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你在想什么(译文科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Tips:微信问诊的医生为什么这么冷漠?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嗓子卡了鱼刺,发微信问我“能不能喝醋给化开”,我说不能。他又问“能不能吃饭吃馒头给咽下去”,我说从临床角度也不建议,还是建议去医院。我能明显感受到他的那种鄙夷,大概是觉得:一个北大毕业的医学博士,就这?这啥子也不会嘛,还这么冷漠,就知道让去医院,和普通人也没什么分别。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医生在任何事情中都有极限思维,如果对病情不了解,那就一定会思考最糟糕的结局,来对彼此负责。我见到的鱼刺意外,比较严重的一次是病人喝鱼汤的时候误把鱼的鳃盖骨(头上比较薄而宽的那块)喝进去,导致鳃盖骨穿透食管,与隔壁的主动脉血管壁只差薄薄的一层膜的距离。在拔除鳃盖骨的时候,内镜科的老师小心翼翼地从中间剪开,然后垂直食管壁拔出,因为稍微向里捅一点就会毁灭性地大出血。拔鱼刺的全程,心胸外科就要在手术台的一旁待命,如果病人发生主动脉出血,就要立刻采取开胸手术进去止血,护士也会在之前把全套的开胸设备都准备好,因为一旦发生意外,留给我们的时间非常有限。

这种情况哪怕你只碰到一例,就会让你产生难以磨灭的印象。你当然记得小时候卡到小鱼刺时,家长都会让你咽口馒头喝口水,不一会儿就下去了。但是作为微信咨询,你永远不要,也不应该,指望通过微信得到一个简单的答案,这未必是正确答案,它只是你内心希望获得的答案。

这就是所谓的“微信咨询困境”。问的人可能随意,回答的人可能也很随意,但是产生的后果如果是灾难性的,那么咨询者和被咨询者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这样的故事发生得实在太多。

一位孕妇阴道少量出血,微信询问医生朋友,医生朋友也没太细问,就随口说没事观察观察,可第二天孕妇就流产了。虽然我们根本无法判断这次流产是否能够通过及时干预解决,但这位医生之后应该再也不敢随口回应微信上的咨询。所以现在如果有人在微信上问我:“要不要去医院看看?”我很少回复:“不用去。”

很多人说,很佩服医生有专业的知识,自己就会看病,就不需要总往医院跑。但是实话讲,医生之所以能跨过“微信咨询困境”,而使用微信来解决是否需要去医院看病的问题,往往不是因为有了医学知识,毕竟医生的医学知识通常也只局限在自己的专业内。因此,我们需要探讨的是医生的思考路径并适当地借鉴。

第一,医生通常有很多同学和同事在各个科室,所以看上去他们没有去医院,但实际上等同于看过门诊了。他们不但知道这些同学里哪些是专业靠谱且好交流的,他们之前相处所产生的信任感也能够让一次交流足够顺畅。

医生通过微信咨询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取代不了看病,就是因为微信是一个生活场景,医生在“随便看看回复一下”和“好好问问,送佛送到西”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过渡的区域。你的一句“肚子疼怎么办”,对医生来说就要展开至少十几分钟的微信问诊,但热情地问了半天之后,我经常收到的回复是:“哦,不好意思,我已经不疼了。”

第二,医生同行之间,更能理解微信帮助的有限性。一方面,医生不会依赖微信解决问题,通常只会询问一个具体的技术问题或者信息问题,例如哪款药发生过敏概率更低,孩子的皮疹使用激素类药物的适应证有哪些,哪个医院能打狂犬病疫苗等。这些问题对于医生来说,更好回答,而且不会答错。另一方面,退一万步讲,即使这次微信咨询发生了严重后果(如上述流产例子),医生更能理解微信咨询和不良后果之间未必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很少以此去追责或埋怨。

第三,医生更知道如何描述自己的问题,这是普通人最能够借鉴的。例如一次我因儿科问题请教老同学——在孩子的问题上,孩子妈妈对我的信任甚至不及某度和某书,因为我的回答可能不是完全从医学角度出发,如不带孩子去医院,未必是不该去,也许是我不愿去(这点我作为孩子爸爸确实无法自证清白)——请教的时候我简单问了句:“孩子又发烧两天了,怎么办?”老同学毫不留情地批评了我,认为我把北医的传统丢干净了,描述发热怎么可以如此简单。于是我知耻而后勇地写了一小段病情描述和查体信息,老同学回了几个字:“没事,歇着吧。”

所以在要不要看病这件事上,我认为医生不是全知全能。不是因为医生有医学知识而开启了是否去看病的上帝视角,而是医学思维和人脉关系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如果你恰好有医生朋友,又恰好对你很温柔,在你问问题的时候,就要明确你的目标,清晰认真地描述好病情。由于《病人家属,请来一下》公开了我的个人工作微信,在截至目前的5000多个好友里,有很多读者能够很好地描述问题,但也有相当多会问非常空泛的问题,例如:“人活得久是一件好事么?”

医生无法通过微信告诉你“为什么”,但就“是否达到治疗的适应证”通常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例如你描述的是:“孩子发烧5天了,为什么啊?”就很难有答案;如果描述:“孩子发热超过5天,每天超过40℃,有黄痰,憋气,要去用抗生素吗?”这种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就诊。

对于熟悉的朋友要这样,对于完全不认识的医生进行线上咨询的时候,就更要尽可能详细地进行描述了。至于描述的方法,“问诊课”和“查体课”两节内容应当能帮你找到思路。

另外,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发:“在吗?”问,那就一定是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