么要求我都答应你。”
家长错误地理解情绪,孩子的情绪成了家长的情绪,家长觉得“这么哭怎么行呢”,所以竭力劝阻孩子:“宝贝别哭了,快说,是谁欺负你了,妈妈找他去。”
经过家长的“不懈努力”,猜测、劝慰、关心和承诺后,孩子不哭了。孩子得到家长无数的保证,本来没什么事情,孩子只是难过想哭,现在孩子知道,自己的哭原来这么有用,可以让爸爸妈妈替自己做许多事情。
溺爱里面没有界限,父母不知道如何区分你我,不知道孩子和家长是独立的两个人。独立的人就要有自我担当,比如对自己的情绪负责,而给予家人最重要的是爱(看见才是爱)。即便是家人也不能为对方的情绪买单,更不要为对方的情绪负责。
溺爱里面没有清晰的界限意识,父母更多的是围着孩子转,为孩子服务。
溺爱和共生的后果就是孩子没有担当,做事任性。在这样的养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没有界限意识,很容易把一些事情办得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