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算趣味(少年读经典·第二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百馒头一百僧

记得早年我在中学里读书的时候,有一位算术老师常常在课文有关的教材里面,穿插一些有趣味的数据,使我们对算术发生了兴趣。

有一次,他在整数四则的一章里,教到一个混合类的例题:

“绸每尺价8角,布每尺价2角,共买绸和布1丈7尺,付了6元4角。问绸和布各买几尺?”

他在讲完了这一个例题的解法以后,用动人的声调,像唱山歌那样地背出了另外的一个题目:

“一百个和尚吃馒头一百个,

“大和尚一人吃三个,

“小和尚三人分一个,

“问你大小和尚各几个?”

大家听他一口气念完,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接着他说:“这个题目是我们江南民间到处流传的,即使是不识字的牧童,也会拿这题目来给人家算,有些在学校里读书的孩子,竟会怔住了回答不出来。其实,这也是一个混合类问题,它的算法跟方才所举的例题是完全一样的。”

我听了老师的这几句话,曾经把这题目改写成跟前面的例题相同的形式。

“大和尚每人吃馒头1/3个,小和尚每人吃馒头个,共有大和尚和小和尚100人,吃了馒头100个。问大和尚和小和尚各几人?”

因老师所讲的那个例题是这样解的:

假定所买的1丈7尺完全是绸,应该值8角×17=136角,而现在只值64角,少了136角-64角=72角,这是为了其中有比较便宜的布的缘故。如果其中有布1尺,价值就比完全是绸要少8角-2角=6角,现在共少72角,可见其中所有布的尺数是。列成简单的算式,便是

(8×17-64)÷(8-2)=12…… 布的尺数

17-12=5 …………………绸的尺数

所以我只把其中的数目字掉换了一下,应用小学里学过的分数算法,就算出了这一个和尚吃馒头问题的答案:

(3×100-100)÷ {3-1/3} =75…小和尚的人数

100-75=25 …大和尚的人数

由于同学们对和尚吃馒头问题感觉到兴趣,这一类混合问题的解法也就牢牢地记住;永远不会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