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要趁早:语文启蒙实践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母语也需要学习

母语也需要学习吗?

这一点,英语国家最先给出了肯定回答。有一本英文原版书给我很大的触动,名叫How Are You Peeling?Foods with Moods,讲述的是食物和情绪的故事。书不厚,我数了数,里面描述情绪或者与情绪相关的行为的词居然有30多个:快乐、伤心、忧郁、烦躁、暴跳、担心、生气、迫不及待、富有安全感、好笑、困惑、沮丧、惊喜、胆小、热血沸腾、尴尬、嫉妒、紧张、害羞、抱歉、失望、骄傲、疲惫、介于胆小与激动之间、噘嘴、大笑、尖叫、哭喊、哭哭啼啼、需要一个吻、干杯、一个温柔的微笑。每个情境都配了用食物做成的表情照。

英文原版书How Are You Peeling?封面

一个语文老师,看到这30多个词就像捡到了一堆宝贝,这是多丰富的教学资源啊!孩子可以一口气接触、温习这么多词语,而且潜移默化地养成以“玩”词“用”词为乐的意识,这是多好的事儿啊!

像这样的原版绘本,还有不少。英语国家相当重视教孩子学习母语,有各种流行的分级读物——牛津树、海尼曼、大猫、培生、RAZ等等,词语和句型都是反复出现,煞费苦心,还有虚构和非虚构的阅读类型。现在,这些分级读物都被中国父母拿来教孩子做英语启蒙,甚至忘记了它们其实是为母语学习者开发的,更忘记了拿出同样的劲头儿去给孩子做中文启蒙。

反观中文原创绘本,将汉语语言学习作为一个目标去创作的,凤毛麟角。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原因不是我们本文讨论的重点。但是,我们却可以从现象中获得有益的启发:母语也是需要学习的,词语、句式,都需要像捡贝壳一样一个个拾起来,放入自己的百宝箱,这样,才有可能用言语镶嵌出美丽的皇冠。

以母语为依托的阅读需要学

经常有家长困惑地说:“我的孩子挺爱读书的,为什么语文成绩就是不好呢?”“挺爱读书”是个笼统的说法,在父母眼里,孩子翻动书页的背影就已经足以构成未来的幸福图景了。能不能再往下观察一步,思考一步?

——孩子读书的类型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不同文体、不同作者、不同文化背景)?

——孩子读书是只关注情节,还是全方位思考(主题、人物、语言)?

——孩子读书后是否有反刍或者与他人交流的兴致和习惯?

——中学后,孩子持续阅读的时间能否超过1个小时?

——除了泛读,是否经常有亲子共读形式的精读?

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是”,显然,孩子的“爱读书”是真爱。如是,则不会有这样的困惑。

即使真爱读书也还不够,如何阅读也需要学。《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超级畅销恰从侧面证明了人们在这些年对阅读方法的重视。这是一本专门讲述阅读方法的书,初版于1940年,大幅修订于1972年,2004年引入中国并一跃成为畅销书,延续至今。在语文教学领域,全国统编教材已经将阅读方法正式纳入学习内容,比如:精读和跳读、圈点与批注、选择性阅读、摘抄和做笔记、纪实作品阅读、科普作品阅读、古典小说作品阅读等。

诚然,孩子的阅读要循序渐进,没必要在启蒙阶段就解决所有问题,父母从事语文教育相关工作的也一定是少数,他日必有语文老师、语文课作为学习阵地。如此陈说,只是希望对语文启蒙阶段的父母说一句来自未来的话:阅读真的是一项需要好好学习的事儿,不要因为它披着母语的外衣就忽略了它的难度。更何况,父母中也一定会有相当大的群体热爱阅读(比如正在翻阅此书的你),完全可以将自己的阅读经验一点点渗透给孩子。所谓阅读方法,正是日积月累天天操练而成,焉能靠一节语文课解决问题?又焉能等到中学上语文课时再去解决?

以母语为依托的写作需要学

下面的情景也是时而遇到的——

爸爸妈妈拿着孩子的作文试卷站在老师面前,抱歉地说:“老师您看,孩子的作文怎么办?”孩子就在那里低着头,做错了事又不知道怎么改的样子。

什么样的作文会让老师心头沉重,让父母抱歉,让孩子无措呢?

