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自我破坏:摆脱内耗,6步打造高效行动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L.I.F.E.的加入

那为什么人仍会不时地高估威胁程度,并任由其阻止我们向目标努力呢?答案就在于L.I.F.E.。通过我自己的研究以及我与来访者的交流,我屡次发现有四个因素加剧了趋利与避害间的冲突,而这些因素实际上并不会伤害你,它们是:

自我概念薄弱/易动摇(Low or Shaky Self-Concept)

内在观念(Internalized Belief)

对变化以及未知的恐惧(Fear of Change or the Unknown)

控制欲过强(Excessive Need for Control)

这四个影响因素代表了人们性格的各个方面,以及人类如何与这个世界产生关联。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一个在幕后运转的操作系统,驱动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通常人们会在儿时习得这四个因素,因为它们一直伴随着人的成长,所以常常被人的意识所忽略。加以关注,你就会更好地理解它们如何影响你的决定、你对自我的认知、你的行为方式、你在具体情形下的感受,尤其能够明白它们如何助推了你的自我破坏。了解并认识这些因素,可以帮助你区分它们是在何时让你高估威胁,并把你推向自我破坏的。

在你阅读接下来的描述时,尝试找出哪些是导致你自我破坏的原因。L.I.F.E.中的某一方面可能比其他方面更让你与之共鸣;其中特定的某一因素可能影响你生活的某一方面,但在其他方面却无甚影响。例如每次只要你开始考虑辞职,就会激发自己“对变化以及未知的恐惧”,但开始一段美妙的度假之旅时,你反而会乐意看到这些未知及变化。

自我概念薄弱/易动摇

自我概念是指你是谁,以及你如何定义自己。社会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将其描述为“某一个体对于他自身的看法,包括个人特质,孰为自我,何为自我”。8这个理论将个体与周围的其他个体区分开,认为每个人皆有独属于自己的某一特质。有些特质关乎你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例如,自我尊重抑或自我看重),对自己的看法(自我印象),希望自己成为何种人(理想自我)。9我们不是只有一种自我感知。实际上,每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即自我概念)都包含很多个层面,这些不同层面的认知又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程度的自信。每个人自我概念的组成不尽相同,这些不同的成分与他扮演的各种不同社会角色紧密相连,同时根据个体对不同社会角色的看重程度,以及履行不同社会角色的职责所能带来的满意度,每个单独的社会角色都会对个体的总体自我观念产生影响。打个比方,你的自我观念可能包含了诸如企业家、父母、朋友、伴侣、运动员、顾问或家庭厨师在内的多种不同社会角色,根据其中某项角色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你认清自我,你会对它们做出高下之分,而不同社会角色对此(帮助认清自我)产生的不同效果会影响一个人的自尊程度(再打一个比方,你很有信心当一名称职的父母,但对于能否成为一名顶尖运动员则不尽然)。

在生活的不同方面,即在不同社会角色的履职过程中,你会依据自己的满意度来判断是否离理想自我更近一步,这最终又会影响你对自己的整体印象。理想自我是一个人所认为的最好的自己;这种认知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他的生活经历和经验、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甚至是所欣赏的他人的闪光点。我们不断增加自我概念的维度,就是为了努力达到理想自我的状态。离理想状态越近,我们就会感觉自己的生活越美好。

一旦有了坚实的自我概念,我们就会更加积极地看待自我,在生活中的大多数时间都认为自己离理想自我越来越近(至少不再那么遥不可及);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实现任何目标;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恋情也都更加乐观。和普通人相比,因为我们对自己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也就不会那么在意他人的看法。而一旦陷入“自我概念薄弱/易动摇”的状态,我们就觉得理想自我是一场白日梦,对自己缺乏信心,觉得什么目标都无法实现;认为好事永远不会降临在自己头上;同时会更多地去关注外部环境,让这些外部因素支配自己的自我感觉,比如关心提交项目后是否会立即得到上司的赞许。自我概念薄弱/易动摇会让我们质疑自己的自我认识、自我定位以及做出积极改变的能力。我们会觉得不配得到那些美好的东西。

