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信贷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在主流经济学中,信贷可以通过跨期消费选择理论来解释。跨期消费选择是指消费者将一定期限内获得的收入进行合理分配,使该期限内各期的消费达到满意,以获得最大程度的消费水平。消费者的消费受限于预算,这种预算主要取决于其自身收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人的收入是完全不同的,如青少年时期收入少而消费多、中年时期收入多而消费少。因此,人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跨期消费选择的问题。
囿于人生的总收入,一些时期的消费将直接对另一些时期的消费产生影响。这就使得跨期消费选择不仅涉及消费,而且涉及储蓄问题。这里,以两个时期为例,假设每个人在每个时期拥有的货币量为(m1,m2),消费量为(C1,C2),而Cx<mx为储蓄者,相应地,Cx>mx为借款者。
根据跨期消费选择理论,图2-1中A用户是储蓄者,同时也是资产需求方,而B用户是借款者,同时也是资产供给方。T1表示跨时期的时期1,T2表示跨时期的时期2。这主要是因为A用户、B用户在同一时期内和相同收入情况下的消费偏好不同,A用户在第一时期倾向储蓄,而在第二时期则倾向消费,但B用户在第一时期倾向消费,到第二时期则倾向于储蓄,A用户和B用户在不同时期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都不相同。A用户在第一时期倾向储蓄从而产生了保值和增值需求,而B用户在第一时期倾向消费但收入不足从而产生了借款需求。如果两人处于同一地区并相互认识和信任,二者就会直接产生信贷。但实际上,他们处于不同的地区,同时他们的收入和消费并非完全同步,使得A用户有储蓄的需求,B用户有借贷的需求,但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中,二者的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因为A用户和B用户主要靠互相搜寻对方来完成交易,而这种搜寻成本非常高,所以他们的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在经济和金融发达的社会中,A用户和B用户可以借助银行等中介机构来满足彼此的需求。
信贷往往是相关利益方的权利和义务在不可忽视时间差内的分离,即信贷具有跨时空特征,这使得A用户收集、获得和处理信息都需要花费成本,而且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出现失真现象,并且B用户对自身是否具有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比A用户了解得多,这就说明A用户、B用户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洛夫曾阐述了信息不对称将导致市场失灵和市场低效率,以及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不可验证和欺诈等问题。
图2-1 跨期消费选择下的借贷
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在不同程度上承担着因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同时由于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产品,如债权类、受益权类、权益类、选择权类、储值物权类等虚拟资本产品,而不同虚拟资本产品的核心风险是不同的。例如,债权类资本的核心风险是信用风险;受益权类资本的核心风险是欺诈风险;权益类资本的核心风险是市场风险;选择权类资本分为期权和期货,其核心风险是市场风险,选择权类资本(如资产支持证券)的核心风险是信用风险;储值物权类资本的核心风险是通货膨胀风险,也就是贬值风险[2]。
根据消费者均衡理论,无论是产品价格还是收入变化都会引起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对某个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在竞争市场中,一个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发生变化对市场需求影响不大,但考虑到所有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变化情况,最终对于某个商品来说整体的需求量可能是增加、不变或减少。当总需求量增加时,但总供给会由于价格黏性,不能快速响应需求变化而生产商品,往往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协调一致,这样就导致总供给存在一定的黏性。正如希克斯所说,生产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由商品价格决定的,即从总需求变化到价格变化、从价格变化到生产需求变化是需要花费时间和成本的,造成生产等因素具有短暂的刚性,则相应商品的价格会上涨。
