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心理治疗技术中的信念修正具有研究空间
在心理治疗领域下的“信念修正”,简而言之就是在心理治疗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方法对个体信念与信念系统进行培育、修改、修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纵观信念修正理论,其遵从的基本预设,即“个体的信念是动态变化的,由于新的认知信息输入打破了原有的认知平衡,个体倾向于调整信念状态以达到新的平衡”。针对信念修正的具体修正方式以及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逻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学科范式的差异导致在信念这一概念本身的认识上与心理学领域存在一定偏差,个体的信念远比逻辑学中的命题态度和人工智能领域内的信息复杂得多,而心理治疗聚焦的是心理障碍患者的信念系统,其特殊性在其他研究范式中很难被关涉。
本书从心理治疗视域出发,将信念修正置于现代心理治疗的历史发展中进行研究,同时充分吸收多学科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求同存异。虽然艾利斯与贝克都明确提出了信念修正的理念,也主张在治疗实践中使用,但是都没能从哲学基础的视角深入探讨过信念修正是否真的能够在治疗实践中起作用,并且是如何起作用的。直至今日,心理治疗领域对信念的讨论也多停留在民间心理学(folk psychology,FP)的层面上,没有对相关的概念、结构、特性进行区分和探讨,这就致使信念修正始终存在于一种理念的层面。本书在心理治疗视域下选择一个在心理治疗实践中有一定研究基础又有重要实践效用的主题——信念修正作为研究对象,意在考察信念修正技术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必要性、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揭示在当下琳琅满目的心理治疗技术中,信念修正在其中所能起的作用与效用,进而明晰心理治疗技术的内在机制,为当下心理异常的应对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最后依据个体信念的特殊性提出多元信念整合修正模型。实现信念修正的操作性设计意在为身处心理困境的个体提供自我疗愈的有效手段。因此本研究既是对学术问题的探究,也是对社会问题的关照,在具有理论价值的同时,兼具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