当整体的自我概念比较薄弱时,或者在你想完成自己某个社会角色内的特定目标之际,自我破坏就开始蠢蠢欲动。如果你在很多方面都有良好的自我概念,但不认为自己是一名运动员,那么即使你运用了使你在生活其他方面取得成功的计划和组织技能,你也可能很难每周锻炼5次或跑完一次马拉松。或者,如果你的自我概念不够坚实,而且不只是在生活的一个方面,那么你可能会发现自我破坏渗透到了生活的多个方面——从工作到人际关系,甚至包括你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如果自我破坏同时出现在生活的各方面,只会让你觉得更挫败,更加不易控制。越是自我破坏,越会削弱你的自我概念,越会让你深陷泥沼,无法自拔。所以总的来说,自我概念薄弱/易动摇只会助长自我破坏,加剧恶性循环。

内在观念

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y)是研究人类如何获取知识的理论观点。理论成果表明,人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替代性条件作用(vicarious conditioning)。这意味着我们会通过观察他人行为的结果来进行学习。10当我们刚刚踏入世界,还是婴儿时,单纯如一张白纸。我们不了解整个世界的运行规律,所以每当有一个事件发生,就会给我们提供一个机会来内化从中学到的经验教训,从而能够积累经验,知道当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时该如何应对。正是通过这样日积月累的学习,我们的心智才能够逐渐成熟,形成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

我们逐渐成长为孩童的过程中,身边的父母会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孩子会倾向于接受自己父母的想法、态度和行事方法,而不是那些不负责抚养自己的人的态度。所以如果某个孩子的母亲经常易惊慌,或者经常警告孩子说生活中充满危险(比如过马路一定要小心;提醒孩子不要打篮球,以免砸伤自己),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认为世界本身就充满危险,自己应该对周围的一切保持警惕。并不是说这种想法不好,毕竟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确实可以保证你的安全。但是,如果过于盲目相信这一想法,你就会过分关注生活中的各种潜在威胁,关注自己该如何去规避这些威胁,甚至这种避害的冲动会逐步超过你趋利的渴望,而这全都是由个人早期的学习经历带来的影响。

让我们再来假设这样一个例子。当你还是小孩的时候,大家都喜欢玩耍,你可能想去操场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因为这样可以认识更多的新朋友。但是你转念间想起了妈妈对自己的叮嘱:不要去玩游乐设施,很容易弄伤自己;也不要玩篮球,很容易砸到自己,最后你只得放弃了去找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想法。你可能发现很多自己觉得无所谓的场合,妈妈却常常大惊小怪;做决定时也总是思前想后,甚至到了杞人忧天的地步。当你长大了,你就会发现自己慢慢变得和妈妈一样,做决定前必须好好考虑一番。大学假期的时候,你的朋友兴高采烈地计划着自己的滑雪之旅,你却总是忧心忡忡——担心自己在某个雪坡上不幸跌下悬崖,担心自己摔断了腿,担心自己出了洋相,担心自己变得体温过低等。最终你决定还是以后有机会再去,告诉朋友们自己这段时间太忙了,没法抽出时间去滑雪。或者你也会去,但只是坐在一旁的休息室里默默看着朋友们从山上一个个冲下来,然后心中哀叹自己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加入他们。

通过替代性学习以及别人反复叮嘱我们的各种注意事项,我们会将各种各样的想法内化于心。但有时候消极的言语内容也会激发我们的这一内化的学习过程。举例来说,如果在你的童年时,你身边的父母、老师或者其他对你成长影响较大的成人常常对你指指点点、评头论足,那么你可能就更会对自己的目标执行能力产生怀疑,换言之,他人的看法在你的心中内化为“我做不到”这个消极的想法,尽管这些人的批评或指正是出于好意(他们经常会说,“你做得已经很好了,但我觉得你还可以更好”)。你的表现屡屡被他人批评,你的努力常常被人轻视,但你觉得其实已经尽了自己所能,这些负面评价会让你对自己产生怀疑,质疑自己可曾做过哪怕一件能够称得上是“好”的事情。长此以往,他人的批评之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即便别人不否定你,你也会开始贬低自己。