消费理论如图2-2所示。如图2-2(a)所示,当正常商品2的数量保持为A,正常商品1的价格下降导致商品1的数量从B上升到C,与AB相切的无差异曲线上升到与AC相切。即总效应与正常商品价格变动成反方向的运动,并使得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如图2-2(b)所示,在正常商品的供给和生产成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价格上升,投资回报率上升,供给增加。首先,在市场达到一般均衡的状态下,所有商品的投资回报率是一致的,相应商品价格上升导致了该商品的投资回报率上升,这就导致原有供给者会增加供给,同时会吸引新供给者进入,进而引发购买工厂建设材料、机器、原料、劳动力等要素的需求增多,进一步使实体资本增加,相应的偿还能力增加即信用提高,风险和不确定性也相应增加了,供给者之间是信息不对称或隐藏信息的,同时在资本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虚拟资本相应地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实体资本和虚拟资本是构成资本总量的两大要素。资本回报率也相应地减少了,这主要是由于可生产该商品的供应企业增加了;而对于有限供给的生产要素来说,生产要素需求增加,价格将上升,即商品供应企业的成本增加,资本回报率降低。其次,在商品供应企业数量增加后,竞争更加激烈,最终商品价格回归原有平衡或低于原有平衡的价格,这也使资本回报率下降。最后,在这个新增供给的过程中,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和信息不对称,如商品伪劣、商家欺诈等,增加了信号传递、甄别等交易成本,使得资本回报率进一步下降。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性企业的资本回报率先升高后下降,在升高的过程中,企业会产生信贷需求,各金融机构会积极发放贷款,从而促进信贷发生,但当资本回报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企业仍有信贷需求,但金融机构会谨慎放贷,甚至拒绝放贷。
图2-2 消费理论
从产权经济学角度来看,产权可分解为所有权与支配权。一般所有者将自己资产出租或发包给承租者,由承租者支配和使用,产权的所有者除享有保值和增值权利之外,无权干涉资产的直接使用活动,但租期到期后,所有者有权收回这些支配权、使用权。信贷关系也是一种所有权与支配权分离的关系,资金或资产所有者将资金或资产租借出去后就产生了借贷,如放贷、租房、租车等。因此,资金或资产所有者、支配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关系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租期到期后是否能完全收回资产,并能达到保值和增值的目的,都是不确定的。
在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主要有两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信贷机构为了控制风险将条件设置得过高,如调查烦琐、决策时间长、利率过高,本意是为了控制风险,但反作用是将好客户驱逐出去,留下的却是愿意支付高息的高风险客户,这实际上增加了信贷机构的信贷风险。逆向选择主要是因隐藏信息导致事前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通常信贷的逆向选择主要是在没有办理信贷之前产生的。道德风险是客户隐匿自身操作和资金真实用途,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以信贷机构的利益为代价。道德风险是事后非对称的,主要是隐藏行为,信贷的道德风险主要发生在信贷办理之后。因此,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放贷人和借贷人之间的利益不总是一致的,使得承租人和借贷人为了获得信贷而不披露一些关键信息,或者有选择地还本付息。
经济学家罗伯特·默顿于1974年就提出了信贷的期权特征——借款人的投资无论多么成功,信贷机构只是收取固定的利息收入,而借款人投资失败,则信贷机构只能从借款人的残值中获得部分补偿,甚至血本无归,借款人损失的只是一个固定资金。信贷的期权特征对于企业特别明显,因为企业一般是有限责任,注册资金一般是有限的,所以信贷对于这类企业具有期权特征。对于允许个人破产的国家或地区的个人,个人信贷与企业信贷类似,也具有期权特征。
从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来看,信贷是为产业发展服务的,企业家在原则上按照惯例是需要信贷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购买力,就必须依靠信贷来增加购买力,假设贷不到款,他就不能让企业正常运营和生产,这种经营性信贷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3]。目前,经济学理论普遍认为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出发点,而且消费型信贷和生产型信贷是经济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卡尔多-希克斯效率角度来看,消费型信贷和生产型信贷都增加了社会总利益。
