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真诠(普及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44)章 告诫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参考译文】

名誉和身心相比,哪一个更应当亲近爱惜?身体与身外的钱财货物,哪个更重要?得到名誉财货与失去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哪个才值得忧虑?过度爱惜声名荣誉和钱财货物这些身外之物,必定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储藏的钱财货物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因此,知足才可以避免遭受屈辱,知止才可以避免败亡,这样才能长久。


【诠言】

普世本《道德经》多在“甚爱”前有“是故”二字,在“知足”前又没有“故”字。

这一章,老聃直接来了三问句和两答句。三个问句从句形上看是并列关系,但从用词和句与句之间的逻辑上看,“得与亡孰病”又是从属于前面两句的。这一句里“得”针对的是前两句里的“名”和“货”,“亡”针对的是前面两句里的“身”。

第一问句“名与身孰亲”,是说名誉和身心比较,哪一个更应当亲近爱惜。这一句是告诫那些沽名钓誉而舍弃身心甚至生命的人。这个“身”就解释为身体、身心或者生命都可以。要注意,这一句里的“名”和“道恒无名”“始制有名”等里的“名”是不一样的。在《老子》书中我们要注意区分“形名”之“名”和通常说的“名誉”之“名”的区别和联系。前者包括了后者。老聃对“名”的总体态度,都是要“知止”。第七十六(32)章:“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第二问句“身与货孰多”,是说身体与身外的钱财货物,哪个更重要。这里要注意,“多”字应该训为“重要”的“重”。以前常有这种用法,比如《汉书•灌夫传》:“士亦以此多之。”隋唐时期的训诂大家颜师古直接注了“多,犹重也”。《说文解字》里把“多”解释为“重复”的重,引申为“轻重”的重。

第三问句“得与亡孰病”,是说得到名誉财货与失去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哪个才是值得忧虑的,哪个才是真正的祸害。

接下来,老聃自答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意思是说,过度爱惜声名荣誉和钱财货物这些身外之物,必定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储藏的钱财货物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王弼注云:

“甚爱”不与物通,“多藏”不与物散;求之者多,攻之者众,为物所病,故“大费”“厚亡”也。

成玄英对这两句也有非常现实、非常精辟的注解,他说:

甚爱名誉之人,必劳形、怵心、费神、损智。多藏贿货于府库者,必有劫盗之患,非但丧失财物,亦乃害及己身。其为败亡,祸必深厚。

我们要理解“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这一句,还应当结合儒家经典《大学》所说的“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来领会。赚钱的目的不是为了守财,而是为了修养身心,成就仁德之大理想;吃饭也不是为了把饭储藏在肠胃里面。成玄英疏云:

身,内也,实也;名,外也,宾也。孰,谁也。世皆求外丧内,贪名亡实,何者?夫令誉芳名,本为身者也,身既为名致死,名竟何所施为。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就是说,知足才可以避免遭受屈辱,知止才可以避免败亡,这样才能长久。河上公注曰:

知足之人绝利去欲,不辱于身。知可止,则财利不累于身,声色不乱于耳目,则身不危殆也。人能知止足则福禄在己。治身者,神不劳;治国者,民不扰。故可长久。

第七(44)章,是老聃针对当时社会上很多沽名钓誉爱财贪物之人发出的劝诫和感叹。有的人为了一个义士、君子的虚名,就可以不要性命;有的人囤积了大量财物,而遭到了杀身之祸。所以啊,凡事都要先搞清楚目的和手段、结果和过程,要适可而止,有一个限度。在第二(39)章就讲了,就连天都不能无休止地追求清,神也不能无休止地追求灵……何况人呢?

我们一定要注意,本章老聃说的“知足”“知止”仅仅是他表示的一个低级的层次而已,是世俗之人都应当能理解、能达到的层次。他还更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级的层次,那就是“忘我”“无我”的境界。这里暂时不展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