这种消极的声音会助长自我破坏。因为一旦你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你要么会半途而废,要么会踟蹰不前,不肯付出实际行动。内在观念带来的负面自我诋毁是自我破坏的主要成因之一。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努力不会有任何回报(因为潜意识里你其实觉得自己并不会成功),那么你就更不愿付出努力。打个比方,你想跳槽到其他公司,浏览招聘信息时看到了一个各方面待遇都不错的待聘岗位,但是你对自己的面试能力没有信心,所以直接放弃了这个职位,甚至都不愿去递交申请表尝试一下。你过于缺乏自信,就这样放弃了尝试,也不愿意去好好想想应该怎样应对面试,想想怎样解决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自我概念的缺乏也会使个体极易半途而废。很可能你通过了面试,但当被要求进一步提交详细的材料时你又犹豫了,因为你开始担心自己的履历不够亮眼。负面的自我诋毁让你优先选择退缩而非前进。即使是潜在奖励,也不足以让你渡过难关——因为彼时更好的选择是规避感知到的潜在威胁。

对变化以及未知的恐惧

人类是习惯性生物。常规且熟悉的东西会让我们的大脑感到舒适,因为重复是一种让我们逐渐平静、缓解压力的方法。11我们的思维都可以看作是“认知吝啬鬼”(cognitive miser),这个术语首次由心理学博士苏珊·菲斯克(Susan Fiske)和谢利·泰勒(Shelley Taylor)提出,12用来解释我们的大脑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来思考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倾向。和我们的身体一样,大脑也会感觉到疲倦。如果大脑负载太多信息,它也会感到精力不足,没有动力做出行动。因此大脑总是在寻找各种各样的捷径(我们的日常习惯就是很好的例子),以便遇到困难时,可以依靠这些捷径迅速解决,减少自己的决策负担。

在接受任何一种新东西、新事物时,大脑都会把其视为一种施压来源。所以面对新的情况时,我们并不能用已有的一些“自动化程式”来应对,比如每天刷牙、通勤上班,相反,这些新情况会使个体被迫去思考问题的应对之道。突然的巨变,或者同时发生的众多改变,这两种情况都会让我们的大脑感到非常困惑,而且如果个体觉得这类改变会驱使自己走出之前的日常习惯所形成的舒适区,那么他可能会非常抗拒这种改变,并且希望能保持原样,继续自己之前的日常习惯。即使相比未知的改变(重新跳槽到其他公司),你的日常(继续从事那份自己不太中意的工作)其实并不是你自己真正想要的。因为待在舒适区内会给自己的内心以安全感,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面对这些如潮水般涌来的新信息(比如威胁性的),如果大脑已经不堪重负,那么它就可能会开始做出非理性的决策。为了保护自己,你的思维做出了留在舒适区的决定,就这样错过了一些潜在的机会,但你的思维会做出自我辩解,它会让你觉得至少这么久以来,你已经学会了如何去解决在“这里”遇到的各种问题,至少你还活着!所以又何必自找麻烦呢?对变化以及未知的恐惧常常伴随着心理威胁,稍不注意就可能触发我们的自我破坏。我们很难意识到这种恐惧会是自我破坏的罪魁祸首,因为它太过微不足道,并不会明显地表现出对自己的目标实现起阻碍作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恐惧是四个因素中最容易被人所忽略的。但一旦意识到它的存在,你就能克服它,改善自己的生活。

控制欲过强

对于个体的幸福感而言,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他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对自己的环境施加控制,从而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研究人员一直相信,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这种控制感都是极其必要的。13很大程度上来说,这种需求感并非后天习得,而是每个人天生的本能冲动。从进化角度来说,一个人如果可以控制自己所处的环境,那么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就很大。甚至如果可以预知未来,就可以确定是否平安无事,因为如果有危险临近,就可以早做准备,未雨绸缪。

但显然我们不可能去控制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事光想想就会把人逼疯。但天性促使我们想要对周围的一切保持这样一种掌控感。所以关键在于能够让个体感觉自己是所处环境的主人,因为这会给人一种宽慰感(或者说信心),这种精神力量能推动我们去实现目标或者解决困难。

