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导读(上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孔子传承五经之学

十三经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而五经更是这个核心的核心。我们现在看到的五经,并不是最初产生的五经,而是孔子编辑、整理后的五经。可以说,孔子在五经流传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毕竟,孔子并不仅仅只是简单地编辑整理六经,而是在此过程中融入了他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说,孔子为五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改变了五经的价值与意义。所以,了解孔子,对于我们理解五经,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孔子是殷商的后裔,出生于鲁国,而鲁国是周公的分封地,是周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孔子长期生活在周文化的熏陶中,并对之产生了深深的情感与认同,他曾说过一句话:“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这里的“监”通“鉴”,就是借鉴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周礼是借鉴于夏礼和殷礼,并在夏礼和殷礼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多么丰富完备啊!我遵从周礼。”由于孔子羡慕周代完备的礼乐文明,所以他对周代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六经(包括《乐经》)开始进行整理,整理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因为他删去了不该要的,留下了他觉得应该存在的,其标准就是周代礼制观念。孔子对六经的整理其实就是赋予这些经典新的价值与意义,使之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源泉。可以说,孔子在六经发展史上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是那个时代集大成的人物。在古人看来,“六经”的形成与孔子有直接的关系,是孔子赋予六经以新的价值和意义,具体来说如下。

孔子与《周易》的关系。孔子曾作《易传》。孔子非常喜欢《周易》,遇到事情就喜欢占卜,当然,遇事进行占卜是那个时代的潮流。到了晚年,孔子回到故乡鲁国,开始整理六经,传承周代礼乐文明。晚年的孔子特别喜欢《周易》,不是为了占卜,而是为了探究其中所蕴含的深厚哲理。《史记》《汉书》都记载说,孔子晚年喜欢读《周易》,曾“韦编三绝”,就是说孔子多次看《周易》,把捆着《周易》竹简的牛皮做的绳子都磨断了多次,这里的“三”是虚指,指多次。孔子经过多次阅读《周易》,对《周易》中的哲理有了深刻的体悟,于是他写下了《易传》。当然,今天《周易》中的《易传》不是孔子的原作,它们已经经过了儒家后传弟子的编辑、整理。尽管如此,《易传》仍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易传》成书之后,就成了《周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周易》就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易经》六十四卦及卦爻辞;另一部分就是专门阐发《周易》哲理的部分,即《系辞》《序卦》《杂卦》《文言》等《易传》部分。尽管从宋代开始,就有欧阳修等人怀疑孔子没有作《易传》,但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易传》一直被看成是孔子的思想体现。最近几年出土的先秦时期的简帛,上面也有孔子对《周易》的解释,其中的思想与《易传》基本一致。这表明孔子晚年确实曾经研究过《周易》,并作过《易传》。总而言之,古代《周易》经过孔子的整理和研究,开始由占卜的书转化为一本哲学书。

孔子与《尚书》的关系。《尚书》本来是夏商周时期有关君臣治国的宫廷档案,在孔子之前流传有三千多篇,根据《史记》《汉书》记载,孔子曾经将三千多篇《尚书》,删减为一百多篇,孔子便用这个文本教育自己的弟子。受秦汉之际“焚书坑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到了汉文帝时期,秦博士伏生所传的《尚书》只剩下二十九篇。不过,在当时也出现了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的古文《尚书》文本。

孔子与《诗经》的关系。《诗经》是周王室通过采诗、献诗、作诗等形式而产生,最终形成西周王官之学所用的《诗经》文本。到了春秋时期,随着王官之学的衰落,孔子在以往文本的基础上整理、传承《诗经》。当然,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孔子删定《诗经》。即相传在孔子之前有三千多篇诗歌,经过孔子删定,成为三百零五篇,删定《诗经》的标准就是西周的礼乐。

孔子与《仪礼》的关系。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都认为在周王室礼坏乐崩的情况下,孔子整理了《仪礼》一书,表彰周代礼乐文明。其中《史记》说: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史记·孔子世家》)

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史记·儒林列传》)

《汉书·儒林传》也说:

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究观古今之篇籍,乃称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又曰:“周监于二世,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于是叙《书》则断《尧典》,称乐则法《韶舞》,论《诗》则首《周南》。缀周之礼,因鲁《春秋》,举十二公行事,绳之以文武之道,成一王法,至获麟而止。盖晩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史记》《汉书》中所提到的“礼”都是《仪礼》一书。他们都认为,孔子鉴于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坏乐崩,为了重振当时的礼乐文明,就整理当时西周的王官之学包括《仪礼》,“故《书传》《礼记》自孔氏”,“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叙《书》则断《尧典》,称乐则法《韶舞》,论《诗》则首《周南》。缀周之礼”。总之,孔子整理了周代礼乐方面的书籍,这其中应当有《仪礼》,《仪礼》的后传文本主要是孔子所编订、传承。

孔子与《春秋》的关系。根据《孟子》《史记》的记载,《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记删定而成,是五经之中与孔子关系最为密切的经典。孔子删定《春秋》不是为了记录历史,而是要通过历史叙述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用《庄子·天下》篇中的观点来说,“《春秋》以道名分”,即孔子删定《春秋》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正名来规范每个人的行为,比如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君主要像个君主、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彼此各司其职,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和目标,整个社会就会和谐有序、非常安定。《春秋》三传是孔子之后儒家学者对《春秋》所作的解释,所反映的思想基本上和孔子《春秋》一致。

此外,还有《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作为古代经典的传记,即解释经典之作,它们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论语》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们所编辑,反映的主要是孔子的思想。《孝经》是孔子弟子曾子和再传弟子所编,主要反映的是孔子、曾子的孝道思想。《尔雅》由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学者所编辑,是解释《诗经》《尚书》等经典的工具书。《孟子》由孟子和他的弟子编辑,主要继承的是孔子“仁爱”的思想。

总而言之,十三经与孔子均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可以说没有孔子就没有后来的十三经,孔子是十三经形成的关键性人物。我们可以选用现代新儒家徐复观的一句话来总结,他说:“孔子之学,从文献上说,概括了后来之所谓‘六经’,所以他才真正可以说集古代文化的大成。同时,他并转化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创发了新的价值观念,所以他才真正可以说是后来文化的源泉。”[5] 其实,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人类文化的黄金时代,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提出了“轴心时代”的观点,认为在人类生活的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在中国、古印度、古希腊等地都产生了人类的新哲学或宗教,比如中国的儒学、古印度释迦牟尼的佛教、古希腊哲学等等。这就说明,孔子不但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伟大的人物,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