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四 铸就枪魂的人
一直以来,由于兵工生产保密的原因,讲述兵工人故事的书所见的不是很多,即使看到了,也多半不是公开发行的。今天,在我为兵工事业奋斗了大半个世纪的时候,很欣喜地看到了《匠勋》这部书。作者用执着的热情和流畅的文笔,描写出我经历过的庆华人研枪造枪的一些故事,说是《匠勋》恰如其分,细细读来,夜不能寐,往事历历在目。
我是学轻武器设计制造专业的,1960年北京工业学院(现为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分配进入庆华厂。我选择这个专业是源于对枪的热衷,那个时候,许多青年人对枪都有这种感觉。毕业前夕,我们都想学有所用,立志壮大祖国轻兵器事业,所以对分配到什么地方没有过于选择。当得知我被分配到东北边陲的北安庆华厂时,感觉这个地方应该是我为之奋斗一生的沃土。
我出生在濒江近海的南京,带有锦绣江南生活的烙印。然而坐落在北大荒上的冲锋枪厂,让我义无反顾地走进它,这也注定了我与枪为伍的人生。尽管北安荒芜与寒冷,但想到党的期望,想到工厂的使命,这些困难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都迎刃而解了。
自从我的脚步踏进庆华厂这块黑土地,就时刻感受着兵工人那种无私、无畏、执着的追求和生产上你追我赶的气氛。我逐步地从技术员到理化室主任,从总工程师到一任厂长,历经27年践行自己夙愿的过程,没有任何时候产生过想离开工厂的念头。有人把工厂视作新中国生产枪的摇篮,我把工厂也视作我成长的摇篮。
不仅是我,我的前辈,以及前前后后来到这个功勋卓著兵工大厂的人们,都觉得庆华厂是一条奔流的江河,我们如鱼得水;庆华厂是一块英雄的用武之地,我们施展了造枪的本领。事实也确实如此,《匠勋》中所提到的赵瑞之、鲍清涛、丁作儒、刘殿友、王丛师、罗文金、詹桂林、李亚民、黄廷瓒、刘培基、王兴山、卿尚升、王子荣、张树槐、李永泉等人,都守望在这块沃土上,是铸就钢枪的凝魂人。除了56式冲锋枪和54式手枪成为工厂的主产品,固本立厂而外,59式手枪、64式手枪、64式微声冲锋枪、67式微声手枪、56S系列和85系列枪,以及我国有些运动员使用的运动手枪等,都在他们手中诞生。这也正是他们研枪造枪故事中的精彩之笔。
沧海桑田,27年的光阴霜染了我的鬓发,然而,枪却深深地印进了我的人生。故事中的人们,按专业有的熟识枪身上的零件,熟悉切削加工的工序,熟知工件热处理的工艺要求;有的能够把握新枪设计的品质,表现得都很优秀。我和他们一样,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骄傲的造枪人。
庆华兵工人铸就了枪魂,《匠勋》的故事还原着历史的辉煌。我为铸就枪魂也书写了青春和最壮丽的人生画卷。当我们亲手设计与制造的钢枪源源不断地装箱发运,奔向军队、战场和运动场时,钢枪也为我打出了人生无悔的光环。
20世纪80年代,庆华厂实施战略性搬迁,在河南许昌组建了工程指挥部。后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搬迁搁浅,许昌工程指挥部独立为部属126厂,仍然生产枪,以枪为魂。我在庆华厂留下恋恋不舍的情怀和串串无法磨灭的足迹,奉命前往126厂任厂长。中原大地上,我和庆华厂、凌华厂已经搬迁到那里的2000多兵工人一起,为生产枪而开始新的里程。
当我看完《匠勋》中感人的故事后,不禁掩卷深思。看来,我们这群人是祖国和平建设,人民幸福生活的使者,是为铸就枪魂而存在的人。现在我们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我坚信,我们铸就的枪魂不会,它会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永远存在!
雍冬保
2018年于许昌
(雍冬保,曾任庆华工具厂第八任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