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介
(一)原文整理
1.采用新的《春秋》《左传》分章和配合方式。
现有《左传》读本的篇、章系统是以鲁十二公分十二篇,按年分章。这种篇章系统的问题是造成许多跨年事件的割裂。《通识读本》按鲁十二公分十二篇,篇内除以年分章外,以《春秋》《左传》原文叙事的逻辑节点为分章依据,每章内原文或者是一独立事件,或者是一系列逻辑上关联的事件群,而不同章的原文在逻辑上则相对独立。举例来说,庄八年、庄九年、庄十年《左传》所叙史事浑然一体,为公孙无知之乱的起因、经过、后果、余波,在本书中分为一章,而不因其分属三年而分为三章。
现有《左传》读本的《春秋》《左传》配合方式有两种:(1)每章中《春秋》在前,《左传》在后,《春秋》《左传》都保持原有顺序,如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以及采用杜预系统的大多数《左传》读本。(2)每章中将《左传》裁剪成片段配入每一条《春秋》下,《春秋》保持原有顺序,而《左传》顺序则有可能改变,如明人周统《春秋三传通经合纂》、1936年世界书局本《宋元人注四书五经》之《春秋三传》。本书采用的《春秋》《左传》配合方式是第1种,将上一段中所说的分章与《春秋》《左传》配合方式结合起来,形成本书分章的十种情况(详见《体例说明》)。
2.对《左传》原文进行更加精细的划分。
具体说来:(1)《通识读本》对于结构复杂的原文进行了更加精细的分段,章下分节,节下分小节,有时小节下进一步分段。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彰显原文内部的逻辑结构,缩小读者需要集中精力阅读的原文段落体量,提高前后检索原文时的定位精度。(2)受到Bible Designed to be Read as Literature一书的启发,《通识读本》将《左传》原文中有些诗歌性较强的段落(如民谣、繇辞等)编排成诗歌形式,将有些二人反复问答的段落排成剧本形式,进一步彰显其文本特性,方便读者阅读。
3.建立并深度应用更精细的段落标记。
与其他典籍相比,《左传》研读的一个鲜明特点是经常需要前后查阅、互参。要满足这个需求,就需要一个精细、方便的段落标记体系。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做得最好的是基督教《圣经》读本。现有《圣经》读本都具备一个精细的章节标记体系,其注释、索引中所有称引都用这套标记进行定位,人们称引经文时也都会使用这套段落标记,比如“约翰福音12章24节”,或“约12:24”。洪业、刘殿爵曾在其主持修纂的引得(即索引)里,为中国的经典建立和运用段落标记,但影响相对较小。又如,《杨注》在每节前标有节号,但其注释互参时却只提到某年,而并不使用节号标记,使其段落标记体系未能在该书中发挥更大作用。本书在前述的精细分节、分小节成果基础上,建立一套新的段落标记系统,标记精度达到小节。更重要的是,在全书的注释和人名索引中统一使用这套段落标记进行称引,便于读者迅速、准确地定位所称引文句的位置,而且不受排版、页码改变的影响。
4.重排部分疑似语序错乱的《左传》原文。
对于原文疑似语序错乱的问题,传统做法是在注解中说明而不重排原文。方便读者阅读是笔者的核心编著理念,因此《通识读本》中对这些问题段落进行重排,将调整以后更合理通顺的文本展现出来。而通过在注解中说明重排文句的原有位置及调整理由,保证学术上的可追溯性。
(二)索引构建
1.建立以“标准名”为核心的人名体系。
春秋时人物称谓情况复杂,同一个人在《左传》中往往有好几个称谓。笔者在对这些称谓方式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最简单的称谓体系,并以此体系为标准,为有多个称谓的人物选定或拟定一个“标准名”,作为这类人物的“识别标签”。若此人以其他称谓出现,则在原文称谓后注出标准名,方便读者辨认。
2.建立分散式的地名、人名索引体系。
与一般读本将索引集中附在正文之后、需要读者前后翻查不同,笔者建立了一个分散式的索引体系,也就是在每章前设立一个地名索引和一个人名索引,将本章出现的地名和人名分别集中起来,方便读者查找。对于地名,如鲁、宋,指出其在本篇所附地理示意图中的名称;对于人名,如鲁隐公,指出其第一次出现的位置(即人物注释词条所在处)。
(三)注解编写
1.采用新的原文、注解配合方式。
在古籍整理中,原文和注解的配合方式有:(1)文中注解;(2)文后注解。第1种方式便于将原文和注解进行对照,但长注对原文割裂严重,不便阅读。第2种方式保持原文流畅,便于阅读,但是在注解较多时不便于查找。《通识读本》采取一种“文中注解+文后注解”的折中方式,力求最大可能地兼顾阅读上的流畅和便利。具体说来:(1)注音、通假字、人物标准名、省略成分等紧扣原文的短注采取“文中注解”的方式,直接排在原文中,一目了然;(2)字、词、句释义、人物、地理、职官、分析推理、文献对读等内容以“文后注解”形式放在原文下。由于已经对正文进行了较为精细的划分,绝大多数段落下的文后注体量不大,不难查找,因此不再在原文中标记文后注的序号,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流畅。
2.在文中注解里直接补充原文省略成分。
《春秋》《左传》文字简约,省略成分很多,往往成为阅读理解的难点。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笔者不采取在文后注中描述省略成分的传统做法,而是根据原文文法和称谓规则写出省略成分,作为文中注的一部分直接排入原文中。
