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序
当我开始为这本书进行“小小的”修订时,认为这事还挺简单的。我计划加入一些新题材,并且将百分之二十的内容予以更新。但是当我面对旧版的每一章时,我发现自己想要重写的东西远比预计的多。最后,旧版有百分之七十都被我修订了。
这是一本以“创造历程”为主题的书,我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个与此有关的小故事。我并没有那种急于改书的迫切感。我对旧版感到相当满意。旧版的读者甚多,卖得很好,帮了许多人。但是,当我开始修订时,我发现自己已经有办法说出一些四年前不知如何表达的东西。相较之下,我发现自己的新洞见与旧版有所差异,而我想要写出一本能够表达出新洞见的书。在创造的历程里,这是常见的事。事实上,若读遍这本书,你会发现这种差异可以说是创造事物时最有用的驱动力之一。
当我最初考虑要修订旧版时,我并未很投入。在我坐下来开始修订之前,修订这本书就好像是把我的人生倒带,回到一个截然不同的阶段。然而,从着手修订的那天起,我突然间意识到,能够重新阐述我的概念,把它们更新,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机遇啊!这又体现了创造历程的另一个原则。在创造的历程中,不管我们花多长时间思考,也不会知道结果为何。总是有一些不可预测的喜悦与挫折。这让创造更为令人兴奋。
创造历程是鲜活的。它是一种即兴演出。它是一种形式与风格,令人兴奋,也是一件苦差事。就我所知,它也是人生中最充满力量、最为个人的一件事。
过去十五年来,在为人们提供“创造技术”课程的过程中,我才得以写出本书的很多内容。那些课程分为基础与进阶两类,由我所成立的公司之一——DMA公司安排。
这些创造历程的原则很重要且激励人心,能帮人学会如何创造出自己一生想要的东西。世界各国都有提供“创造技术”课程的地方。学员来自各行各业,教育程度也各自不同。许多大公司帮员工上“创造技术”课程。其实,不管是在客厅里,还是在教育机构,或者是在守卫森严的牢狱中,也都能上“创造技术”课程。就连乡间的非洲人,也有经过特别设计的“创造技术”课程可以上。
基于这个经验,我提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大部分的人都能学会如何创造事物。
“创造”与“创造力”这两个词汇经过我们的一再使用,早已变成陈词滥调。身为一个专业的创作人员(我是作曲家与艺术家),我不是很认同人们把这两个词汇用于不具创造性的活动。本书中的“创造”与“创造力”来自艺术与科学传统,而非源自心理学、人类潜能运动、新世纪思维、管理训练或者形而上学——它们也都使用“创造”与“创造力”这两个词汇,只是含义不同,定义也通常模糊不清。
学员们透过“创造技术”课程学会创作,就跟画家学会绘画、建筑师学会设计大楼、作曲家学会作曲还有导演学会拍片没两样。学员们所学会的,都是专业创作人员在一般生活中与职场上遵奉的创作原则。
“创造技术”课程让人们透过实际创作来学会如何创作。课程焦点不只在于帮学员达成他们想要的成果,也聚焦他们的人生。大多数人不认为人生也是一种创造历程,但是当学员把艺术创作的原则应用于他们的人生,人生也就开始改变了。
创造事物是一种会随着时间而变好的技巧。跟其他任何技巧一样,你也要花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熟悉它。基于这一理由,不管是这本书还是其他任何书籍,最多也只能帮你开始而已。但是,只要能够带来真实而持续的改变,就是个好的开始。请你用这本书的原则来进行实践,把书中的概念用于你自己的人生,开始把你人生的其他领域当作创作历程来面对。
这本书提供了许多别处看不到的原则,但许多读者向我反映,即便未曾看过或听过这些原则,他们的直觉也能立刻认同。这些原则只是常识吗?答案是肯定,也是否定的。你能轻易地在自己的生活中观察到这些原则。你看得出我所描绘的许多结构与模式其实就潜藏在你的生活中。就此而言,你早已熟知它们。但这本书所描绘的另一个世界,则涉及了那些结构的性质。当你开始探索结构领域时,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某些一再重现的模式具有特别的意义。你会开始了解那些模式是怎样形成的,你为何无法摆脱自己讨厌的模式,并且学会如何塑造出一些新结构,进而带来你想要的结果。
自从本书的初版问世后,我持续接到来自世界各地令人鼓舞的信件,许多人说他们开始可以像创作人员那样生活。得知许多人的生命因为这本书而改变,我满怀感激。
罗伯特·弗里茨
198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