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虞集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四川仁寿人。14岁时,从临川大儒吴澄问学。吴澄一见其文,便谓其父:“贤郎他日当有文名于当世。”大德六年(1302),由朝中推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官至奎章阁侍书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通奉大夫。因少时读邵雍书而领悟其妙,遂题其室曰“邵庵”,故人称“邵庵先生”。卒,赐谥文靖。有《道园学古录》五十卷、《道园遗稿》六卷存于四库。
虞集在元代中期的地位,文学上,与揭傒斯、杨载、范梈并称“元诗四大家”;思想上,与柳贯、黄溍、揭傒斯并称“儒林四杰”,可见其影响。刘基早年学于虞集,将其著述收集起来,成《雍虞公文集》,并请欧阳玄作序。欧阳玄序称:“至治、天历,公仕显融,文亦优裕,一时宗庙朝廷之典册,公卿大夫之碑板,咸出公手,粹然自成一家之言。”在为之所作《神道碑》中,全面总结了其学术特点和主要思想,并进行了高度评价。黄溍作《道园遗稿序》,称“国朝一代文章家,莫盛于阁学蜀郡虞公”。四库提要更是说“集之诗文,为有元一代冠冕”。
虞集以文章鸣于世,“平生为文万篇,存者十之一二”,著述甚丰。“其为文,自其外而观之,汪洋淡泊,不见涯涘,渺乎其中,深靓简洁。廉刿俱泯,造乎混成。”但并非徒有文辞,欧阳玄认为虞集之立言“无一不本于道”,实现了文道合一。或者说,从虞集开始,扭转了文坛文道分离的现状。他的学问,受吴澄影响甚大。吴澄便以朱子为集诸子之大成,乃“中兴之豪杰”,但他也称赞陆学,认为“学者于焉可以见其全体大用之盛”。吴澄为学,博采诸家,比如对于《易》,“大旨宗乎周、邵,而义理则本诸《程传》。其校定,用东莱吕氏之本,而修正其缺衍谬误”,其作《易纂言》,则“大概因朱子象占之说而益广”。他还校定编次了张载和邵雍之书,并推尊邵雍“为孔子以来一人而已”。这种对学问开放的态度和做法,在虞集那都能找到影子。理学思想上,虞集宗朱子,“朱子之书,学者盖家藏而人诵之矣,其于圣贤之传,为学之要,本末始终,毫分缕析,无复余蕴,使穷乡下邑独学特行之士,苟玩而习之,思而得之,体而践之,及其久也,犹可以入圣贤之域”。他对《易》《礼》皆有所钻研,“于诸经之说,不专主一家,必博考精思,以求致用之道”。
宋濂对虞集的文章和文论均赞叹不已:“无幽不启,无芳不荣也”,“命世之才,一代之英也”。而虞集的文风和学术态度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人,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