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生卒年月日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畫 万俟 于 士 上官

1/21,万俟卨(元忠,1083—1157/5/6)

孫覿《宋故特進觀文殿大學士河南郡開國公致仕贈少師万俟公墓誌銘》:“紹興乙亥冬十月太師秦公檜薨,天子慨然收威柄……于是右丞相万俟公復資政殿學士提舉萬壽觀兼侍讀……越明年三月,公自沅湘至,翌日入見,除參知政事……不旬月,拜左宣奉大夫、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二十七年(1157)三月辛卯(二十六日)薨于位。……享年七十五。”(《鴻慶居士集》卷三六)熊克《中興小紀》卷三七:紹興二十七年(1157)三月壬辰(二十七日),“右僕射万俟卨卒,謚曰忠靖”。按此爲朝廷收到死亡消息之時,故晚一日。

劉才邵《賜參政万俟卨生日詔》:“躬稟傑才,位隆近弼,眷此凝寒之候,適當誕毓之辰。”(《檆溪居士集》卷六)據此,知其約生於初冬之時。

1/22,万俟湜(?—1135)

孫覿《宋故特進觀文殿大學士河南郡開國公致仕贈少師万俟公(卨)墓誌銘》:“公諱卨,字元忠,姓万俟氏。……父湜,大中大夫致仕,贈太師。……公……丁冀國夫人憂,憂除,除荆湖北路轉運判官。又丁太師憂,免喪,提點荆湖北路刑獄。”(《鴻慶居士集》卷三六)按《要録》卷七五:紹興四年夏四月乙未,“左朝請郎万俟卨爲湖北轉運判官”。《要録》卷八九:紹興五年五月丁丑,“右迪功郎万俟卨言……”《要録》卷一一〇:紹興七年夏四月庚戌,“左朝散大夫万俟卨提點荆湖北路刑獄公事”。據此,其父應卒於紹興五年五月後不久。

1/23,于石(介翁、紫岩、兩溪,1247—約1300)

于石《鄰叟招飲》:“十歲始知學,二十能爲文。三十將遠遊,海波忽揚塵。年今幾半百,親老安可云。”(《紫岩詩選》卷一)“海波忽揚塵”指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兵臨杭州,宋降,于石所在的婺州亦在是月降元(《宋史》卷四七、第938頁)。據此推之,當生於淳祐七年(1247)。又稱“年今幾半百”,則1295年左右尚健在。吴師道(1283—1344)《于介翁詩選後題》:“于介翁先生名石,因所居鄉自號紫岩……愚年十二三時從之遊,會以故舍去,後數歲,見愚所作,輒曰:是子當不下人。向之不能卒業,彼此交以爲恨,而稱道誘掖,惓惓不怠,猶有古人之風焉。未幾死矣。”(《禮部集》卷一七)其卒在吴師道二十歲左右,即1300年左右。

1/26,于應雷(震卿,1242/11/14—1331/10/30)

元吴澄《故宋鄉貢士金溪于君墓碣銘》:“金溪于君諱應雷,字震卿,暨澄同預宋咸淳庚午秋貢進士,君長七歲,予兄事之……生宋淳祐壬寅(二年,1242)十月己巳(二十日),終大元至順辛未(二年,1331)九月辛丑(二十九日)。”(《吴文正集》卷八七)

1/27,士建中(熙道,998—1058後)

石介《代鄆州通判李屯田薦士建中表》(《徂徠集》卷二〇)稱士建中爲今秋得解進士,此當爲明道二年(1033)事,次年景祐元年方有省試與殿試。又言:“建中今三十六歲。”知其應生於咸平元年(998)(參《文獻》2002年1期、第38頁李峻岫《石介交遊考》)。劉敞有《過士建中屯田居此君年六十請致仕所居蔽風雨而已》詩(《公是集》卷四),知其必卒於嘉祐三年(1058)以後。

1/28,上官均(彦衡,約1043—1120)

《閩中理學淵源考》卷一三:“上官均字彦衡,邵武人……尋入元祐黨籍,奪職主管江寧府崇禧觀。政和間復龍圖閣待制,抗章告老,遷朝請大夫,以待制致仕,卒,年七十八。贈通議大夫。……崇寧初以宫祠廢居淮南幾二十年,處之夷然。”按上官均在崇寧元年(1102)九月乙未,被列入元符黨人“邪下”(《長編拾補》卷二〇),“崇寧初以宫祠廢居”應在此時。“幾二十年”當在十八年左右。姑以十八年計,其卒爲宣和二年(1120)。“卒,年七十八”,上推其生年爲慶曆三年(1043)。

1/29,上官悟(仲達,?—1130/3/25)

《要録》卷三一、第610頁:建炎四年(1130)二月“丁亥(十四日),金人陷京師……權留守上官悟……出奔,悟至唐州,爲董平所殺”。《三朝北盟會編》卷一三七:建炎四年二月十四日丁亥,“聶淵入京師,留守上官晤出奔,淵以城獻於金人。……晤在唐門遇董平,平逼令晤書填官告,訖,殺之”。悟,《南宋書》卷一一誤作“晤”,索引遂列爲二人,亦誤。

1/29,上官基(仲立,?—約1214)

弘治《八閩通志》卷七〇、第672頁本傳:“上官基……監建康倉,留守范成大稱其修謹明敏,遷衡州推官……累遷提點鑄錢司檢踏官以卒。葬時(趙)汝愚子崇度適守邵武,臨穴哭奠。”真德秀《提舉吏部趙公墓誌銘》:“公名崇度,字履節……添差通判信州。會天子誅權臣,群憸以次絀,恩書恤典繼下,公與伯氏議請先直誣枉,改謗史,不當徒被龍光。伯氏以聞,果得請。郡有獄,久不決,公一訊得其情,人大歡服,知桂陽軍……會郴寇暴作……知邵武軍……提舉福建市舶兼泉州……知邵州。”(《西山文集》卷四三)“天子誅權臣”指開禧三年誅韓侂胄,“郴寇暴作”事在嘉定二年十一月(《續編兩朝綱目備要》卷一一、第209頁),以在桂陽軍三年計,知邵武軍應在嘉定五年(1212)下半年以後,而其始知邵州是在嘉定十二年八月(《西山文集》卷三四《石鼓挽章祭文後》),知其提舉福建市舶應在嘉定九年至十二年,知邵武軍的下限在嘉定八年(1215)底。其哭上官基應在1213至1215年間。此姑取其中,爲1214年。

1/31,上官夔(?—1277)

《宋史》卷四五一、第13283頁《張珏傳》:“德祐……二年(1276)……明年(1277)……十月,萬州破,殺守將上官夔。”《元史》卷一六一、第3784頁《楊文安傳》:“至元……十三年(1276)……秋七月,進軍攻萬州。遣經歷徐政諭守臣上官夔降,夔不從。圍之數匝,逾月,攻拔外城。夔守張起岩來救,遣鎮撫彭福壽迎擊,破之,盡殺其舟師,俘其將宋明。萬州奪氣,文安復傳王旨,諭夔使降,夔終不屈。文安盡鋭攻城,潛遣勇士梯城宵登,斬關而入,夔巷戰而死。”二者所記年、月有异,此暫從《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