症状一:干瘪的,想不起来写什么。

诊断一:发生过的事、引起的情绪波澜都在一瞬间倏然而逝,感受力是浅显的、短暂的。从小日程被父母安排得满满当当,没时间去发展感受力,也不习惯关注自己的感受;或者有感受,但很少与爸爸妈妈或同伴一起交流,感受力变得越来越薄弱。

症状二:不会表达——书面词汇量少、密度低;句式呆板,只会用“我”开头;有感受,却抓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写出了句子,又觉得句子缺少表情,无法表达情绪的精微之处。

诊断二:阅读时没有积累词汇和句式的习惯,语言储备仅限于日常口头交流。

症状三:从小学到中学只会一种写法,即按照时间顺序把事情讲一遍,象征、衬托、铺垫、伏笔、倒叙、双线结构等写作技法一概不会使用。

诊断三:读书只关注情节,看个热闹,不去学习行文的写作手法。

如果作文出现了以上三种状况中的任何一种,都是很难在短期内改变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小学时作文分差不大,到了中学差距就显现出来了,可孩子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提高写作能力了。

父母之爱子女,必为之计长远。写作就是一件需要“计长远”的事。“作文写得好那都是天生的”这种论调,要么是把未来赌在运气上,要么只是因为没有看到背后的付出。

举最简单的例子,如何写好“风”?

首先,要积累相应的感受。春天的风什么样?吹到人脸上什么感觉?风与阳光、与雨水应和在一起什么样?风中的人们穿什么样的衣服,有什么微小的举止是区别于无风时的,表情什么样?春风吹过的花草树木什么样?夏天好不容易吹来的一阵风什么样?冬天夹着雪来的风什么样?你心情好时对风的感觉什么样?你心绪糟糕时对风又有什么感觉?旅行时,你从北方下了飞机感受到第一缕南方的风是什么样的?……

写作的前提一定是感受的打开。不是所有人都是感受型人格,没关系,阅读要做的就是用作家的心、画家的眼带着你去看你看不到的、忽略的东西。

其次,要积累词汇、句式、修辞和写作手法。

绘本《风来喽,咻咻咻》可以积累若干写风的拟声词:咻——、咻咻咻、呼溜溜溜、轰隆……

绘本《风喜欢和我玩》讲述的是一个小孩在自己的想象中与风玩耍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观察风的多种情境。

a. 有时候风变得很强壮,他吹倒大树,推倒篱笆。我害怕了,跑进屋里,把门锁上。风在我背后追着,号叫着,想要从钥匙眼儿里钻进来,我告诉他:“不许进来!”

想从钥匙眼儿里进来,这个感受捕捉得多好!

b. 但是又有那么一天,风累极了。“风啊,”我轻声低语,“风啊,你在哪儿?”

“嘘——嘘——嘘——嘘——”风回答着,他吹起一片落叶,告诉我他在那儿。我挨着他躺下来,我们俩一起在柳树下,进入了梦乡。

作家就是告诉我们“风在哪儿”的人。被阅读启发过的孩子,看世界的角度会不一样,再写风,他也许会在所有人都只感到蒸笼一样的闷热中,第一个感受到风的存在。

c. 当叶子从树上落下,我喜欢把树叶扫成一堆。但风很快也来了,他要显示自己不需要扫帚也能扫落叶。

看这两处,作者对风的“性格”捕捉得多到位。读过这样的书,再去看风,才有可能看到风背后的故事。

绘本《勇敢的艾琳》讲的是小女孩艾琳冒着风雪把公爵夫人的晚礼服准时送到的故事。书里把风描述成敌人,表现艾琳与它对抗时的勇敢。

a. “回家去!”风尖叫着,“艾琳——回家——去——”

“我才不回家呢!”她高声叫道,“我不回家,你这讨厌的风!”

“回——家——去。”风声更尖锐了。“回——家——去,”它尖叫道,“不然……”有那么几秒钟,艾琳想,她是不是应该听从风的警告?不!礼服一定要给公爵夫人送去。

大部分学生写风,最多能用素描一样的手法描绘风中人的状态;但如果好好读过这篇文章,就可以把风写活,营造戏剧感,有力地表现主人公的勇敢。

b. 风要把盒子从她手中抢走,它猛击、裹挟、摇晃、抓挠着盒子。

这一串与风对抗的动词多漂亮,多准确!

c. 艾琳突然踩到一个坑,摔倒在地,扭伤了脚。她认为这全是风的过错。“别吹了!”她骂道,“你坏事做尽。你把一切都毁了!一切!”风吞没了她的声音。

借由与风的交锋,艾琳说出了内心的愤恨。一个人送礼盒,多难写的独角戏,作者史塔克(对了!就是怪物史莱克之父)却借由与风的对手戏把过程写得如此精彩。

没有经由好好的学习,我们怎能奢望孩子写出好的文章来呢?

对于父母来说,要想孩子学好语文,就得放下任何一丝侥幸心理,拿出1万小时,拿出研究英语学习的劲头儿,好好和孩子一起去领略汉语的美好、文学的美好。一旦真正踏上这条路,你就会忘记语文是一条需要早点儿踏上的赛道,只觉一路上“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沉醉不知归路”,就像我和我的女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