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智慧物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国际物流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

(一)演进历程:经济交往带动物流国际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物流萌芽期。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最早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是从生产地到消费地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这一阶段国际经济交往已经较为频繁,国际物流运输已经出现,但是无论从数量来讲还是从质量要求来讲,国际运输并未达到重要地位,国际物流尚处于萌芽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60年代:大规模物流形成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围绕战争供应建立了“后勤”理论,将战时物资生产、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达到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低、速度快等要求,这是物流在军事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经济交往逐步扩展,大规模物流开始涌现,系统物流开始出现。同时,大型物流运输工具开始出现,如20万吨的油轮、10万吨的矿石船等。

20世纪60年代—80年代:物流技术应用增长期。这一阶段,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将竞争焦点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上,企业管理者将物流概念引入生产领域,开始注重生产领域内的物流业发展。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得到较大发展,配送中心开始建设,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立体无人仓库、物流标准化体系开始应用;国际集装箱及国际集装箱船实现大发展,提升了标准化运输的物流水平;“精细物流”逐步发展,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国际联运式物流出现,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推出,使物流向更低成本、高服务、大量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物流国际化扩展期。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往来的扩大,物流国际化趋势开始成为世界性的共同问题。这一时期,如何降低物流系统的成本,提高效益与服务质量成为竞争的新焦点,物流管理因此产生,并且物流战略被视为获得市场优势的主要战略。日本以贸易立国,采取了建立物流信息网络、加强物流质量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物流国际化的效率。这一阶段物流国际化的趋势局限在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

20世纪90年代至今:物流信息化高度发展期。这一阶段国际物流的概念和重要性已为各国政府和外贸部门所普遍接受,贸易伙伴遍布全球,必然要求物流国际化,即物流设施国际化、物流技术国际化、物流服务国际化、货物运输国际化、包装国际化和流通加工国际化等。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普及,传统物流业开始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单一的物流运输向综合物流发展。

(二)发展趋势:动态、集聚、专业、高效的国际物流

贸易竞争带动全球物流体系重心转移。国际贸易是推动要素流动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手段,80%的国际贸易由海运支撑,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全球55%以上的海运货运量在发展中国家的港口进行装卸,贸易格局的变化带动全球物流体系发展重心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见图1.1)。

图1.1 2019年按经济体分列的集装箱港口运输量情况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2020年统计手册》

市场竞争带动全球企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龙头型公司占据全球物流主要市场。2019年全球前50家物流企业总营业收入达3458亿美元,同比增加2.1%,亚马逊以537.6亿美元(同比增长25.8%、占前50强15.55%)的营业收入成功登上榜首,亚马逊提供的B2C物流服务占全球12%(见图1.2)。2019年全球前十航运公司标准箱(TEU)占比为世界容量的83.5%,其中马士基航运公司作为榜首企业(见图1.3),标准箱容量占全球的17.8%,马士基航运公司在135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员工超过8.8万人,服务网络遍布全球。全球前十集装箱船公司的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68%上升到2019年的90%,在全球三条主要东西贸易航线上,前十大公司的投运运力从2014年的5500万标准箱增长到2019年的9600万标准箱,并购整合成为主要竞争手段。2018年全球运输与物流业共披露219起并购案例,涉及交易总金额达1153亿美元,而中国企业参与的并购交易数量达81起(占全球并购交易数量的37%),交易金额326亿美元(见图1.4)。联合包裹(UPS)上市之后并购超过40家大型公司,业务领域涉及货运、航运、零售、商业服务等,通过并购逐步扩大其业务版图。联邦快递(FedEx)前后完成超20项重量级并购交易,强化其在快递、小包、零担货运、物流、零售电商运输及相关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业务范围逐渐遍布全球。

图1.2 2019年全球30强物流企业营业收入和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SJ咨询集团《全球50强物流公司2019》

图1.3 2019年全球集装箱班轮公司运力前10名(单位:万标准箱)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互联网数据整理

图1.4 2014-2018年全球运输与物流业并购情况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互联网数据整理

业务竞争带动物流企业从传统货物运输向为细分行业提供物流专业解决方案转变。联合包裹提供包括汽车、卫生保健、高科技、工业制造业与配送、零售在内行业的物流解决方案。敦豪快递(DHL)制定的物流解决方案涉及航天、汽车、化学、消费品、时尚、生命科学与保健产业、工程与制造、可再生能源、科技物流等多个行业。物流时效是重要竞争指标之一。敦豪快递、联邦快递和联合包裹三大物流巨头从美国到中国的平均时效在一周左右,联邦快递甚至在中国推出隔夜达快递服务(见表1.1)。冷链物流等专项物流不断发展。中国冷链物流市场以每年17%左右的速度增长,食品制造、零售、批发商三类客户目前占据冷链物流需求前三位,生鲜电商、便利店、餐饮企业等类客户均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其中新零售线下门店生鲜物流输送系统技术装备增长最快。海南正在谋划推进海南国际冷链物流枢纽建设,京东物流与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国货航)共建全球“领鲜”冷链物流体系。

表1.1 2020年5月美国到中国的物流包裹平均时效

数据来源:17TRACK[1]跨境物流大数据

市场需求带动全球物流设施和设备水平不断提高。物流设施吞吐能力和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至8亿标准箱,全球前十大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2863万吨(见图1.5)。2019年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40亿吨,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超过10.8亿吨,约占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四分之一(见图1.6)。对物流设施的满意度逐步提高,根据《世界银行物流绩效指数报告》,受访者普遍认为贸易和运输基础设施有所改善,尤其是对港口基础设施的满意度越来越高。物流设备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见表1.2)。自动导引车(AGV)、高架叉车、货架穿梭车、智能物流分拣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码(拆)垛机器人、高速高精度堆垛机、四向托盘、输送机等智能仓内设备和无人货车、自动驾驶船、物流配送无人机、冷链车、自动化码头等智能运输设备正在逐步应用到各大物流应用场景。多式联运物流应用广泛。借助机器学习、大数据、物联网等多种前沿技术,多式联运市场正在逐步打开。欧洲多式联运总量在2007年到2015年间增长近670亿吨千米,增幅近1倍,据有关部门预测多式联运总量将在2030年达到3060亿吨千米。2017年美国多式联运货运量占社会货运量10%,海铁联运比例达到40%。

图1.5 2020年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前14名(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Wind)

图1.6 全球部分港口货物吞吐量历年情况(单位:万标准箱)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

表1.2 全球十大智能物流自动化装备领域企业

(续表)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互联网数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