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垃圾围城的苦恼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不同国家利益之间的斗争,战后人类享受了和平带来的红利,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但又陷入了另一场战斗。巨量物质消耗引发了垃圾围城,人类不得不跟垃圾较上了劲儿。专门将镜头对准垃圾的《塑料王国》作品中,有这么一幅照片:在堆满各种垃圾、臭气熏天、苍蝇遍布的车间里,一个小孩正拿着医院针管使劲往嘴里滋水(见图1-2),玩得不亦乐乎,而在一旁的父母则忙着回收“洋垃圾”。美国有位摄影师巴里·罗森塔尔,也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人类对地球海洋的影响——他从纽约港沿海地区收集了数千件垃圾,并整理成有趣的艺术作品,借此让观众反思我们扔掉的垃圾。意大利在20世纪诞生了“贫穷艺术”,随后在1967—1977年达到巅峰,通过废旧品和日常材料或被忽视的物质作为艺术的表现媒介,从另一方面推进了废旧物资的循环利用。特别是在2018年,意大利特拉达特市,艺术家莫雷诺·特拉帕尼(Moreno Trapani)打造了一个“垃圾之屋”(the home of the bad consumption),照片里,整个房屋塞满了成袋的垃圾,垃圾从房子的窗户、房门泛滥而出,呈现另一种恐怖的“垃圾围城”(见图1-2)。
图1-2 垃圾场的小孩和垃圾之屋
垃圾围城现象与工业化进程速度直接相关,发达国家的物质消耗量和垃圾数量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谈起纽约曼哈顿,多数人大脑中可能一闪而过其五光十色的时代广场或是第五大道精品百货的奢华橱窗,殊不知这华美的一面也难以掩盖背后的问题,走在曼哈顿街头,常能看到散落四处的垃圾,早上出门上班或是路上慢跑的纽约客,时不时需要灵巧地避过占据人行道一半面积的垃圾堆。
分析不同收入组国家之间的垃圾产生特征[2](见图1-3),可以得知高收入发达国家虽然城市人口没有低中等收入国家多,但人均垃圾产生量是其数倍。但预计到2025年,由于人口基数大、垃圾处理设施落后等原因,低中等收入国家产生的垃圾规模将超过发达国家。巨量垃圾带来了颇多负面影响,也迫使各国政府想尽办法,来拯救被垃圾包围的城市。发达国家先后规范了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并对城市周边的非正规处置场所进行整顿。垃圾处理不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问题,而上升到一座城、一个国家的问题。法国环境保护委员会就规定,政府需要清理掉非正规“野垃圾场”,地方区域社团负责组织垃圾收运工作,并送入集中处置设施处理。解决垃圾收运处置这样一个费时费力的问题很困难,它随着居住区人口密度、垃圾类型、清运次数、清运距离及使用设施等的变化而改变。为了让城市居民直接感知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向垃圾产生者直接收费等方法开始出现,其费用与人口数和住房面积挂钩,也可以按照产生的垃圾量或体积收费[3]。把垃圾费用分摊到个体,其带来的垃圾减量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大多能减少1/4~1/3。当然,不是每位居民都会去执行这些责任分担措施,偷偷摸摸乱丢垃圾的居民仍不在少数。虽然时代发展了,但是人性依然,在可预见的将来,如果没有强力监督保障,诸如此类不当行为依然会出现,没有民众广泛支持,垃圾围城问题不会自动消失。城市垃圾的未来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图1-3 不同收入组国家垃圾产生特征
(资料来源:The World 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