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再版总论

后殖民之后:殖民主义传播批判与中国传播观[1]

当今世界格局的看待和处置视角,除了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之外,传播的重要性逐步为各层面认识和接受,也亟须基于历史问题和现实状况予以价值重置。广播、电视、报纸打造了传统媒体和大众传播时代,在殖民主义时期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全球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版图建构中发挥了重大基础性作用;如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新技术(ICTs)重组了全球传播基础架构,强势介入全球发展进程,打造了基于传播结构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新生态。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让研究者看到,滥觞于殖民主义传播体制的当今全球传播格局本身,成为全球发展生态的核心构成要素和巨大变量,正在经历着巨幅震荡,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和决定着历史发展的走向。

十六年过去了,有关后殖民研究和批评的实践也起起伏伏,如今,原版中论及的很多问题或者在现实中愈加清晰的显现,或者日益复杂化,也因为十六年中手机从白菜手机发展到智能平台时代,信息传播基础结构对于社会文本、文化文本和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改变全景显现,推动研究者亟须站在更加复杂和多元的实践基础上,厘清迄今依然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殖民传播体系建立和传承至今的历史脉络、权力关系、文化逻辑和综合影响,对殖民主义传播体系及大国全球传播战略“迷思”进行历史性批判,对“西强我弱”国际传播格局缘由进行结构性分析,在某种程度上或可在后殖民之后为全球传播和文化发展方向提出中国国际传播观的建设性建构。