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崇福寺”原本“林牙寺”
旧《朔州志》载,朔城区崇福寺,创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辽契丹时为林衙太师府,统和年间(983—1012年),其地灵光屡见,居人不安,舍为僧居,人以林衙寺视之。
“林衙太师府”是说谬矣。辽朝有三师府,太师、太傅、太保,居一品,太师为国家公器,不可能在朔州掌印设府。辽有大国舅司,设乙室已国舅大翁帐常衮、乙室已国舅小翁帐常衮、拔里国舅少父帐常衮、国舅太师、太保、太尉、司徒、司空诸官,掌国舅乙室已、拔里二帐之事。辽西京道共辖一府、六州、八县,府即大同府,六州即六个节度州,丰、云内、奉圣、蔚、应、朔诸州。朔州为节度州,设节度使。升为顺义军后,设顺义军节度使。
朔州节度使或曰顺义军节度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辽太宗时期,统治地区西至流沙、东至黑龙江流域及原属渤海国的地区,北至胪朐河(今克鲁伦河),南部包括燕云十六州地。建都在潢河流域的上京。以上京为中心的契丹旧地和西北各游牧部落居地,实行奴隶制的统治。东部地区灭渤海国后仍实行原有的封建制。南部燕云十六州地,则继续实行汉人传统的封建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由此形成西部、东部以及南部三个不同的区域。在这三个区域内居住着不同的民族,实行不同的制度。
辽世宗夺得皇位,囚禁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李胡,采用汉人制度,设契丹枢密使,以统领契丹兵马。契丹枢密院称北枢密院,汉人枢密院称南枢密院。北、南枢密使参与国政,听决狱讼。辽圣宗时,韩德让兼领北、南两枢密使,综理军政,成为皇帝以下最高的执政者。此后,汉人官员可任北院枢密使,契丹官员也可任南院枢密使。
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北面管理机构从名称到内容都反映出它的民族特色。从名称上看,有夷离毕院、大林牙院、大惕隐司、敌烈麻都司、大于越府、阿札割只等;从内容上看,一些重要机构自身兼具军政两项职能,北南宰相府、北南大王院都具备这一特色。它虽然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但许多地方看得出是学习吸收了汉族文化的,如宰相府、枢密院、宣徽院等都是承唐而来的。总之,北面管理机构是辽统治者根据自身民族的特点,又学习吸收了一些汉族文化后而设置起来的一套统治本民族的中央行政机构。
朔州位于辽国边境西段,与宋以勾注山为界。澶渊之盟后,双方维持了120年基本和平之局面。边境事务繁杂,情况复杂。一是互有榷场,进行贸易;二是民间还有大量走私交易;三是禁止军需物资、食盐、马匹出境或买卖;四是官方往来及涉外事务;五是武装防卫与缉私、抓捕间谍。所以州节度使既要能征惯战还要有外交才能,同时还要有文化,通晓契丹文和汉文,即“文学器识之士”。
辽是非常重视文化的,将文士和翰林称“林牙”。北面朝官中有大林牙院掌理契丹文翰诏令,设北面都林牙、北面林牙承旨、北面林牙、左右林牙等官,掌文翰之事;南面林牙,又叫翰林院。
林牙既是官职、品级,也是出身,与汉人的进士出身类似。若进入翰林院,则级别更高。《辽诗话》有言“仕由林牙为节度”,说明当时有很多重要的节度使往往是由林牙出身的人担任的。辽称呼某官一般将林牙放在前面,比如史料记载:“契丹遣林牙彰圣军节度使耶律宗睦来告讨夏州人回。”“契丹遣林牙保静军节度使耶律翰林、枢密直学士王纲来,献西征所获马三百匹,羊二万口,又献九龙车一乘,见于紫宸殿。”“契丹遣林牙怀德军节度使萧福延以国母丧来告哀,帝为发哀于内东门幄殿,宰臣率百官诣殿门外进名奉慰,辍朝七日。”
比如西辽的创建者耶律大石,字重德,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代孙。他幼年时受过很好的契丹族传统骑射训练和文化教育,又接受过汉族的文化教育。他于1115年考中进士,取得殿试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一职,不久迁升翰林承旨,历任泰州、祥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人称他为大石林牙,或林牙大石。