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是点到为止即可,常言道物极必反,如果做得过火,好事也会变成坏事。如果这种控制欲充斥在你的脑海,那它反而会阻碍你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因为如果在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之前,你就希望自己能够时时刻刻感知到整个计划具体到每一天的进度,把握具体的完成日期,那么这种强烈的需求感很可能会对你的目标执行产生强大的阻碍,甚至让你产生强烈的怠惰情绪,不愿意去开始这项计划。这也可能会使你有强烈的半途而废的欲望,因为你的控制欲太强了,你的精神负荷也太大了,任何一点点小的差错都会让你觉得难以接受。那这种情况下,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停下正在做的事,然后转头去做那些你觉得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事。所以你不会参加朋友们邀请的滑雪之旅,宁愿待在家里做一些什么时候都可以做的事(除了去滑雪的时候不能做),比如收拾整理书架。这种过度的控制欲也会助长自我破坏,因为你受其影响,仅仅因为觉得缺乏掌控感就放弃一些机会,却忽视了这种机会能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好处。

作为一个有过度控制欲的人,如果你觉得自己很难做到自我认知,那不妨先问自己几个简单的问题:控制欲有没有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你是否会因为在某些小事上失去了控制而一下子生气?你是否会因为自己的控制欲而在工作中总是和其他同事产生些不必要的冲突?你的这种控制欲是不是已经影响到你参加其他的活动或社交,仅仅因为你不知道会发生些什么?如果你的答案是“是的,我被影响到了”,那么我希望你能密切关注上文中所提到的L.I.F.E.因素。

现在我们已经对L.I.F.E.有了总体的了解。各位读者应该也对具体是哪个影响因素助长了自己的自我破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我希望各位可以再向下深入探究一下,究竟哪个是主要因素。尤其需要注意,这些因素会对我们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相比其他因素,某个因素可能给你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需要意识到每个因素的影响范围。请牢记,意识到这些东西的存在,就已经能够极大帮助我们做出积极改变了——这也正是我们在第一步所需要做的:培养你的意识,让你意识到这些问题,然后就可以根据本书后面的内容直接去解决!

练习

L.I.F.E.中的哪个因素影响着你的自我破坏行为

下面的哪些最符合你的真实情况?诚实即可——别人不会看你的答案!在符合你真实情况的描述的栏目后面打上钩。

(续)

统计一下你自己所勾选的A、B、C、D的数量。你勾选数量最多的那个字母对应的就是L.I.F.E.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如果出现了几个字母打钩的数量一样多,那就说明有不止一个因素在影响你,且每个都在助长你的自我破坏倾向。如果某个字母在整个选择中被打钩的数量最少,那说明它可以为你所用,你可以依靠它来克服其他几个影响因素。如果有一个字母后描述的内容你一个钩都没有,那么我可以很确定地告诉你,这一因素没有对你造成任何自我破坏的倾向——它没有使你去高估威胁。完成测试后,统计一下自己的结果,回头看看之前对L.I.F.E.中每个影响因素的简单介绍,对照自己的情况再温习一遍。我同样建议你把这个小测试的结果记在之前我提到过的日记本上,这样当我们继续向后学习,进行其他测试并提出相应要求时,你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这一测试结果。

A=自我概念薄弱/易动摇   __________

B=内在观念        __________

C=对变化以及未知的恐惧  __________

D=控制欲过强       __________

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

现在我们已经找出了L.I.F.E.这四个影响因素,它们影响着我们何时、以何种方式自我破坏。现在就让我们简单概括一下这四个基本因素有何共同点。可以看出,L.I.F.E.的核心植根于我们人类对于安全和舒适的渴望。本质上,自我破坏就是希望把我们限制在舒适区内。这种自我诋毁的行为可以给人一丝喘息之机,暂时规避诸如压力、恐惧这类的心理威胁。但是下一次面临心理威胁时,自我破坏又会出现,重复之前的规避行为,因为从之前的经验来判断,大脑认为待在原地、停滞不前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去应对心理威胁,哪怕只是暂时地逃避。但可悲的是,如果我们不能时不时地接受这些变化和挑战,一切都不会发生改变。

