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二
你将收获的,就是你曾经播种的
刘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阿根廷著名诗人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曾经说,任何一本书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展现的是一种关系,是各种数不清的关系的中心轴。
这本书的主题为“屏之物联”,孤立地看,它是对京东方30年发展战略的回望、梳理与总结,也是对下一步战略转型的思考、探索与布局。如果把京东方的发展置于更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维度中,我们会发现,京东方30年跨越发展的故事,也是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的生动呈现。通过这本书,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企业的成长史和发展史,也可以一瞥它身后的中国工业化进程以及中国经济增长的宏大叙事。
从1993年创立至今,京东方一路走来,虽然争议不绝于耳,但我认为它是一家了不起的企业。这里的“了不起”,不只在于它为投资者带来多少资本回报,而在于它所创造的社会回报——数十年如一日,对实体行业的坚守,对关键技术保持持续的、巨大的投入,在自主创新路上的颠沛流离与执拗不弃,最终呈现为产业变革与管理升维所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并赋能千行百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京东方的发展也给经济学带来了一个新课题:社会回报远大于资本回报的投资,应该由谁做?怎么做?这部分价值该如何反映在估值里?这也是本书对我的一个启迪。
京东方前身是北京电子管厂,它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由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北京电子管厂缔造过长达30年的辉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陨落于半导体替代电子管的风暴之中。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国企改革大幕开启,京东方正是国企改革浪潮中重获新生的代表。王东升先生牵头在1993年对北京电子管厂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京东方,并带领京东方踏上全新的征程。京东方在历史上的每一次抉择,大致都折射了中国工业化不同阶段的特点。
第一个10年(1993—2002年):用京东方现任董事长陈炎顺先生的话说,京东方是带着技术替代的“痛苦记忆”诞生的。成立之初,在面临“技、工、贸”的路径选择时,京东方毅然选择了技术这条必需但非常艰难的路,明确提出“进军液晶显示领域”的战略抉择,这样的前瞻性布局为中国显示产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个10年(2003—2012年):京东方带领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突飞猛进,打破了中国大陆消费电子产业及平板显示产业被扼住咽喉的困局,真正实现了中国全系列液晶屏国产化,引领中国显示产业站在世界潮头。
京东方前20年的飞速发展与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在时间上大致相应。中国经济40多年的高歌猛进在世界经济史上堪称伟大,而工业化进程中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这一伟大史诗的基础。2010年左右,在中国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基本完成。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增速已经由改革开放前三个十年的4%左右下降到目前的2%左右。[1]对中国经济来说,最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就在于,高速增长阶段(工业化进程)结束之后如何保持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而这在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并无成功经验可循。
与此同时,在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之后,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开始显现并发酵,中国经济面临着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这一过程也要求我们的微观主体——企业,改变在过去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所形成的认知和思维定式,真正把价值创造放在规模扩张之上。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京东方开启了“产业变革与管理升维”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进入第三个10年(2013年至今),以物联网为抓手,推出“屏之物联”战略。“屏之物联”集成屏更多功能、衍生屏更多形态、植入屏更多场景,有望带动一个生态系统的出现,并有机会成为未来生产网络中的节点行业(生产网络里密度最高的区域)。事实上,京东方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已显现了这样的带动作用,比如作为新型显示产业的“链主”企业,京东方对合肥等地区的产业集聚带动作用就十分显著。
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紧密结合。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支持之手)搭配在一起,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通过“五年规划”、产业政策、金融资源的配置等,聚焦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节点行业。发生在节点行业的技术变革和冲击通过生产网络传递和放大,形成溢出效应,带动了上下游大量市场主体的出现,对总体经济产生了一个倍数效应。可以说,越是处于节点行业,对经济的影响越大。实证研究也显示,那些产业链比较长的投资项目一般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更多的就业、税收和增长。
京东方的“屏之物联”战略恰恰处于这样的节点上,几乎位于生产网络密度最高的地方,并且“物联网”本身,也与未来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来源密切相关。我们的研究显示,推动中国生产率持续增长的动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第一,中国“再工业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将带来巨大的生产率增长空间。第二,“新”基建投资,是实现再工业化和改善民生所需的基础设施,如5G基站、数据中心、云计算设备等。第三,大国工业,我国已经建成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门类,制造业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占比为27%,远远超过美国的11%。我们虽然建成了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门类,但是在一些关键的零部件和底层技术上还无法形成“闭环”,我们的大国工业还有发展的空间。第四,改革开放和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设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第五,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京东方的“屏之物联”,直接涉及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数据等基础设施建设、高端制造业等。这些增长源泉活力的释放有赖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变革,将是提升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
如何实现科技创新,作为科技创新“总开关”的基础研究投入尤为关键。一般来讲,研发主要包含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实验发展。数据显示,我国基础研究在总研发中的占比,2022年达到6.3%,远低于主要经济体12%~ 25%的水平。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不到2000亿元,初步估测美国为我国的5倍;我国研发来自政府占比为20%,低于美国的24%和德国的28.8%。我国研发虽然企业资金占比超过75%,但绝大部分投向应用研究与实验发展,而非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尤其是节点领域和节点行业的基础研究,是公共品,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回报,但在短期内可能很难有立竿见影的财务产出,是典型的社会回报远大于资本回报的领域。一方面,政府主导的投资应当更多地向基础研究倾斜,另一方面可以考虑重构资本市场估值体系,进一步激发企业投资基础研究的积极性。
提升基础研究投入,需要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但对企业而言,巨大的社会回报在以股权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估值体系中,无法反映到估值之中。京东方的“屏之物联”战略位于节点领域,赋能千行百业,包括工业、大健康、汽车、零售、物流、文化等各个领域,无疑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回报。那么,如何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去拓荒高精尖技术的“无人区”呢?
目前,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估值溢价正在我国资本市场形成。我们认为,基于基础研究研发带来的社会回报大于资本回报部分是中国特色的ESG构成部分,应该纳入中国资本市场估值体系,建议推进相关理论研究。如果把社会回报大于资本回报的部分真正反映到市场估值之中,估值逻辑的重塑势必将驱动企业的管理升维。管理升维意味着企业站在更高的维度,重新建构企业的价值理念和思维逻辑体系,真正将自身发展这一命题置身于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这些更为宏大的叙事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无数个微观基础的变迁,将为提升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全新的、激动人心的视角和答案。
科技变革驱动融合共生,融合共生驱动新的产业形态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这是这本书中京东方“屏之物联”战略勾勒的故事,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微观叙事。
最后,用我最喜欢的歌手卢·里德在《完美的一天》中的一句歌词作为结语:你将收获的,就是你曾经播种的。(You're going to reap just what you sow.)
从现在开始,播种关于未来的答案,期待更多微观基础高质量变迁和生长,共同建设我们心中理想的、可期的中国经济。
是为序!
2023年9月13日于颐和园路5号
[1] 刘俏。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系列之一: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有多大?[OL].[2023-08-14].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A0OTMwMg==&mid=2652093223&idx=1&sn=eae1774 39655729ba687fa29a3ddd2a0&chksm=8bd708debca081c8a389e7042f9cdb63765e5fe11106c f3ad55c7abea944e9fe9c6f01f4074a&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