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你要知道恐惧的源头
恐惧并不是无缘无故形成的,只有你知道了它的源头和成因,才能对症下药,真正战胜恐惧。比如很常见的幽闭恐惧症——一般由于一个人童年时期有过被关禁闭,被狭小的空间困住等经历,就会不由自主地把狭小的空间跟一些童年的负面经历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恐惧情绪。实际上,狭小的空间并不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什么威胁。
1920年,美国著名的行为心理学家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在医院选中了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阿尔伯特。他以每天1美元的奖励说服了婴儿的母亲用她的宝宝来做个科学研究,然而他并没有告诉这位母亲实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接下来,臭名昭著的“华生实验”开始了。起初华生先送给阿尔伯特一些东西,比如小白鼠、小白兔、小狗、白毛衣、棉花等,此时小婴儿并没有对这些物品表现出任何的恐惧。跟其他孩子一样,阿尔伯特对小白鼠、小白兔充满了好奇和喜爱。过了一段时间后,华生继续让婴儿与小动物玩耍,但每当阿尔伯特刚刚打算触碰小动物时,华生就在他的身后立刻敲响铁棒,发出巨大的噪声。不出意外,孩子被吓得大哭起来。之后,每当婴儿打算接触动物的瞬间,华生都会如法炮制用铁棒让他感到恐惧。这样的疯狂行动持续了整整一周,此时的阿尔伯特已经彻底不愿触摸小动物了。甚至只要把动物放在他眼前,他都会下意识地选择逃避。5天之后,阿尔伯特开始害怕所有带皮毛的东西了,甚至看到毛巾、帽子都会选择主动躲开。再到后来,只要一看到小动物出现,阿尔伯特就会大哭。即便没有声音的刺激,这种恐惧感也没有消失。就这样,实验整整进行了三个月。事后调查发现,即使实验结束了很长时间,阿尔伯特也始终没有从这种恐惧中恢复。
其实很多恐惧的成因都来自幼年时期的某些经历。人在未成年,尤其是童年时期,是各种观念、认知、感受形成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受到了一些负面的刺激,可能会对他今后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童年时期被狗咬伤,长大以后可能会出现恐狗症,有的人即使在远处听见狗叫声都会浑身颤抖;即使是特别可爱的小狗,也不敢近身。
我有个朋友患有恐禽症,不过他并没有在幼年时期被鸟类欺负的经历,只是在他的童年时期,在那个禽流感肆虐的年代,自己亲手养大的母鸡“小黄”被家人以“不卫生”为由处理了。更让人难过的是,小黄还被端上了餐桌,在家人的隐瞒下成了我这个朋友的盘中餐。后来真相大白之后,我这个朋友难过了很多天,一直到今天依然耿耿于怀。很多人认为小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即使再难过的事儿过几天也就好了,可谁知,这件事竟成了我这个朋友一生的阴影。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依然不能吃任何跟禽类有关的食物,哪怕是鸡肉味的薯片都不行。
当然还有一些源自幼年的恐惧并不是这么直接。曾经有个母亲带着自己快要成年的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原因是孩子都这么大了,竟然还是怕黑,每天必须开着灯才能安心入睡,没有人知道是为什么。家人也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功而返,不得已只能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结果在咨询师进行了多次深入交流之后,终于发现了病因。原来是孩子的父母在他幼年时期经常吵架。为了做不在孩子面前吵架的模范家长,他们经常在关灯之后吵。他们以为孩子已经睡着了,听不见他们的吵闹声,谁知道这些争吵统统被孩子听到了。小孩的认知水平有限,面对愤怒的父母,面对可能破碎的家庭,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能默默忍受,独自在深夜里承受恐慌。偶然间他发现开灯可以缓解自己的焦虑,也许是光亮会让人有一种安全感,总之开灯是幼年时期那个小朋友唯一能主动控制并且有一定成效的事儿。所以这才让他一直养成了开灯睡觉的习惯。
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山鼻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有个非常著名的精神分析法,虽然这里面有些理念已经过时,并且没有非常严谨的实验支撑和论述逻辑,一直饱受争议,但是它依然可以为现在很多科学无法论证的事儿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心理的发展是由幼时的经历决定的。人类的行为、经历和认知大部分是由非理性的欲望所决定的,这些欲望大多数都是无意识的。很多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负面情绪其实都来自我们童年的创伤。这些不经意的童年创伤会在后天影响我们的认知和行为。就像我们开头提到的,恐惧都是有原因的,只有找到那个原因,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