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哲学咨询的方法论困境——推动信念修正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取向
哲学曾经作为“人类生活的医生”的角色存在,古希腊哲学家认为:“精神疾病源于思维过程的紊乱,治疗方法依赖规劝。”这可视为最早的心理干预,当前心理治疗中使用的“苏格拉底式对话”(Socratic dialogue)正是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谈话方式作为基础。心理治疗源于哲学对个体生存和心理健康的关注,随着心理学从哲学分离,哲学的这一角色被心理学所替代,哲学也与现实生活渐行渐远。20世纪80年代,受新一轮哲学实践化的影响,主张哲学实践路径的哲学家试图复归哲学对个体心理干预的作用,哲学咨询应运而生。
哲学咨询意在复归哲学家“助产士”的角色,帮助身处困境的个体做出理性的判断。其核心理念在于:价值观的模糊导致个体观念混乱,从而引发人生困惑;将目标群体定位为“心智健全”的个体,主张运用哲学的思辨方法和理性逻辑对个体信念进行干预,注重对个体世界观与价值体系的重塑,在治疗中个体要具有理智思维来完成思辨和逻辑推导。这种对于心理问题的理论预设与认知疗法异曲同工。但在方法学上,哲学咨询强调其作为实践哲学本身的思维性艺术,并不具有某种特定的方法学架构,在已有的方法探讨中,不管是马里诺夫(Lou Marinoff)的PEAC法,还是拉贝(Peter B.Raabe)的FITT法,核心都强调从觉察到反思,最终实现超越和平衡,但并未给予应有的操作性指导,这直接造成了哲学咨询在行业发展与临床应用上的困难。
哲学咨询为了保持其独立性,一直强调与心理治疗、精神病学治疗的区别,在科学属性上主张:“精神病学治疗属于自然科学,精确度高而价值密度低;心理治疗归属社会科学,精确度次高,价值密度次低;哲学咨询则隶属人文学科,精确度低,价值密度最高。”前文一直在探讨心理干预的整合路径,学科的交叉性、技术的融合性已成为心理干预的必然趋势,融合并非对独立性的消减,而是服务于效用的提升。其实在心理干预层面,哲学与心理学一直保持着一种密切的联系,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将存在主义哲学应用于心理治疗,现象学精神病学用现象学方法对精神疾病进行考察,哲学的理论与主张给予心理治疗宝贵的思想资源。同样,哲学要想真正走向心理干预实践,从智者向咨询师、治疗师转变,也应注重从心理治疗的发展中汲取操作性经验。
信念修正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在哲学咨询中以化解观念冲突、打破思维定式、形成合理信念为干预的落脚点。本研究基于其坚实的逻辑学基础,充分满足哲学咨询对思辨与理性推理的要求,意在在心理治疗视域下以其为核心进行具有操作性的理论与方法学建构,实现其从理论到实践的跃升,这将有助于打破哲学咨询的方法论困境,推动哲学实践路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