3.在文中注解里标注通假字、合音字。
《春秋》《左传》是先秦文献,通假字、古今字较多,另外还有一些例如“诸”的合音字。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笔者不采取在文后注中描述通假字和合音字的传统做法,而是将其纳入文中注里。
4.将文后注解分为两类,标注内容来源。
为了方便阅读,《通识读本》的文后注解分为“注”“解”两类,其中“注”是指直接解释正文中某字/词/句意、人物、地理、职官的文字,而“解”是指对某段或某章节进行整体翻译、分析、讨论,摘录传世/出土文献进行对读或者简介古代文化常识及考古学、古文字学成果的文字。为了便于读者追溯注释内容来源,《通识读本》在每条文后注解前用“”(《春秋左传正义》)、“”(《杨注》)、“”(《正义》《杨注》之外的增补)来表明内容来源。
5.对文后注进行规范和补充。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对于地名词条,概述其地理方位、归属流变,标明其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上的坐标,并根据历史地理学的新研究成果对部分地名进行考证和订正。对于人名词条,概述其称谓、亲属关系、历任官职、生平大事。对于职官词条,在该类职官第一次出现时设置一个总论式词条,指出各诸侯国同类职官及其词条所在位置。对于《正义》及《杨注》中叙述迂曲难懂的注释进行转述,力图使行文流畅易懂。对于《正义》及《杨注》中不能令人信服或论述不透彻之处,则多方查考,择善而从,进行订正和补充。
6.在文后解中摘录传世/出土文献进行对读,读者可扫码阅读(码在相应辑封页)。
(1)设立“传世文献对读”栏目,提供与正文相关的《国语》《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礼记》《史记》等传世文献的原文。
(2)设立“出土文献对读”栏目,提供与正文相关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铜器铭文等出土文献的释文。
7.在文后解中简介重要周礼常识。
春秋时期是“礼崩乐坏”的时代,周礼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应用是《左传》的重要内容。《通识读本》文后解中专门提供一系列短文,介绍如昏礼、丧礼、聘礼等礼制概况,方便读者深入理解正文相关内容。
8.在文后解中简介重要考古学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先秦考古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重要成果不断涌现。《通识读本》文后解中收录大量遗址考古、器物考古的发掘和研究成果。除了文字概述之外,还配有大量考古遗址图和出土器物图,帮助读者借助考古学成果来加深对正文的理解。
9.在文后解中简介重要古文字学成果。
《左传》中不少字的意义接近于它的造字本义,而与它在当代的常用义不同。《通识读本》文后解中设立“古文字新证”栏目,简介相关古文字学成果,并配有字形演变图,帮助读者理解疑难字的古义。
10.在文后解中探讨春秋史中的疑难问题。
《通识读本》文后解中有一系列短文,阐述笔者对《左传》中疑难问题的见解,或者链接到笔者其他著作中的相关章节,供读者阅读时参考。
11.在正文之前设《知识准备》简介先秦文化常识。
考虑到普通读者对先秦文化常识的了解程度,除了在注释中就具体知识点进行介绍之外,笔者借鉴The Landmark Thucydides: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 Peloponnesian War(以下简称“Landmark”)一书的做法,专门在正文之前设立《知识准备》栏目,分为“朝代”“制度”“技术”三部分,通过一系列短文,帮助读者快速了解阅读《左传》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文化常识。
(四)示意图绘制
谭其骧《图集》春秋图组分为《全图》《秦晋》《郑宋卫》《齐鲁》《北燕》《楚吴越》6张图,将春秋二百多年史事中出现的地名全部绘制在一组图上,一则地名众多不便查找,一则将历史流变的动态压缩成一张静态图,不便于展示历史变化。
《通识读本》借鉴Landmark一书的做法,建立了一个基于《图集》的示意图体系。每篇配套一组地理示意图,包括一张全图及四张分区图,每组地图中只出现该篇中提到的地名。由于闵公在位时间短,与庄公时期分享同一组配图,故《通识读本》有地理示意图11组,55张,相当于将《图集》的春秋图组按时间分解成11个断面。此外,在正文前的《知识准备》中还有一张根据《图集》绘制的西周中心区域图,以及根据学者考证绘制的周道网络示意图。对于经过考证发现其位置与《图集》标注不同的地名,《通识读本》地理示意图中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和标注。
除了上述不带地形的11组地图之外,对于某些需要结合地形才能够深入理解的段落,《通识读本》还配置了13张地形示意图。以上示意图,读者均可扫码阅读(码在相应辑封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