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犹太人反抗罗马人的战争是我们这个时代规模最大的战争,或许比有史以来记载的任何战争,无论是城邦之间的还是国家之间的,都要宏大。然而有些人没有第一手资料,完全靠道听途说得到一些毫无根据、自相矛盾的故事,就断章取义地记录下来;而那些亲眼目睹的人不是被歪曲成谄媚罗马人,就是中伤犹太人,有意的颂扬和中伤代替了真实的记录。为了帝王臣民的利益,我决定将自己之前用母语写的书翻译成希腊语,那原本是为了给内陆不讲希腊语的人们读的。本人(约瑟福斯,乃是马提亚的儿子),是希伯来人,一个来自耶路撒冷的祭司。早些时候,我与罗马人斗争,因而被动地成为后来一些事件中的见证者。
这次动乱,正如我所说的,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动乱发生时,罗马正处于极度动荡不安之中。犹太革命者利用了这次普遍性的骚乱。他们有巨大的人力、财力资源。骚乱波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就东部事态而言,有的人对胜利充满希望,而另一些人则唯恐失败。犹太人希望美索不达米亚的兄弟们能参加到他们的起义中。而另一边,在边境,罗马的霸权地位正不断受到高卢人的挑衅,而且凯尔特人也很不安分——事实上,尼禄死后,骚乱充斥着每个角落。面对这样的机遇,许多人觊觎王权,军人则期待权力更替能成为自己发财的途径。
因此我觉得,当涉及这些问题时,任由事实被歪曲却视而不见是不可原谅的。帕提亚人(Parthians)、巴比伦人(Babylonians)、阿拉伯半岛南部人、美索不达米亚犹太人和亚述人,由于我的努力,都清楚地知道了战争的原委、造成的苦难及其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难道没有卷入其中的希腊人和罗马人对真相就应该一无所知,从而被奉承和杜撰蒙骗吗?印象中那些自称在写历史的人,在我看来,不仅歪曲史实,而且完全偏离了自己的目标。他们为了树立罗马人的伟大形象,一直都在诽谤和嘲弄犹太人的行动。但是我不明白战胜弱者如何能显示出自己的强大!同时他们没能认识到战争持续时间之长,罗马军事力量之强大,遭遇抵抗之顽强,以及罗马一方指挥官们的天才领导能力。如果他们克服的困难被小视,那他们在耶路撒冷城前付出的艰辛并不会为他们赢得什么荣誉。
然而,我并无意夸大自己同胞的英雄行为从而来贬低罗马的胜利,而是公正、准确地讲述史实。同时,记录事件的语言会反映出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必须容许自己为我民族的悲剧而哀伤。正像圣殿的毁灭者提多·恺撒所证实的,犹太人的毁灭源于内部的纠纷,罗马人并无意放火烧圣殿,是犹太人自己任命的统治者将他们引进了耶路撒冷。在战争中,恺撒同情那些无力反抗骚乱部队的老百姓,并一味推迟占领城邦和拖延围城的时间,希望敌首能够归顺。如果有人因为我对党派首领和匪帮的指责,或者为祖国的厄运悲伤而要批评我的话,他应该撇开历史写作的原则而谅解我的软弱。事实恰好是,在罗马统治下的所有城邦中,我们的民族达到了鼎盛,继而又跌入了最悲惨的深渊。有史以来其他所有民族的不幸与犹太人的比起来似乎都微不足道。而我们的这些不幸也只能怪我们自己。我如何能控制得了自己的感情呢?如果有人对我流露个人情感予以苛责,他必须明白讲述的是史实,而记录时的痛苦只有作者自己知道。
此外,公平地说,该批评的应该是那些希腊学者,他们深知除了那些同时代的惊天大事,像战争之类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微不足道,于是他们作壁上观评论前世之事,对那些努力记录历史的人予以苛责。虽然他们的文笔更加流畅,却更缺乏历史感。他们自己动笔写亚述人和米提亚人(Medes)的历史,好像暗示先前的作家在这方面做得不好。然而他们的写作能力及思考能力都远不及前人。先前的史学家热情地记录当时发生的事件,而他们在这些事件中的亲身经历使其描述更加生动鲜活,不可能背离了事实还不被察觉。当然,想为后世子孙永久地记录下当代发生的事件值得高度赞扬;然而真正的作家不是把别人的作品拿来调整一下顺序重新编排,而是有新的想法,并且能够构建一个属于他自己历史鸿篇的人。我自己曾经历巨大的痛苦和牺牲。尽管是一个异族人,但我可以向希腊人和罗马人提供一部关于他们胜利的恒久历史记录:虽然讼争使本国的作家们巧舌如簧、善于言辞,但当他们面对历史(需要他们辛苦地搜索史实后讲出真相)时,他们却步了,于是任由二流作家不重事实只记功绩地书写历史。因此我决定尊重史实,写一部历史,尽管希腊人自己不在乎。
描述犹太人早期的历史、他们的起源、被逐出埃及、流浪的范围以及相继被征服、离开祖国等,我想在这里是不太合适的,而且无论如何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先前已有许多犹太人精确地记录了我们祖先的活动。他们的叙述也没有什么错误,并且已被翻译成希腊语。在希腊历史学家和我们的先知止笔的地方,我开始讲述我的故事,并将所目睹的战争事件尽我所能详尽描述,而对于发生在我的时代之前的事件只作简要概述。