当然,辽朝的林牙很复杂,比如史载: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年)见翰林都林牙耶律庶成;耶律磨鲁古,圣宗统和初为南面林牙;赵延寿传见翰林学士承旨张砺;太宗大同元年(947年)见和凝为翰林学士;韩德崇,景宗保宁初为翰林祭酒。
朔州属于南面官制下辖。辽太祖时曾授韩知古“总知汉儿司事”,总管汉人事务,依唐制加号中书令。辽世宗时,建“政事省”,主管汉人事务。辽兴宗时,又改政事省为中书省。南枢密院是综理汉人军政的最高官衙。中书省只是管理汉人官民的一般行政事务,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等,为正、副宰相。南面官中设有翰林院掌管汉文文书。官员有总知翰林院事、翰林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等名目。契丹人任职者称为南面林牙。
所以我们说,辽代朔州之“林衙院”实为“林牙院”,是州节度使之衙门,并且这位节度使是林牙出身。
崇福寺的前身是“林牙寺”,“林牙寺”的前身又是什么?旧《朔州志》载崇福寺“创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唐鄂国公尉迟敬德卒于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其死后七年创建于朔州鄯阳的这座建筑,应该是“鄂国公祠”或“鄂国公庙”。唐之后,经过五代十国、宋辽战争种种乱世,鄂国公祠或庙被毁,于是辽人便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官衙,又在官衙位置上建立了寺庙。
以后,金熙宗崇信佛法,皇统三年(1143年),朔州顺义军节度使安远大将军开国侯翟昭度奉敕建弥陀殿七楹(在大雄宝殿后)。其后不久又建观音殿五间,历时十多年方才竣工。它在雁北宗教文化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弥陀殿匾额、塑像、壁画、雕花门窗、脊饰琉璃,后被誉为“金代五绝”。天德二年(1150年),海陵王题额“崇福禅寺”。
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河东宣慰司委官朔州知州答里牙赤。至治、至顺年间,浙江无一宝公禅师住持朔州崇福寺。无一对佛学的研究博大精深,声闻达于朝廷,朝廷特颁《大藏尊经》一部纳于藏经阁,崇福寺的社会声望为之大振。
邾约,籍未详。洪武十年(1377年)任朔州知州,创学庙、邮驿、“修葺治廨”,建永丰仓(址在朔州城西北云路街北)。是年,朔州卫(左、右、中、前、后)五所,各设社学一处。每处有教读一人,随其里、所之便,教十二岁以上、二十岁以下,有志学文者肄业,兼读《御制大诰》及本朝律令。
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诏示天下开设僧道衙门,释道两教重兴。次年,永平侯谢成出巡至朔州,见崇福寺建筑摧崩,故意欲重建,遂将囤粮清空,令地方官吏遣工即日修葺,但彼时仅筹划备料而已。
翁应祥,字兆吉,南直隶(今江苏)常熟县人。万历庚子科(1600年)举人。初授无锡县学教谕,与顾宪成、高攀龙等东林党人折节定交。迁福建光泽县知县。天启七年(1627年),任朔州知州。居官清正廉明,人皆敬畏。时朔州地处西陲,过城戍边之兵不断,但州民从未受到骚扰。课士爱民,自言“于朔之军民士庶,若吾家众也”。实心为政,百废俱兴。崇祯三年(1630年),主持重修城隍庙,待竣工后,亲作《重修城隍庙碑记》。崇祯四年(1631年),主持重修已倾圮之南城楼,仅数月即完工。同年,为朔州崇福寺题额“林衙古刹”,列为朔州八景之首。
汪嗣圣,湖广荆州府江陵县人。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1718年)汪应铨榜第二甲第五十一名进士。雍正三年(1725)任朔州知州。雍正十年(1732年),在城街道北建鄂国公庙,并亲撰《祀鄂国公文》。
季绾,乾隆年任朔州知州。朔州崇福寺山门三间,建于清朝。门上悬有“崇福寺”竖匾一方,有文字记载:乾隆壬戌年孟冬谷旦立。特授奉直大夫、知朔州事(加三级、记录六次)——季绾率众重修。
2017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