你可能会好奇,如果这些东西并不会帮助我们去实现自己的目标,那为什么我们还是会深陷其中(自我破坏的恶性循环),无法自拔。虽然一遍遍的重复可能出现同样令人不满意的结果,但这种重复和行为模式可以安抚我们的大脑。毕竟大脑的终极目的就是保证我们的生存,经过它的权衡和判断,纵使不断地重复会带来各种同样的问题和挑战,但我们确实依靠从中获得的经验活了下来。尤其如果你近期压力很大,那么墨守成规可能远比冒险做出些改变,承受未知的风险要更好,因为面对未知,我们的大脑还未构建出一套应对之策,也就无法保证我们的生理和心理安全。这种对舒适的需求感阻止了我们认清问题所在,阻止了我们积极地想办法前进,从而也就阻止了我们去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是一种错误的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拒绝或失败的尝试,在事情不顺心(因为我们一开始并没有真正全力以赴)时,也给了我们一个现成的借口。

我们可以看到贝丝就陷入了一个这样的怪圈里。改变现状总是伴随着痛苦,所以她选择忽视自己的健康问题,或者做做样子,好像自己认真锻炼了一样,因为这样更轻松,更能让人接受。有一天贝丝突然给我打了个电话,她刚刚离开自己医生的办公室,电话里她声音带着哭腔,嗓子嘶哑。上一次从医生那里回来之后,她确实给自己制订了一系列的饮食和健身计划,但她从未真正落实过。结果这次检查之后,她的医生很是担忧,认为她现在已经从糖尿病前期变成了糖尿病,她现在必须严格谨遵医嘱。他为贝丝介绍了一名营养师和一名减肥顾问,同时要求她从现在开始定期健身。

贝丝现在很讨厌听到“减肥”这个词,因为此前她已经尝试过多次,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所以对她来说,保持现状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因为这样更加轻松,尤其是在贝丝看来,减肥几乎就是一项注定失败的尝试。她的妈妈就被诊断患有病理性肥胖,她自己从小也一直比较胖,所以她在心里已经慢慢接受了这种天生肥胖的说法。再加上她现在公务繁忙,家事缠身,实在是没有额外的时间再去健身房锻炼了。所以她现在觉得,眼不见心不烦。她尽量减少照镜子的次数,把自己衣服上的标签都剪掉,免得自己每次穿衣服时再看到。但这样做只会让她离自己减肥的目标越来越远。贝丝越是逃避,问题就会越发严重,她也越发会做出一些不利于自己健康的选择。

很明显,L.I.F.E.中的某个影响因素已经对贝丝产生了负面作用。有些东西让她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区,但她的幸福感其实并没有增加。我让贝丝去做一做L.I.F.E.的测试,帮助她搞清楚究竟为什么自己不能实现目标,找到具体是哪个影响因素把她推向了自我破坏的深渊。让我们也一起来试一试,在脑海中回想一下自己之前那些半途而废的目标,然后你就可以搞清楚L.I.F.E.中的四个影响因素如何在影响你,把你限制在了自己的舒适区内。

练习

当L.I.F.E.拖了你的后腿

回想一个你最近实施起来比较有困难的目标(或是前段时间遇到过的),可能你最开始斗志昂扬,但临近结束时却早已心力交瘁;你可能思前想后,谋划甚多,最终却未付诸实践。请把这个目标在纸上写下来,并确保它尽可能详细具体。这意味着它包含除了你以外的人可以看到和测量的东西,而不是只存在于你的脑海中,并且没有可证明或看到的行为。打个比方,如果你现在脑海中有一个很宽泛的目标——“变得更加健康”,那么你应该怎样写才能让它被客观地测量或感知到呢?你应该写,“每个星期散步3次,每次45分钟”,或者“每个星期只允许破例两天在晚饭后吃一点甜食”。对于任何一个读到它们的人来说,后两个例子显然更加具体、更易执行、更易理解。

当贝丝做这个练习的时候,她写下

目标:确保自己的体重维持在正常BMI数值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