在经济学上,帕累托效率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可分配的资源和获得资源的人群是固定的,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有一人变得更好。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是假设某种变革可以使受益者的收益大于受损者的损失,则总的利益增加了,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是指已经没有卡尔多-希克斯改进余地的一种状态。如果严格遵从帕累托效率,那么这种能使总利益增加的变革就不能进行,这未免太苛刻了,并且浪费了本可以增进人们利益的可能性。因此,如果存在着这种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机会,就必须让受益者来补偿受损者相应的损失。该补偿可分为相对补偿和绝对补偿,还可以分为被动补偿和主动补偿。信贷使资金需求方能获得更大的利益,企业家通过信贷可获得更多利润,消费者通过信贷可购买汽车、手机等消费品,以及美容或其他服务,并在消费过程中获得更多效用。然而,对于资金供给方来说,其将失去信贷资金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权和可支配权等,并面临着通货膨胀带来货币贬值的损失,甚至信贷资金在到期后收不回来,需要补偿这些损失。但资金需求方通过信贷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其支出的补偿。
根据罗莎-马里亚·杰尔皮和弗朗索瓦·朱利安-拉布吕耶尔对消费信贷的研究,公元前1750年《汉谟拉比法典》就对不同形式的信贷、利率、还贷方式、担保、抵押等进行了相关规定,而在公元前591年左右希腊的梭伦通过对希腊法律进行改革,禁止了土地分割和剥夺了放贷者将资不抵债的借债人或其家庭成员变为奴隶的权利[4]。信贷在这个时期为人民和政府广为接受并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对信贷进行了谴责。高利贷曾经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产业,甚至是支柱产业,其借贷人主要是农民,这与希腊借贷人主要是商人有所不同,最后高利贷被误解为罗马帝国各种问题的根源。直到12世纪,西方各种形式的有息贷款才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因素和基本增长动力,但信贷损害了贵族的利益并遭到了贵族的抵制,而宗教对放贷的态度从谴责到容忍,继而规定出例外。消费信贷的发展使信贷资金分流到消费中,这有利于提高经济系统中的生产、消费之间比例的合理性,确保了社会经济的稳定性,减少了因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经济危机。因此,信贷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在《资本论》中,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消费,要获得满足消费的产品或服务就必然需要交换或交易。有交换或交易就会有支付,支付方式可以是实物支付,如贝壳、小麦、玉米等物品,也可以是国家的法定货币,如人民币、欧元、美元等,还可以通过赊账或信用支付,如供应链金融中账期垫资、消费中的信用卡等。在经济不发达时期,通常通过物物交换来实现交易,如小麦换西瓜、玉米换苹果等,而且现在这种交换方式依然存在,如在一些山区,到集市非常不方便,一些小商贩就可以先通过批发而购买一些塑料盆等,而后到山区的居住区去换草药、兽皮、农作物等,然后将换回来的物品拿到集市中去销售。现金支付是生活中常见的支付方式,拿着货币可购买米、油、酱、醋等,也可购买一些服务,如理发等。现金支付通常是借助政府规定的法定纸币、金属货币等进行交换或交易的。
但随着经济和金融的不断发展,消费的需求远远大于自身收入,按照中信证券全球研究部主管及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的定义,25岁以下和64岁以上都是消费者,而25~64岁的人为生产者[5]。由2021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可知,在2020年中国人口年龄中,25岁以下的消费者的占比为27.52%,而64岁以上的消费者的占比为12.57%,而25~64岁的生产者的占比为59.92%。其中,25~55岁的人口占比为48.58%,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结婚、生子、住房、购车、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看病等各种消费超过其收入的情景。如果考虑高收入等人群数量,在中国至少有40%的人口的消费需求超过收入,这就需要靠借贷来支持消费。中国有约14亿人口,40%的人口就意味着大约有5.6亿人需要借贷。但具有可抵/质押物等资产的个人是比较少的,因而用信用贷款来满足消费是未来信贷发展的大方向,这也说明了信用卡、信用支付等为何深受消费者喜爱了。信用支付是指消费者在信贷机构申请信用贷款来支付某种商品或服务,而信贷机构直接支付给相应的商户,然后消费者进行还款。类似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中提到“苏格兰几乎只有纸币流通,‘苏格兰人讨厌金子’”。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逐渐喜欢上了信用支付。信用支付的本质是信贷,不可避免会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如消费者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欺诈,以及商户的委托-代理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