安条克·伊皮法尼斯(Antiochus Epiphanes)曾捣毁耶路撒冷,在盘踞三年半后被哈斯蒙尼人(Hasmonaeans)驱逐出境。从这里开始,我将记述他们的后代为了争夺王权是如何促使庞培和罗马人进行干涉的;安提帕特(Antipater)的儿子希律怎样引来索斯亚斯(Sossius),结束哈斯蒙尼王朝的;希律死后,当奥古斯都(Augustus)成为罗马皇帝,昆提利斯·韦鲁斯(Quintilius Varus)是地方官时,人们是如何造反的;尼禄当权的第十二年战争是如何爆发的,战争为克斯提乌斯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而犹太军队却迎来了早期战役中的巨大胜利。
之后将讲述周边城镇的驻防。克斯提乌斯的战败使整个王朝陷入恐慌之中,尼禄决定将最高指挥权交给韦斯帕芗。韦斯帕芗对犹太人领土的入侵得到他大儿子的鼎力援助。韦斯帕芗利用罗马军队的规模和联盟小分队横扫加利利。他们通过全力打击或谈判,占领了加利利人的城镇。在这方面我必须解释一下罗马军队的纪律和军团的训练有素,并且描述一下两个加利利的面积及特征和犹地亚的领土范围,以及国家的独特之处,尤其是它的湖泊和泉水。至于每一个城镇被占领后的命运,我将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亲身经历准确地叙述。对于我的不幸遭遇,读者们非常熟悉,没有必要遮遮掩掩。
接下来将会写到尼禄之死。当时,犹太人的希望已经很渺茫;韦斯帕芗向耶路撒冷的进军中断,因为他在中途被召回宫廷继承王位;他从凶兆中得到的鼓舞,以及罗马的动乱;士兵们坚持要拥立他为王,尽管他自己反对;随着他离开前往埃及处理帝国事务,犹太人之间爆发的党争,以及党派领导们的暴政专横和意见分歧。
然后就必须讲述在埃及由提多发动的第二次入侵:他所采取的方法以及军队集结的地点和规模;当他抵达时,由于党争而支离破碎的圣城局面;一系列的进攻以及炮台的建造;三面护墙的选址及测量;圣城的防御工事以及圣殿和圣堂的平面图样;所有这些建筑以及祭台的精确测量;一些宗教节日的习俗:关于圣洁的七个等级,神职人员举行的宗教仪式,普通以及高级神职人员的祭服;对于至圣所的描述。我在叙述中将毫无隐藏,对于已经公开过的事实也不会添油加醋。
接下来,我将把党派领导人对自己同胞的残暴与罗马人对待异己时的温和,以及提多在执意要同暴动者谈判来挽救圣城和圣堂方面所表现出的焦虑进行对比。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与不幸导致了他们最终的失败,而这其中有多少是因为敌人的行为所致,有多少是由于内部党争所致,有多少是由于饥饿所致,对此我将进行探讨。我的叙述中将包括:逃兵们的不幸和犯人们所遭受的刑罚;圣堂的焚毁(尽管恺撒反对这样做)以及从大火中抢夺出大量宗教珍品的行为;圣城的完全沦陷以及沦陷前出现的警示和奇观;党派首领们的被捕,大量被奴役的人们以及降临在他们身上的命运;罗马人拆毁每个城堡的防御土墙这些处理战争残余的方式;提多在全国巡游、建立秩序以及他返回意大利并庆祝凯旋的过程。
所有这些都包含在这七本书中。14对于那些参加过战争或者清楚史实的人来说,我没留下任何可以抱怨和批判的余地。这是为那些热爱真相而不是寻求消遣的人写的。下面,我将以概述的方式开始我的故事。
1* 巴勒斯坦古城,临近死海西北海岸,是扼守约旦河下游河谷的要塞。据《旧约》所述,它被约书亚(Jeshua)征服并毁灭。(星号后为中译者注,下同)
2* 死海东部的山地要塞。
3* 指马太、马可或路加福音书。
4 “哭墙”并不是圣殿的一部分。为了详尽了解古今的耶路撒冷,读者可以参考约翰·伽斯堂(Sir John Garstang)在《古代奇观》(Wonders of the Past)中的文章。(以下未特别标明的脚注均为英译者所做。——中译者)
5 参看《约翰福音》第4章第21节。
6* 即盖约·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公元前100—前44年),第三位罗马皇帝。
7* 尼禄·克劳狄乌斯(Nero Claudius Drusus Germanicus,公元37—68年),第五位罗马皇帝。
8* 盖约·克斯提乌斯(Gaius Cestius):当时叙利亚的总督,尼禄任命。
9* 提多·韦斯帕芗(Titus Flavius Caesar Vespasianus Augustus,公元9—79年),第九位罗马皇帝。
10* 提多(公元39—81年),罗马第十位皇帝,韦斯帕芗之子,与其父同名,亦称提图斯。
11 参见本书第二十三章。(马卡鲁斯即军事要塞马卡鲁斯城堡。——中译者)
12 为了恭维、烘托提多,作者把他的兄弟图密善(Domitian)和亲戚斯里尔利斯(Cerealis)刻画得极为奸诈可恶。[图密善(公元51—96年),罗马第十一位皇帝,韦斯帕芗第三子,提多之弟。——中译者]
13 关于罗马军队,除了附录以外,研究战术的学生们会发现在关于约塔帕塔、伽马拉、耶路撒冷和马萨达围城战术的描述也非常有趣。
14 我们不能确定作者的七本书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也不清楚这110个章节是否是他作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